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每個孩子說話有早晚,大部分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模仿父母說話,能夠用簡單的詞語應答,但是也有的寶寶說話很晚,甚至到2歲、3歲還是閉口不言。語言病理學家提醒,如果到2歲半了,仍然隻字不說,那麼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了。

    在正常範圍內說話有些晚的娃,家長是不必過分擔憂的。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個月的差異,如果超過這個時限,父母就要多加註意了。

    綜合分析,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有六大類:

    1、聽覺障礙:聽覺障礙分為末梢性聽覺障礙 <聽力損失>及中樞性聽覺障礙。聽覺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先天性耳聾的寶寶,因為無法充分接受語言刺激,想要達到正常孩子一樣的語言發展是非常困難的,6歲後才開始進行語言康復的聾兒,語言發育遲緩是必然結果。

    2、交往障礙: 這類寶寶最典型的就是孤獨症。他們存在語言刺激困難,沒有語言交流的社會屬性,語言發育必然會受到影響。

    3、智力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遲緩帶來很多合併障礙,影響最大的就是語言發育,這類兒童在語言發育遲緩所佔的比例最大,國際上公認的診斷標準為:⑴智慧低下,IQ的值不足70;⑵存在與實際年齡應有的社會適應行為的障礙;⑶在發育階段出現的腦部損傷等。

    4、發育性失語症:發育性失語症的兒童,無法象正常同齡兒一樣用言語理解與表達。他們普遍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發育不全或功能失調,這種特殊的失語症在臨床上不易明確診斷,但卻對語言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5、語言環境的影響:語言是後天學習的產物,所以家庭撫養環境很重要,有的寶寶說話晚,說不清楚,但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後,很大可能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撫養方式有問題,比如與寶寶互動少,交流少,寶寶得到的有效語音刺激不足,另外也養成了懶開口的習慣。還有些失孤家庭,單親家庭等等,都會在營造語言環境上,缺少必要條件。最終影響了寶寶的語言發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體現了什麼哲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