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使智心
-
2 # 郝小茹
抱怨自己無能,是反映出自我認知的障礙。無法客觀全面的看待自己,無法欣賞自己。抱怨自己無能的同時,其實對自己是一種傷害,這樣的人往往是很自卑的,甚至有一些自虐傾向。其實如果人對自己的評價都不高的時候,是非常心酸的一種生活狀態,很消極的。
抱怨父母沒本事,是反映出內在的自我還沒有長大,在潛意識裡還有依賴父母的心態,希望父母被安排,希望父母被帶領。這樣的心態其實有一種怨天尤人的宿命感在裡面,這種好似無力迴天(畢竟父母不能變)的狀態,也是非常消極。同時中國文化裡面“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往往這種觀念是比較不能被接受的,若是比較傳統的朋友知道,會被看不起。
這兩種觀念,這都是消極思考模式的典型,如果想改善,就要去學會做一個積極思考模式的人。那麼,怎麼成為一個具有積極思考模式的人呢?
要學會正確看待挫折和失敗。當我們面對挫折,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我們並不是必須要成功的,我們也不是必須永遠要成功的。失敗和挫折這種事像吃飯和呼吸一樣正常,是和普遍的,也是人人都要經歷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否在挫折和失敗中迅速的、準確的、具體的歸因。假如我消極歸因——比如歸為“我很無能,我父母不行”,這是最簡單確實最無效的歸因方式。雖然這樣貌似我們也接受了當下的失敗,卻要帶著那種自己不好,自己父母也不好的負能量生存,真的是身心疲憊。歸因要特別具體,比如這次營銷失敗是我哪句話沒說好,我怎麼說才能更好?要去找到具體的、有可操作性的失敗原因,並改正他。同時,我們要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斷改進和提高的。要“越挫越勇”~哪怕遇到不如意,要馬上建立起一個機制,我現在不如意 但是我會成功的,我這次沒做好,但是我會做好的~ 只要建立起這種模式,你會發現它會形成一個閉環思維,催使著我們越來越樂觀,越來越積極,越來越成功~
-
3 # 一楠雲天
首先我們得承認,抱怨是建立在嫉妒和攀比之上的。嫉妒和攀比的這種思想,本身就是不健康的。但是又似乎覺得可以理解。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進行分析
一、抱怨自己的人:是不思進取的人凡抱怨自己的人,其實是在嫉妒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別人在埋頭苦幹、奮力拼搏時,他卻說別人是大傻帽一枚,不懂得享受生活,自己卻在輕鬆、逍遙中度日。別人成功了、開始享受了,而他抱怨也出現了:“他”憑什麼要比我過得好,我哪兒都比他強啊,憑什麼他擁有的,而我沒能擁有呢?老天爺也太不公平了等等。可他也不曾去想過,別人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才擁有今天的成就。
二、抱怒父母沒本事的人:是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人這種情況多半都是發生在90後的這一類人身上,他們由於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慾望極其強烈。
看到有些同齡人享受著榮華富貴,過著揮金如土般的生活,而自己卻如此窩襄,這時他就會抱怨父母沒能讓他過上好日子。別人的父母多能幹,多有本事,給自己的孩子創下了家業,“而我的父母呢?整天就只知道給我講大道理,自己都一事無成,還來教育我”等等(這是普遍心裡)。可他就不去想,我要自己奮發圖強,讓父母將來過上好日子。
三、攀比抱怨、心煩意亂、不思進取,更加展現再則就是,誰家的親戚某某是當官的、某某家裡很有錢、過年過節誰誰誰又給誰發了多大的紅包,而我呢,沒有人發紅包,我們家咋這麼可憐啦……這種思想,一是有些變態、二是有些扭曲、三是很不健康。
總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沒有吃苦耐勞,自立自強的奮發精神,並且貪慾、佔有心超強。這種人的一生也只能在平庸中度過。按理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才對,可很多時候都是事與願違。
通常情況下,這類人都是極其自私、心胸狹窄、固執己見、尖酸刻博、開導不通、虛偽極致、目無尊長,翻臉比翻書還快,更有甚者視父母親為仇人,誰家有這樣的孩子誰家煩,但還都得面對。總之,對其進行教育開導是父母們應該做的事情。
-
4 # 維度整合吳俊
死了重新投胎不就完事了!
現實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我想每個人身邊都能找到一個兩個典型!
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小年輕,甚至比我們年紀大的人也有,整天就是一個抱怨,我母親有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下崗職工,後來培訓了一個廚師,到幼兒園當廚師,問題是除了有個廚師證,什麼都不會,整天就知道喝酒!
有一次喝點酒,竟然感嘆現在的人生活好了,七八十歲還不死,說的就是他老孃,他就希望他老孃早點死,死了他就可以去住她老孃的房子,幾十個平方的小房子!
對於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說的,最好就是自己早點死了早點投胎!
不過我想這樣的人,即便死了也是六道輪迴進畜生道的人!
一個人的出身自己選擇不了,但是應該感謝自己的父母給了自己生命,否則自己連來世界上走一遭的機會都沒有,父母沒有能力,不是自己沒有能力的藉口。
好的出身很重要,但是不好的出身不代表沒有機會改變,改革開放以後,幾億人都這樣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為什麼就是自己不行?
怨天尤人又不厭世,只知道怪別人,從來不想自己努力一下,窮死活該!有能力的人沒有時間來抱怨,也無需抱怨,沒有能力的人每天長吁短嘆,大多數的人都能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即便有時候覺得很不公平,但是人家從來不放棄努力!
我們公司很多小年輕就這樣,讓他們努力一點,他們總是說起點不如我們,父母沒有給個好的條件,我就不喜歡聽,我雖然出身幹部家庭,但是創業也是自己一步步拼出來的!
我們以前的老總,家裡窮的讓人傷心,人家從小就努力,最後奮鬥成功,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父母一句,相反把整個家族的人都帶了出來,這怎麼算?
我父親家裡兄弟姊妹五個,他是老大,小時候已經被我奶奶丟了,是我的老祖撿回來養大的,小學沒畢業就輟學,後來當了兵參加工作,一直靠自己的努力成為單位的一把手,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但是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家裡他也是最孝順的,對兄弟姊妹也照顧頗多!
這種人是無可救藥的,現在遇到我們就是敬而遠之,少聽一些這種抱怨,自己也會有個好心情!
回覆列表
首先,問題分解一下,
這種抱怨是短期的還是經常性的!怎麼定義‘沒本事’?
1 如果是短期偶爾的話,那麼其實可以理解!相信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都會有,世事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生總難免有挫折、困難抱怨一下也正常!
2 另外,‘沒本事’是怎麼定義?有錢、有權、豪宅、都可以開著蘭博基尼泡妞/小鮮肉?
言歸正傳,如題所要表達的應該是指那種經常性,抱怨作為一種常態,而且只有抱怨始終沒能做出實質性的改變行動的人!
這種心理的人現實生活中其實真不少!也許,是透過和身邊同學、同事的對比,覺得自己總是比不上別人,心理失衡造成的!
也許,有一些人曾經也相信夢想,相信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無奈生活的底色也許有時候就是悲涼吧,不可能事事如意!生活的苦,迷惘、長期的努力得不到回報,看不到未來,不知道何去何從!負面情緒就很容易發酵,而且很容易傳染,慢慢就放棄了堅持和努力,開始接受生活,開始“認命”!然後就任憑生活流放,無力反抗!開始抱怨自己,抱怨出身,抱怨父母無能!
簡單點說,心理承受能力差,敗給了現實!
最後我想說,與其抱怨還不如好好花點時間學點技能,看點書(不是成功學類)。走出去,看看不同城市,瞭解不同階層人的生活!多看看人物傳記和紀錄片瞭解真實的世界!
開啟眼,邁開腿,人生苦短,珍惜時間,多做點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