-
1 # 木易拙見
-
2 # 中原大地73
金錢關係必然改變同志關係,因為理想不一樣了。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堅持同志關係,才能萬眾一心。同志關係需要有公有制的經濟基礎。
-
3 # 厚德載物83860
同志這個稱呼,最早是原於孫中山提出的口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同道合乃同志之志。而後來建國後黨內稱呼為同志,這一稱號一直到改革開放以慢慢才逐步很少有人這樣稱呼人。
代替同志這一稱呼的有:師傅、先生,老闆,太太,小姐等等許多。從中說明社會經濟大發展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巨大變化。隨之稱呼也發生變化,產生好多稱呼,黨內叫同志也少了,如稱局長為王局、李局等等,社會上更多不一一列舉。這是時代的變化造就的。
隨著時代發展,我們的各種生活習慣以及各個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那些讓人思念的舊的稱呼與生活習俗都離我們遠去,剩下的僅僅是美好回憶。
-
4 # 老頭156934080
答:同志是共產黨內部的稱呼,共產黨員,都屬於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志向,信仰,理想都是同一個,即:信仰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志願實現共產主義,這就是同志的含意。
我們國家在毛澤東時代,由於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組織,高度的崇拜,人人都想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所以,人民都自覺的丟掉了,封建社會裡的一些稱呼,(比喻:國民黨執政時期,國民黨內部,都稱哥們,弟兄,長官,太太,小姐,老闆等等。)都換成了和共產黨員,一樣的同志稱呼。
現在共產黨內,我們還是稱同志,只是老百姓,把同志這個稱呼去掉了,比喻:他們叫共產黨的幹部,不象以前那樣,稱XXX同志,都稱村委會主任,叫村長,農村幹部,叫村官,人與人之間,也不稱同志了,都稱老闆,太太,小姐,朋友之間,都稱哥們,弟兄,好象又回到了過去的感覺。
-
5 # 哈嘍3427428202022
現在是經濟年代也是世界經濟大整合年代,打招呼的名詞是先生、老闆、女士、小姐等等,見面稱同志,例王同志、李同志、楊同志那是毛澤東時代的叫法,也是五、六、七十年代見面打招呼的名詞,當時的解釋是一切革命隊伍裡的人統稱同志。
-
6 # 納鄢
同志,顧名思義有共同志向。這個詞用得多的時候是毛主席時代。因為那個時代人們有共同的志向——建設一個共同富裕,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
-
7 # ljd一路書香
當下最流行稱謂:
稱呼同事叫“哥”,前面加“姓”,比如“王哥”,女士叫起來聲音更悅耳。
稱呼領導說“王局”、“吳局”,“老大”,有江湖習氣。
經理或老總叫“劉總”、“張總”,有的乾脆叫老闆。或老大,不一而足。
回覆列表
同志,是志同道合的簡稱。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有共同思想、共同信仰、共同道路、共同夢想的人。不分職務高低,職業貴賤,都可互稱同志。改革開放年代以後,曾經使人民群眾的思想信仰出現莫名其妙的思潮。人與人之間的稱呼也出現多元化狀態。用老闆、局座、一號、佬大、款爺、老爺子……等代替了同志稱呼。
我以為人與人之間的稱呼,出現以錢和地位相似的稱呼,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現象。我們應該回歸到:家庭和家族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之間,應以約定的習俗稱呼為準。黨和國家的工作人員,在公共環境和工作時,應以職務或同志稱呼為好。
我深信:只要我黨堅持毛澤東思想,共同富裕理念,”同志”稱呼,現在和將來永遠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