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84097973570

    建文元年至四年,侄兒朱允炆的削藩運動激怒了朱棣,他毅然發起了靖難之役,帶領好武善武的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在外拼命,燕王之國的行政管理和北平大本營鎮守的重任就落在了世子朱高熾肩上。

    朱高熾不僅將燕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以及群眾動員等組織能力。

    建文元年十一月,南軍大將軍李景隆瞅準朱棣奔襲大寧的大好時機,率領50萬大軍圍困北平,企圖端掉叛軍老巢。而朱棣留給朱高熾的只有萬餘士兵,面對李景隆對九門的猛烈攻擊,朱高熾和軍師姚廣孝、母親徐氏一起,動員城中百姓、士兵家屬,甚至是婦女,全民皆兵,同仇敵愾,終於挫敗了南軍的傾巢行動。

    《明史》:永樂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為皇太子。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明史》:永樂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為皇太子。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而在朱棣永樂時期的22年裡,朱高熾的表現更是突出,實際上他就在履行一個仁君的職責。朱棣時期,他自己御駕親征北蒙就有5次,最後還死在北征的征途中,所以朱高熾從監燕王之府變成監大明之國,積累了寶貴的帝王職業經驗,也突出了其治國之能。

    “朝無廢事”這是對朱高熾東宮監國時期的最好評價,更難得的是面對弟弟朱高熙、朱高燧的刁難和謀篡,他寬仁大度地以“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冷處理,甚至為他們在父皇面前求情。

    所以說,朱棣得位、永樂盛世的軍功章裡應當也有長子朱高熾的一半功勞。試想,如果當時北平失守、後勤保障不力甚至後院起火的話,那麼靖難之役還有多大的成功性?如果沒有朱高熾東宮監國,朱棣能夠安心北伐南征,平定天下嗎?如果沒有朱高熾文治和朱棣的武功結合的話,永樂能有盛世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自己聽到音樂就有無數舞蹈動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