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崔讀書說事

    題主所問:《雍正王朝》和李衛一起長大的“高褔”結局如何,如何評價?電視劇裡其實搞混了,和李衛一起長大的叫做坎兒,後來和李衛一起跟了胤禛,胤禛給他改名叫做周用誠。高福兒是另外一個人,是雍親王府的管家,乞丐出生。關於這個問題的詳細情節,小崔接下來會細細道來,列位看官請細看!

    一、高福兒的來歷以及高福兒和胤禛共患難的那些事兒

    話說這高福兒原是山東饑民逃荒關外,他父親餓死在熱河葉柏壽的白馬川,胤禛奉旨去奉天祭陵,遇見他在人市上賣他的妹子葬父,自己身上掛著牌子,願與人為奴養活他的老孃,胤禛可憐他家有老母,把他一步一步抬舉到管家。他本來能學年羹堯、戴鐸、李衛脫去奴籍,出去做官。無奈他識字不多,能耐有限,胤禛沒有叫他出去做官,可也沒有拿他當尋常的奴才。他每月的月例銀子比胤禛的兒子們還多五兩,年節賞賜從來都是頭一份,胤禛賞他的莊子一年也有萬兩白銀的進項呢。

    這胤禛為什麼對高福兒這麼好呢?原來他們曾經共患難過,這中間還有段故事呢!

    那年下游也下雨,已經連陰了半個多月。這天,雨下得格外大,眼見傾缸倒河似的,怕這城難保,胤禛命衙中官員備船,他只帶了一個長隨也就是高福兒到城西,想看看河堤到底有指望保住沒有。天上的雲厚極了,正晌午時分,黑得像鍋底的天上吊著墨線一樣的龍尾,一縷縷搖擺著,雲縫裡掣著閃,有紫色的,有金黃色的,還有的像火球一上一下跳著炸開……那雷一陣緊似一陣,震得城樓都打顫兒。

    二、高福兒為什麼會背叛胤禛?高福兒的下場是怎樣的慘?

    高福兒為什麼會背叛胤禛呢?其實這是八阿哥和九阿哥使的計謀,八阿哥府裡有戲班子,培養了很多美女,專門用來拉攏腐蝕他人用的,胤禛對下人管束極嚴,雍親王府內的事兒可以說是密不透風,這高福兒按理說應該不會背叛胤禛,畢竟他們共患難過,胤禛也對他很好。唉,還是那句俗話說得好啊,英雄難過美人關,何況一個小小的高福兒呢!

    後來這時被胤禛書房裡的人發現了,發現的這個人正是和李衛一起長大的坎兒,胤禛給他改名周用誠。四爺知道後很生氣,後果也很嚴重。這高福兒的下場如何呢?高福兒死了極其慘啊!

    三、和李衛狗兒一起長大的坎兒周用誠的來歷以及他的下場

    後來,李衛被放出去做了官,坎兒則負責在書房辦事兒,辦的都是極祕密的差事,並且負責監視府里人的一舉一動,連府裡的謀士鄔思道、文覺、性音都負責監視。後來坎兒發現了高福兒判主,告訴了胤禛,他們有以下對話:

    “你臉上迷糊,心裡清明,這個長處人所難有。”胤禛呷著茶道,“你要替我盯緊高福兒!”

    “喳!”

    “不但他,府裡所有人你都得盯著!”

    “喳!”

    “所有人,”胤禛慢吞吞道,“連鄔先生,文覺,性音在內!”

    “——喳!”

    周用誠突然打心底泛上一股寒意,竟自打了個寒顫,忙叩頭道:“喳!奴才明白!”

    “辦好了,你功德無量。”胤禛嘴角微微吊起,閃過一絲陰冷的微笑,“佛天都不虧你的——去吧!”

    後來胤禛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做了帝王,當晚便回了一趟雍親王府,準備處死給他祕密辦事兒的人,這些人知道他的太多祕密了,不得不處死,這其中,鄔思道早看出來他是什麼人了,想好了對策,當晚告別了胤禛,離開了他。但其他的祕密辦事兒人都不能倖免,全部被胤禛用毒酒毒死了,這就是坎兒的下場,他很忠心,並沒有背叛胤禛,但還是被害了。

  • 2 # 婉析歷史

    高福是被胤禛派高無庸鴆殺而死的,高福、李衛與翠兒都是胤禛與胤祥去江南籌款時候帶回來收養的奴才,高福小名叫坎兒,名如其人哪高福這一生也算是坎坎坷坷,早些年高福與李衛翠兒三個人相依為命,黃河發大水百姓們流流離失所,這三個人就一起討飯為生,幸好遇見了胤禛,這三個人的命運算是徹底改變了。

  • 3 # 逝去即歷史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但是沒有想到是必須要任伯安親自到場,所以又不得不派李衛出馬“假當”,十三爺胤祥藉口查贓將《百官行述》取出來。

    鄔思道提出需要有人盯住年羹堯,順勢將李衛送離了京城,遠離了危險。

    高福的死不是因為“背叛”,而是為了“滅口”,可惜的是,到死高福都沒有明白這個問題。

  • 4 # 楊角風發作

    李衛跟高福,其實是一個支線感情,這裡面還有一個翠兒!

    高福的結局其實早已經註定,要解釋他在劇中的所有表現,歸根結底就一件事,那就是跟李衛爭翠兒,失敗,則一生玩完!

    就是因為追翠兒失敗,才會買醉,才會上當,才會最終命喪黃泉,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一下,他為什麼會失敗?

    一、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對女孩子來講,她們更喜歡主動一點的,甚至壞一點的男人,如果再霸道一點,那就更完美了。當然如果她們受到了這類男人的傷害,最終想的卻是找一個老實人。

    延伸到這三個人的關係上來,如果哪一天李衛辜負了翠兒,而高福還活著的話,故事發展就有趣多了……

    廢話不多說,我們根據劇中的展現,來分析這三個人的感情變化:

    他們三個第一次出場是在揚州,正值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去揚州賑災的時候。第一個出場的就是假扮叫花子的李衛(當時他還叫狗兒),他要錢的目的是為了埋在躺在在身邊假裝死亡的高福(當時他還叫坎兒)。

    其實有些人不理解,既然李衛和高福之前就有行騙的行為,老四胤禛好歹是個皇子,怎麼會重用有汙點的人呢?

    這就在於他們此種行為的原因了,其實他們這次行騙,主要就是為了翠兒,因為這時候的翠兒正被王三發子扣著呢,打算送給官府。

    後來李衛找到王三發子準備贖翠兒時,大喊大叫道:

    “你天打雷劈的王三發子,你幾塊破木板,就想換一個大姑娘啊?”

    有了李衛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了,原來翠兒被賣給王三發子,是因為幾塊破木板。而翠兒為什麼要換這幾塊破木板,就是因為要用於做棺材,當時鏡頭中是有幾個人在打棺材的。由此可知,翠兒的親人去世,她賣身葬父或者賣身葬母。

    李衛和高福再去籌錢想贖她回來,由此可見,三人的感情之深。

    二、

    本來按照計劃,李衛和高福已經湊齊了給翠兒贖身的銀子,可是這個遭雷劈的王三發子突然就漲價了。這讓李衛有點惱火,理論不過後,他就真的動手了,可是,王三發子身邊可是有好幾個打手呢,難道李衛不怕?

    就憑這一點,足可見翠兒對李衛的重要性,而坎兒更像是一個小跟班,讓他幹嘛就幹嘛,卻缺乏主動。

    就拿剛才他們騙錢時的分工來講,顯然技術工種是李衛在幹,那小嘴叭叭的特別能說,比如有人賞錢:

    “您要是生兒子個個點狀元,您要是生女兒個個封誥命。”

    即使被路人問住了,李衛也不掉價,照盤全收,給老四胤禛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反觀高福,就太差強人意了,傻乎乎的,只會裝死人,這玩意有什麼技術含量?即使這個一個低技術含量的活,高福都沒演好,就因為一個路人磕了磕菸灰,這高福就蹦起來跳著腳的罵,一罵,自然就露餡了。

    要不是當時李衛還算機靈,一看演砸了,拉著高福就跑,不然他們倆這頓揍很難躲過去。

    等到救翠兒的時候,也是李衛打頭陣,跟王三發子理論,等到談判失敗,要用暴力時,也是李衛衝到前面扯著王三發子對打。而高福呢,卻一個勁的扯翠兒,難道他沒看見翠兒被繩子綁著?

    此時最應該做的當然是幫著李衛打架啊!

    由此可見,高福是有些傻乎乎的,翠兒怎麼可能會喜歡?

    三、

    幸虧當時老四胤禛在現場救了他們,不然的話還真不好說。

    而李衛見到救他們的人就是當初出手大方的人,摸準時機,跪地就拜。這之後,這三個人算是脫離了苦海,走上了陽關大道,這一點上,如果不是李衛足夠機靈,當機立斷。說不定他們三個一個就被賣了,另外兩個這次不被打死,也得被災情災死。

    當然,翠兒還是很感激他們兩個,更感激老四胤禛他們,獲救後,三個人就有一場燒水洗澡的戲。

    都說男女授受不親,可是翠兒還是給他們兩個燒水,一方面表明他們關係確實不一般,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們此時的歲數不大,還不懂那麼多。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三個人關係確實不一般,或許從小就這樣長大的。

    “咱們算是遇上好人了,以後就是死也要報主子的恩啊!”

    這也給翠兒留下好印象,最起碼,李衛懂得報恩。

    當然,這時候的李衛和高福,還不懂愛,更不知道自己對翠兒到底是什麼感情,真正有想法的時候,還是好幾年之後了……

    這層窗戶紙還是年羹堯提出來的,當時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回到了京城,見了他們三個。當時年羹堯掏出了兩枚戒指,本是打算送給一對兒的,所以才問翠兒選哪一個?

    結果翠兒說了一句話後,害羞地跑開了……

    “這麼不正經,還是個大官呢?”

    翠兒的笑而不選,則透露出她其實有心上人了……

    四、

    翠兒跑走後,年羹堯就給了李衛和高福各一枚戒指,並告訴他們,你們倆誰厲害,誰就能把戒指戴到翠兒的手上。此時的李衛顯然是高興萬分的,而高福卻一臉惆悵,偷偷的瞄了李衛一眼,陷入了沉默。

    其實,這時候的高福已經感覺到了異常,他也已經明白,自己可能要失去最好的夥伴李衛和最愛的女子翠兒了……

    而這件事發生沒多久,李衛跟翠兒鬼混的事就被高毋庸抓了個正著。

    在這次約會中,有一個鏡頭是翠兒怪李衛每次都是猴急猴急的,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他們倆絕對不是第一次約會,而且每次都很急,翠兒說這話的時候還兩隻手繫著上衣釦子,天吶,不敢相信!

    而且這次約會的時候,李衛把年羹堯送給自己的戒指戴到了翠兒的手上,說著自己可能要被派到外地去了,還掉淚吧擦的。

    也就是說,在年羹堯送給他們戒指的時候,翠兒其實早已經跟李衛好上了。

    因為早就好上了,收了戒指之後,李衛把翠兒約出來,翠兒才說怎麼又把她叫出來,一個“又”字,表明之前也被叫出來過。

    這次辦了好事之後,翠兒還撒嬌道:

    “就為了猴手猴腳的輕薄。”

    由此可見,高福為什麼會敗下陣來?

    其實就一個原因:

    那就是高福臉皮太薄,但凡主動一下,搶先一步上了翠兒,美人不就得手了嗎?

    只是一味的等,照這樣等下去,人家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難怪最後高福被一個妓女主動了一次,就要跟人家結婚,原來,他才是翠兒!

  • 5 # 紅楓文史娛

    二月河原著《雍正皇帝》第一部《九王奪嫡》第十回,狗兒、坎兒和翠兒三個孩子回到桐城來投靠皇四子胤禛,胤禛在決定收留他們時曾說過一句話:

    “人人知我秉性刻薄,你們得敬重我這秉性,我講究一句話:辜恩負主的事,再小我也難容;不欺主,無心犯過,再大的事我也不究——”

    看看,這就是雍正的信條,說得明明白白,你辜負我,背叛我,即使針鼻大點的小事,我也不能容你,而如果你忠心待我,就算是有天大的錯我也不會把你怎麼地。

    可惜,四爺這份心地,狗兒和翠兒都讀懂了,而且還領悟得非常深刻,在主子面前不藏著掖著,尤其是狗兒,也就是後來成為一方諸侯的李衛,對待雍正就一個字:忠!不管是推行攤丁入畝新政,還是擅闖考場拿人,到後來拳打腳踢曾靜,都是忠心耿耿地為了維護雍正的權威和聲譽,儘管他的一些做法犯了官場大忌,甚至還有可能帶來反向效果,但都是建立在對雍正沒有二心的基礎上,所以雍正根本就沒把這些當回事,也沒有對李衛進行處置。

    但坎兒就不同了。

    狗兒和翠兒偷偷幽會,非但沒被四爺處治,還外放到年羹堯身邊做官,兩人雙飛雙宿,有情人終成眷屬,坎兒的心裡失去平衡,因為他也深深愛著翠兒。鬱悶之際到酒樓喝悶酒,卻誰想被八爺府管家認出並將他灌醉,在女色利誘與迷離沉醉之下,竟然將《百官行述》一事真相和盤托出。

    要知道,這件事對四爺來說是天大的祕密,沒想到竟被一個家奴因個人情場失意而出賣了。

    而按照雍正此前收留他們時交待的話,如果坎兒從溫柔鄉中醒來能痛改前非,堅決拒絕胡管家的威逼利誘,主動向四爺彙報這一情況,因為這畢竟是在酒醉之後被人利用,並非出自本心,說不定,雍正還能放他一馬,但可悲的是,坎兒在錯誤的道路上卻是越走越遠,此後,他竟然安安心心地在住在胡管家給他提供的四合院裡,和那個叫“紅袖招”的女人過上了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坎兒的所作所為沒有逃過十三爺的眼線,胤祥將這一切都告訴了四哥,聽聞這個訊息的鄔思道可憐坎兒,想出一個利用坎兒將計就計傳遞假情報,激起太子兵變然後將之除去的法子,本想借此讓他將功補過,好在日後能在四爺面前替他求情,然而,還沒等他開口,四爺就命高無庸吧坎兒毒死了。

    坎兒為什麼非死不可?原因有二,一是前面說的,辜恩負主,對四爺不忠,他該死;二是鄔思道利用坎兒安排的計策,此乃最大天機,四爺倘若不知道這是坎兒透露出去的情報,那麼殺他是因為背叛,而一旦知道這裡面有坎兒的參與,那麼他更是必死無疑,試想,坎兒此前已經背叛過他了,焉知這樣的毛病他以後會不會再犯,如果日後他又被別人利用,將這一天機洩露出去,那他胤禛豈不是犯了謀逆大罪?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坎兒之死純屬咎由自取,鄔思道說是他害死了坎兒,其實是他自己想多了,就算沒後面的事,除非坎兒自己站出來主動去向四爺坦白認錯,尚可能有一線生機,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 6 # 西門不帶刀

    首先雍正王朝分為原著和電視劇劇本。書籍為原著,電視劇為改編劇本。在這兩個版本當中,坎兒的命運和定性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在原著中。

    在二月河老師寫的雍正王朝原著中,坎兒的名字被改為了周用誠,主要負責雍正在潛邸時的祕密事務。相當於現在的貼身祕書。最後周用誠死,也是因為雍正在登基當夜,將一群為其作祕密事務的文臣武將,給全部毒殺。不存在說周永成出賣雍正這一說。屬於忠臣。

    第二,在電視劇中。

    坎兒的名字被改成了叫高福。職位是管家。因看到李衛與翠兒結婚,心生怨念。最後賣主求榮,背叛了雍正。被雍正殺死。屬於叛徒。

    雖然最後的結局都是死。一個重於泰山一個輕於鴻毛。定性是不一樣的。

  • 7 # 湯裡放藥

    李衛當了大官,而高福(也就是坎兒)最終的結局是被雍正賜毒藥而死。

    其實高福死的很冤,並不是有心要背叛雍正,而是被人用計給陷害了。

    此後高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高福的悲劇開始於,與李衛爭奪翠兒。

    隨著年歲漸長,高福和李衛同時看上了奴婢翠兒。然而高福不愛說話,性格較為內向,李衛情商高,話說討人喜歡,因此翠兒更喜歡李衛一些。

    憂鬱寡歡的高福跑到了柏倫樓喝悶酒,結果被八阿哥的管家胡管家給碰到了。

  • 8 # 大雅視界

    李衛和翠兒在四爺府偷情被抓,年羹堯向福晉求情後帶走二人,並加以栽培。

    高福自幼與兩人相依為命,感情極深,二人走後,高福鬱鬱寡歡,經常以酒澆愁,後被八爺府的人利用洩露機密,幸虧有鄔思道設計把假情報由高福交出去,順便坑了一把八爺。

    但是畢竟高福背主在先,犯了忌諱,刻薄猜忌的雍正豈能留下此人?最終以悲劇收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們相信一見鍾情嗎?那您們還相信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