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13901284226
-
2 # 使用者641964451212
明明濟南是山東的首府,也是山東在那會發展最好的地方,濟南這座城市裡面有很多美麗的景色,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評價,而且濟南八景可是人人皆知的,比起那個時候的德州來說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為什麼不去濟南。
乾隆不只是沒進濟南,更是感慨說出了一句話,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這乾隆到底是有啥故事,對濟南這座城市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呢,而且四次路過濟南都說啥不進去。
其實乾隆不止是這四次路過濟南沒進去,乾隆一共有過9次路過濟南,都沒進去,原因就是因為孝賢皇后,孝賢皇后是乾隆的第一個妻子,也就是正室,但是孝賢皇后的命運並不好。
乾隆和孝賢皇后一共有過3個孩子,打算很不幸,這三個孩子都夭折了,也因為這樣,孝賢皇后非常的傷心,乾隆看著自己的妻子這麼難過就打算帶她出去旅遊散心。
原本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不僅去了孔子廟,還爬了爬泰山,但是就是在到了這濟南府的時候,意外發生了,這一日乾隆帶著孝賢皇后到了濟南府,本來活蹦亂跳的孝賢皇后到了這就不對了。
先是打噴嚏渾身發冷,這一看就知道這是感冒了,本來沒什麼事情,吃點藥,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是沒過幾天這感冒就加重了,乾隆看著他生病自己也心疼,就下令在這裡停下4天,讓孝賢皇后好好休息休息。
可是病越來越重,乾隆看著勢頭不對,趕緊讓隨從啟程回家,但是剛到德州地界的時候孝賢皇后就撐不下去了,去世了。這件事情給乾隆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
本來孝賢皇后知書達理,為他整理內政,時刻陪伴在他的身邊,二人相濡以沫,如果是民間夫妻那就是男耕女織,相互關照,也因為孝賢皇后幫他打理後宮,他也就有足夠的精力用來發展大清國,這才有了所謂的盛世。
對乾隆如此重要的人沒了,乾隆非常的難過,他無處發洩,就把這一切都怪罪到濟南上,久久難以平復,就連他最後一次路過濟南的時候還寫下了一首詩,即今九過濟南城,奎韻十全太熟生,由此可見他還是沒有放下對濟南的怨恨。
也真是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不僅讓乾隆的心理發生了變化,就連在朝堂之上的行事作風也大大的轉變,原本乾隆對待臣子可以說是非常寬容的,這也讓臣子們為他賣命更加有勁,但是孝賢皇后去世之後,乾隆開始嚴政,而且整個國家也隨著乾隆的轉變,發生了改變。
以前的乾隆其實是一個特別專情的男子,他對孝賢皇后的用情至深,都可以看得出來,之前的乾隆雖然是皇上,但是並沒有和以往的帝王一樣,後宮妃嬪無數,他只有幾個妃子,孝賢皇后去世之後,乾隆也變得荒淫無度,整日尋歡作樂,變成了一個風流皇帝。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因為孝賢皇后,如果孝賢皇后還活著,乾隆可能不會變成這樣,乾隆對濟南的怨恨也不會這麼大,也不至於9過濟南不入,後來乾隆還留了一個作品就是九依皇祖過濟南韻,看看都已經用寫書來表達自己對濟南府的不滿。
總結:其實乾隆也算是一個有功績的皇帝了,畢竟康乾盛世不是白來的,但是乾隆的這個盛世基本都是在孝賢皇后在世的時候打下的基礎,基本都是早期的建設,後期的乾隆並沒有起到什麼太好的作用,但是轉念來看的話,乾隆也是一個痴情的男子啊,為了一個人,恨了一座城
回覆列表
乾隆帝很他的祖父康熙一樣,是個喜歡出宮巡遊的主兒,天南地北他都去,但是有一個城市他屢次路過卻從不涉足,那就是濟南。
一說到濟南,大家就會想到趵突泉等等自然奇景,濟南的風情可謂是出了名的美不勝收,那麼乾隆為什麼猶如大禹治水般幾過濟南而不入呢?這說起來和他的嫡妻富察氏有很大的關聯。
富察氏和乾隆帝算得上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夫妻對彼此的感情很深。弘曆登基後,富察氏作為皇后,一直兢兢業業的幫他打理後宮,堪稱賢內助的完美典範。但可惜的是二人前後擁有的兩個孩子都在襁褓中就夭折了。
富察氏為此悶悶不樂,乾隆想帶她出宮巡遊,好讓她不要那麼沮喪。富察氏對乾隆說最近泰山神女碧霞元君總是出現在自己的夢境中,或許她是在催促自己要去還願吧?乾隆聽了後便決定帶富察氏去泰山玩一趟,誰曾想這一去竟是永別。
乾隆十三年,皇后與皇帝結伴,不僅去了泰山,還拜訪了孔廟。二月份,他們又去了山東,一路上好不快活,夫妻倆享受了一段難得的愜意時光。三月初他們到了濟南,本以為可以繼續遊山玩水,結果你富察氏竟生起了病來,乾隆決定放棄所有行程,讓富察氏在濟南養好了病再走,但是富察氏怕耽誤皇帝回宮的計劃,故而堅持讓乾隆繼續前行。
乾隆本以為富察氏只是小病不要緊,誰知她已病入膏肓,只是為了不讓皇帝擔心才掩飾的很好,因此乾隆十三年三月中旬富察氏病逝的時候乾隆顯得十分驚慌。來不及和愛妻告別就送走了她對乾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自此以後,他不僅拒絕再踏入濟南,性情更是變得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史料顯示,富察氏最後是死在青雀舫上的,乾隆帝認為船上還留有富察氏的氣息,所以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也要人們把這艘大船給運進紫禁城,因為船無法透過城門,乾隆還差點把城門給拆了。
連富察氏存放遺體的地方乾隆也是諸多挑剔,怎麼都不滿意,從宮內先是移到了景山觀德殿,然後又因為覺得觀德殿不夠寬敞把富察氏暫時放到了靜安莊,擴建了觀德殿。靜安莊相當於就是一箇中轉站,富察氏根本不會在那待多久,但他還是嫌靜安莊太小進行了擴建,前前後後因為富察氏遺體這事他花了三十多萬兩,由此可見乾隆皇帝有多麼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