犼是明清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少量傳說證實,它的出現晚於大部分神獸、兇獸乃至瑞獸,是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的怪物。
關於犼的來歷,大概有兩類說法,一類是神獸,二類是殭屍頂點。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蹬龍。
一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監督皇帝)。
一說《集韻》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
另有,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1]
外觀形態
聽語音
望天吼的相貌獨特的十似之處:1、角似鹿;2、頭似駝;3、耳似貓;4、眼似蝦;5、嘴似驢;6、發似獅;7、頸似蛇;8、腹似蜃;9、鱗似鯉;10、前爪似鷹後爪似虎。
古書記載
《偃曝餘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3]
犼並非以龍為食,清代東軒主人的《述異記》中記載:“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袁枚《續子不語》:“常州蔣明府言: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殭屍所變。”袁枚《續子不語》:“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載:“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尺,噬人及諸惡獸,或以為犼雲。”

犼是明清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少量傳說證實,它的出現晚於大部分神獸、兇獸乃至瑞獸,是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的怪物。
關於犼的來歷,大概有兩類說法,一類是神獸,二類是殭屍頂點。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蹬龍。
一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監督皇帝)。
一說《集韻》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
另有,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1]
外觀形態
聽語音
望天吼的相貌獨特的十似之處:1、角似鹿;2、頭似駝;3、耳似貓;4、眼似蝦;5、嘴似驢;6、發似獅;7、頸似蛇;8、腹似蜃;9、鱗似鯉;10、前爪似鷹後爪似虎。
古書記載
聽語音
《偃曝餘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3]
犼並非以龍為食,清代東軒主人的《述異記》中記載:“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袁枚《續子不語》:“常州蔣明府言: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殭屍所變。”袁枚《續子不語》:“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載:“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尺,噬人及諸惡獸,或以為犼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