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焦泉禪院
-
2 # Lauzi
聽了別傷心,文人一般不大會邏輯論證,分析社會問題往往採用說教模式或政治宣傳。去讀一點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足可以分辨專家和磚家。我們都學過平面幾何,不妨想象下把幾何論證用於邏輯論證社會問題,對錯一目瞭然。當然,幾何論證可以滴水不漏,但邏輯的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前提假設。如果前提出錯,越嚴密的邏輯推理越保證得出錯誤的結論。什麼是前提假設?平等、人權是再好不過的社會學假設。偏愛形而上學的虛假理念、同時忽視自然真實的關係倫理是現代文人的一個無意識通病,再加上日益氾濫的神學思維。邏輯學、數學上,如果前提是假設,往往可以推出多重、多版的結論,甚至自相矛盾的悖論。小學生也懂自然無悖論,悖論都是人為造就。
可見,做邏輯論證的第一步就是設定好前提,而設定好前提的根本是事實依據而不是超自然假設,這就是古人所謂的擺事實講道理。實際上,只要擺好事實,在常人的智商下道理不講也就一清二楚。當然,站著說話總是不腰疼,擺好事實不是個簡單的學問,找到事實間的有機關聯和因果關係更不容易,不妨參照下如下案例,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06429106488344836/
社會上分兩種專家,一種是在某一個領域裡分析問題比較全面透徹。能結合社會實際情況,把問題的正反兩方面都解釋的客觀全面,在大眾面前敢說真話,不帶欺騙性與誤導大眾性的權威論斷,這類專家是大眾所認可的權威性專家。
還有一種專家是社會上大多數不認可的偽專家,假專家。這種專家大多數是自封的,或極少數人崇拜的專家。他們披著專家的外衣,到處在公共平臺上,發表偏面不結合實際性的言論。不深入到群眾中去實際調研,缺乏與社會實際經驗。看待問題,近靠在辦公室的臆想,猜測,推斷來進行理論上的說教。往往出現問題的片面性,與社會脫節,與現實脫節。有時為了廣告私利,欺騙誤導觀眾,說話極不負責任,在社會上造成不良的影響。更可笑的是,還有些大學專家提出了,“為了解決社會上剩男的問題,可以兩人合娶—個老婆”的謬論。這就是所謂大家說的偽專家和假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