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搬的一手好磚
-
2 # 白雲孤飛
P2P行業我個人覺得不適合發展,因為他的發展必然要高融資成本才能滋養這個行業,高融資成本自然要導致高利息,這樣的情況很容易讓借貸者還不起,再說借貸者的門檻也比較低風控做不好很容易虧損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牽涉到很多家庭和行業
-
3 # 未雨綢繆一一
2012年的6千多家P2P
2018年12月資料1180家
經過6年洗禮
不是跑的跑,就是監獄的監獄
很多平臺沒有資金進入,就會高收益吸引人投資,造成高利借貸給借款人,有些p2p直接不負責任的,為了完成單量,沒有嚴格把關資料的真實性,造成壞賬率超標,再加上高利吸進的投資者需要兌付,最終資金鍊斷裂
要想做好P2P,做到以下幾點,平臺就能長期發展
1.不要高收益吸引投資者
2.不要自己玩兒資金池
3.不要觸碰紅線
4.客戶資料嚴格把關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現階段監管已經命令禁止新設P2P平臺,存量平臺在合規備案大背景下也是一個快速去偽存真的過程。
據業內估計最終透過備案的大概會有300家左右,倘若平臺有幸能夠透過備案,便是對平臺合規經營的認可,平臺自然挺直腰板在行業內立足,相較於原有的2000家而言,300家必然是佼佼者,而透過備案的條件現階段來看,其一必須是合規的正經P2P機構,即充當的角色就是資金融通的資訊中介;其二存量要有一定規模,現在對小平臺的清退說白了就是監管管不了那麼多,小的平臺資金少清退影響低且容易,所以監管層更傾向騰出精力管好一些較大的平臺;其三平臺一定要跟政府搞好關係,金融是個政策影響很大的行業,所以政府關係對平臺的生死存亡很關鍵。
至於備案通過後,平臺希望進一步擴張,除了常規的運營手段和營銷策略外,一定要把自己身的軟硬實力建設好,硬實力包括資產要牢靠、風控要到位,軟實力包括客戶服務要做好之類的,以上為個人從業以來的一點經驗之談,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