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30488801418

    搓手無骨走蝸牛,綿綿有力身隨手。

    詳解:

    搓手無骨,搓澡之手(右手)保持綿軟柔順,如同蝸牛的腕足,搓手在人體上游走,如同蝸牛用腕足行走一般,隨著面板接觸面而起伏,從而來去始終貼實不離。搓掌不柔,則會逢凸起剮蹭,遇凹陷虛過,觸感僵硬不勻。搓手無骨,右掌不運力,或左手運力推壓右手而行,或右手腕運力以腕推掌而行。如毛巾作大包,則鬆緊適度,不宜毛巾裹太緊,手掌攢太聚,太緊太聚叫做打把打老了,會導致手僵肉硬,則觸感惡劣。行搓多用魚際,力道分佈應當掌重指輕,以手上肉多的地方行搓,如需用四指則手形呈包住略彎曲使指肉凸起,並給四指部分以壓力,忌用掌根與指骨搓,定是發力狠毒,痛而不均。搓手無骨,尤其手指枯瘦的人更應注意這一點。要達到走蝸牛的效果,除了保持搓手無骨柔順,還需要每個面每一寸都力實,都反向壓住,遇凸起則包實,遇凹坑則填實。

    綿綿有力,力道綿綿,即是講搓在人身上的力道感覺,綿而重,有力而不痛,寓剛於柔,柔中帶剛。達到這種效果,即如上面所講搓手無骨,掌重指輕,用肉不用骨,其次要壓著搓,力欲實,即下一句所要進一步詳細講解的“反向用力”原則。

    身隨手,意思是用身體來執行手臂,身動臂不動,運力過程中(兩頭起手收手則不在內)身體重心始終跟著手走,觀之如太極,如舞蹈。身隨手走,才能保證力道均勻醇厚。如果身不隨手,則會手臂與身體角度拉大,手臂揚起,必然力道虛浮不實,此是手法一大忌。身隨手走,身動臂不動,如同書法行家執毛筆作書法,一點一畫必以臂運腕,懸腕運筆,臂動腕不動,從而筆力勁健穩重,均勻貫通。搓澡發力不均,每每導致中間力重,兩頭力輕,見此情形即是生行所為。

    凡搓澡,手欲綿軟,面欲寬大,線欲悠長,路欲圓順,力欲勻實,更兼循經走絡、舒筋松骨 ,則觸感舒服。再者,搓澡過程中,除非不得已,儘量減少客人的配合動作,讓其多一些放鬆休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對四十歲的女性稱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