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張廷玉曆經三朝,從政50年,備受重用,榮其一生!
13
回覆列表
  • 1 # 書法歷史

    康熙年間一位少年因為在長城之上寫了一句詩,而受到了當時大清皇帝的重視。這個年僅二十歲的少年便由此開始了他的五十年的官宦生涯,他是大清國曆史上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此人便是御用文臣張延玉。

    張延玉曆經康熙、雍正兩個帝王朝代,並且都受到了極高重視。人們都說一代君王一代臣然而張延玉卻讓這兩代帝王深信不疑,大小事務均交由他處理,那麼是什麼讓張延玉如此深受重用?

    張延玉作為一介書生,沒有為大清金戈鐵馬馳騁沙場,也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謀,他是憑什麼位入太廟呢?原來張延玉是一個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文人,從小兒融目染,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書法文書等朝政內務方面擁有極高的天賦,張延玉在康熙晚年備受重用,任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封三等伯等要職。並被選入值南書房繕寫上諭,在直南書房張延玉手寫皇帝的口諭,字字精準語句得當,條款清晰。

    正是如此讓皇帝覺得張延玉寫作水平高超是個難得的人才,張延玉所書寫詔諭皆能契合皇帝的意思,寫成的諭文更本不用皇帝改動修正,便能直接下發到各軍機處!

    在朝為官處處都得小心,都說伴君如伴虎很多人因為說錯話做錯事,讓自己身處險境。然而即便是身居高位的張延玉依舊能泰然處之,因為他只做分內之事,從不在朝中選邊站位也不發表立場。可以說是情商力壓群臣“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便是他的為官之道,他清楚作為一介臣子自己應該做什麼和說什麼!

    勤奮的張延玉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職業奮鬥,他一生為清朝建立軍機處制度以及完善奏摺制度。即便是在隨軍征戰期間依舊奮筆疾書,行軍的臨時密諭相當之多,並且要求及時才能不誤軍機。

    張延玉依靠他勤勞的雙手,日夜兼程完美地完成皇帝交予的任務。即便是回到家中張延玉依舊手不離卷,為明日之事所籌備,難怪雍正時常盛讚張延玉。

  • 2 # 94310417小云

    張庭玉康熙年間進士,為人謹慎少言,青年才俊奉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濂吏,他忠順肅順負有才幹,為康熙朝的良補賢相,但步入乾隆朝後仍發揮了巨大作為,身為三朝元老的他,晚年參於了朋黨爭奪,形成一股勢力,為心高氣傲的乾隆帝后忌諱,身為大學士太子少保榮極享厚,仍參想百年後入嗣皇駕旁,被乾隆駁斥,但觀其一生仍不失為一個忠君報國的良臣賢相。

  • 3 # 折緣

    張廷玉從政50年,輔佐清朝三位有作為的皇帝,被稱之為“大臣中第一宣裡者”。作為一個漢臣,在清朝中前期的“首崇滿洲”制度下,他能成為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死後還能成為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不得不說他的為官之道,真的是人中龍鳳。

    不過說到底,在那個漢人沒什麼權力,充任的職位都非要害權機部門的時代裡,張廷玉扮演的角色,也並非什麼能夠獨當一面的宰輔重臣,實際上,用秘書來形容他的為官生涯更為貼切一些,不過能做到第一秘書,也堪稱厲害了!

    《清史稿》對張廷玉的評價,用了“周敏謹慎”四個字,這一評價可謂一針見血,極其準確地概括了張廷玉一生得作為,什麼樣的人做官“周敏謹慎”?那不是就是秘書嘛。說好聽點是輔政,實際上就對老闆忠誠,事無鉅細都要你協調,但又不給你獨當一面的權力。

    或許猜疑心重的雍正對張廷玉“居心赤忠,辦事敬誠”的稱讚,大抵就是他為人臣者,為政為官的思想。

    入仕之後,張廷玉常年跟隨康熙左右,主要從事文書工作,為其寫上諭。經過長時期的磨練,他寫上諭的能力以及無人能及,可以稱得上清代公文體寫作的大家。雍正即位後,對他這方面的能力也十分看重,“凡有詔旨,則命廷玉入內”。

    當然作為第一秘書,除了公文寫得好那是不夠的,畢竟不能靠寫公文混到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的位置。老張做官十分勤勉,雍正時,他幾乎成了雍正的左膀右臂,隨時隨刻接受皇帝陛下的召喚,而作為大秘,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給皇帝處理日常檔案,他勤勉到坐轎子的時間,都不肯浪費,時常在轎子裡披覽文書,做官做了幾十年,執行力相當強,從來不拖延,真正做到了今日是今日畢。雍正這種對人做事有著苛刻要求的皇帝,都誇他“他人十日未能也。”

    你看,他一天處理文書的數量,是別人十天都完不成的,這樣的秘書,哪個老闆不喜歡?

    老張這個人做官一生唯“謹慎”二字,他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除了自身能力以外,幾乎都是在貫徹執行 這兩個字。不參與任何政治勢力,忠誠只獻於皇帝陛下,對於朝廷機密,他總是敏感而幹練,從來不洩密,凡事以皇帝的意願為自己的意願,從不邀功,對於籌劃成功的每一件事,都歸功於“明君”的領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屹立不動。

    而張廷玉的為官之道,對我們今天的啟示,當然不僅僅是秘書這個行業,出來做事工作,踏實能幹是基本素養,但更重要的正確處理跟上司領導的關係,屁股要坐正,心態要放在自己當前的位置上,緊跟領導的步伐,能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要戒驕戒躁,不要自以為是,不能居功自傲。

  • 4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張廷玉的為官之道告訴我們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是像張廷玉這樣在清朝皇帝面前只能稱臣而不能稱奴才的,題主說的張廷玉曆經三朝,從政50年,備受重用,榮其一生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張廷玉真正備受重用的是雍正皇帝的事情,三朝備受重用不存在,乾隆對張廷玉極其不感冒,張廷玉是在乾隆的接二連三的斥責下在家中惶惶然死去的。

    嶄露頭角的康熙朝

    張廷玉的父親是大學士張英,所以張廷玉是妥妥的官二代,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入值南書房,進入權力中樞。張廷玉實質上在康熙時期只能說表現中規中矩,算得上嶄露頭角,但是離重臣、大臣的級別還差的遠,他也遠非康熙的心腹,但是由於張廷玉文采出眾康熙的好多聖旨都出自張廷玉之手,所以張廷玉得到了後來的雍正皇帝當時的皇四子胤禛的注意。

    張廷玉在康熙時期最大的官職是刑部左侍郎,二品官,算是高官但遠遠不算核心大臣。

    備受尊崇的雍正朝

    張廷玉在雍正時期受到了雍正極大的重用,有一個原因大家可能都忽略了,就是張廷玉的父親前大學士張英曾經當過雍正年輕時的一段時間的老師,。所以登上皇位後的雍正開始重用張廷玉,雍正剛繼位時,政務特別繁忙,諭旨頻繁,這些全部讓張廷玉承辦。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雍正就會讓他在自己身邊,當場起草文案。張廷玉經過思考揣摩好皇帝的意思後,然後下筆書寫,這種時候有時是白天,有時是半夜,張廷玉是隨叫隨到。他寫的案卷,雍正是很滿意的。

    張廷玉的表現讓雍正極其滿意,到了雍正朝中後期成為雍正最信任的大臣。雍正繼位不到十年,張廷玉不斷升職,職位越來越高,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一時間風光無二。

    雍正臨死的時候,在遺詔中吩咐乾隆:“大學士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其功巨甚。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大白話的意思就是張廷玉功勞很大,這個人心性純樸,是一個絕對的忠臣,我保證他將來絕對忠心。他死後,你要讓他配享太廟。

    雍正死前都專門叮囑兒子乾隆要重要照顧好張廷玉,並且讓配享太廟,可見張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地位。

    張廷玉成了最不受乾隆待見的漢人大臣,備受羞辱

    雍正在位愛用漢人大臣,而縱觀乾隆朝各省以及六部軍機處滿人的比例大大增加漢人大臣的比例遠遠低於雍正朝也比康熙時期都低,乾隆這個人本身就不大看的起漢人尤其是漢人知識分子,所以對於張廷玉乾隆也百般看不上,說張廷玉:“毫無建白,毫無襄贊。”還說:“不過因其歷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陳設座右而已。”

    張廷玉見乾隆如此不待見他,就說要告老還鄉。但是乾隆又不允許。不允許,又在工作中不斷挑他的錯,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長子永璜剛去世不久,張廷玉再次請求歸鄉,激怒了乾隆帝,於是命以太廟配享諸臣名示張廷玉,命其自審應否配享。乾隆帝用大學士九卿議,罷配享,免治罪。隨後歸去。後來又因四川學政編修朱筌坐罪,命張廷玉盡繳頒賜諸物。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二十日,張廷玉卒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

    張廷玉被免官回家後,張廷玉有一婿系呂留良案內之人,在四川學政任上有枉法行為。乾隆十五年(1750年)年乾隆藉此籍沒張的全部財產,後從輕改為罰金,並責令盡繳任官50年來所得各項御賜物件,在抄家的時候乾隆密令蒐集張廷玉幾十年來的文章信件,可見這個時候乾隆動了殺心了,不過張廷玉實在謹慎,信件文章都是誇讚皇帝的,乾隆動了惻隱之心,手下留情。

    有人說張廷玉晚年淒涼是因為這樣那樣找一堆原因,其實哪有這麼多原因,封建王朝皇帝有幾個好人?何況還是清朝你還是個漢臣,一切都是註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聽力殘疾,想找份穩定的工作,或者是學點技術,該怎樣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