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8131868184

    1.把握詩歌的意象與意境

    詩歌的意象:

    詩歌的意象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一)象徵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 鑑賞詩歌中的形象

    所謂“形象”就是文學作品中展示出來的生活圖畫,一般可分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於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藉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

    一般的短評寫作時要注意先“蓋帽”,即說出詩人的形象的總體特徵,再以此為“中心論點”,從詩歌的具體語詞方面對這個論點進行分析論證。其他三個方面的鑑賞和評價一般也使用這個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圍繞“這個”論點來寫。初學者往往失卻重點,在簡短的文字中寫到各方面的內容。

    鑑賞詩人形象的思路與其他文學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從其“社會地位”“思想意識”“性格特徵”等方面入手。但在具體寫作過程中不宜出現這些字眼,我們在這時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3.鑑賞作品的語言

    詩歌的語言主要特徵有:凝練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躍性。鑑賞詩歌的語言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而這幾個方面往往是合為一體的。

    4.鑑賞作品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指詩人在藉助語言文字塑造藝術形象時,靈活運用一般創作規則和方法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而又特殊的藝術手段。主要考查藝術特色和表現形式。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還有融情於景、懷古傷今和即事感懷等。

  • 2 # 優雅鉛筆Id

    從哪些角度鑑賞詩歌的形式

    詩歌的鑑賞無非是兩個大方面:內容與形式。近幾年高考詩歌的鑑賞在設題上,往往要求從一個角度來鑑賞詩歌。那麼可以從哪些角度來鑑賞詩歌的藝術手法(即詩歌的形式)呢?

    角度一:從語言角度——

    古典詩歌語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練性(言少意豐)、跳躍性(節奏感及想象聯想)以及語言的整體風格,常常成為高考的命題置疑點。任選角度可以從煉字的角度來把握關鍵字詞表情達意的作用,體會詩人所煉之“意”。鑑賞詩歌時特別要關注作謂語的動詞、形容詞和作修飾語的數詞、疊詞、表顏色的詞和包孕性強的虛詞。

    示例: 過香積寺 王維(2003年高考全國卷試題第17題)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慾念

    問: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及答題思路:詩眼分別是“咽”和“冷”(第一個層面:明確答出第一問)。山中的流泉由於岩石的阻攔,發出低吟,彷彿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於山林的幽暗,似乎顯得陰冷(第二個層面:具體分析文字,回答“為什麼”),“咽”、“冷”二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襯寫出了作者本身禪寂的心境(第三個層面,詩眼在表現景物特點,表達詩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從捕捉意象角度——

    什麼是意象?清人吳喬說:“詩意大抵出側面。”(《圍爐詩話》)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託物言志。這裡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

    有兩類詩:一類以意象單純、內涵豐富取勝;另一類意象繁富,結構複雜,乍看炫眼,而細加咀嚼,又不難把握其內在、清晰的情感脈絡。

    示例一:

    鷓鴣天 晏幾道(2004年廣西、海南等省高考題)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怎奈歸期未可期。

    問: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步驟一:解釋“杜鵑”這一傳統意象的寓意以及它與主題的關係。步驟二:解釋句意,在把握全詩主旨的前提下來理解句意。步驟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字的個性化解讀。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的愁緒”是不行的,應具體答出 “怎麼樣”的感情或感慨。三個問題按順序答題。

    答案:“杜鵑”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它那“不如歸去”的啼叫表達了哀怨、淒涼或思歸的情思,詩人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來表達遊子思鄉這一主題。最後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示例二: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問:後兩句歷來為人們稱道,這兩句描繪了哪些意象?創設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出作者什麼樣的心境?

    解答分析:詩人表達豐富複雜的感情,寫作上或觸景傷情(煙雨、殘月、江水、片雲),或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或託物傳情(月、雁、笛、柳)。這一類題型的鑑賞,必須以解讀詩歌意象的寓意並把握意象與作者主旨、情感的關係為突破口,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答題時注意題幹中的關鍵詞一定要答具體“哪些”、“怎樣的”、“什麼樣的”。

    答案:後兩句描繪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橫;這些意角的組合創設出一種孤寂、閒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角度三:從表達方式的角度——

    詩詞中主要運用記敘、議論、描寫、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襯托、渲染、動靜、點面結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於景)。

    示例: 江城子 蘇 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鷓鴣天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問:兩首詞都是悼念亡妻。請比較分析蘇詞和賀詞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亮饃夾粉蒸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