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日葵7O89
-
2 # 馬秀川
如果那一位朋友把自私自利和精緻利己的思想理念,作為自己人生的信條的話。對你的選擇,我無可厚非。但從一個朋友的立場上說,請恕我直言,你的這種選擇可能是很不理性的。其人生的結局,很令人擔憂。
我認為,一個人如果用自私自利和精緻利己的人生信條,把自己的身心都囚禁在只能自我欣賞的小宇宙裡,不能夠正常地和人生所處的大宇宙,進行有機的資訊和能量的交換的話,是完全有可能因為缺氧而窒息的。這種因為一念之差所導致的令人恐懼的結果,是持有這種人生信條的人和愛他的人們是不願意看到的。
我還認為,抱著自私自利和精緻利己人生信條的人,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配藥給自己吃。在這種極端利己思想理念的支配下,你的人生格局顯然要比一個正常的人所確立的人生格局小的多。而沒有人生大格局的人,你你怎麼能夠像鯤鵬一樣展開雙翅翱翔理想的天空呢?你又怎麼能夠如一條蛟龍一樣,暢遊廣闊的大海呢?你又該怎麼回答生你養你的這片熱土,對你的豐厚的饋贈呢?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二章告誡我們:“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塞住身上嗜慾的孔竅,關閉身上嗜慾的門戶,使私慾妄念不得進入,其終生也就不會又什麼煩惱危險的事了。如果反其道而行,開放身上嗜慾的孔竅,任其為達求名爭利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其死期就離自己不遠了。如果能夠藉助道的光芒,回頭去審視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知錯就改,迴歸道所指引康壯大道上,就不會有什麼災難和禍殃了。這樣做。所遵循的便是道的法則,走的是人間正道。而且還可以盡享人生一路的風景。
“價值觀,做人”也要講究“公平,對等,平衡”往來,那麼怎麼做才能保本,微虧,成功地做成一個正能量的“好人”呢?
做好人虧本,做人失敗,最大(根本)的問題其實來自父母。父母其實並不真正的愛孩子,他們“看不得(不希望)孩子好”,如果真正的“看得他好”,應該看得他做“喜歡,熱愛”的事,過得自己“認為,感受”“成功,快樂,幸福”。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要在意我的感受,體貼,服務我的難處,在他人眼裡成功,讓我臉上有光,讓別人覺得我養了一個聽話(完全由我指揮,控制,操縱),完全服務於我的孩子,羨慕我是一個精明,能幹培養出聽話,成功為了(服務於)我的孩子。”
父母看不得孩子好,就不允許他做自己喜歡的事,得到快樂,放鬆,滿足,強迫他做“我認為可以最大限度獲得名利”的“正確,對,應該”的事,孩子活在“強迫,痛苦”裡,但父母認為“直接為未來名利付出”是“最值得,划算”的事,孩孑長大會明白,就自以為是覺得是“為了孩子好”,替他做了“最好的選擇”。
父母不支援,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費盡心機達到了目標,“成功,榮耀”是父母的,自己只是父母“炫耀,自我滿足”的工具人,感覺被“利用”了,不幸福,不快樂。別人很羨慕,誇獎,自己覺得和自己的感覺不一致,背道而馳。
如果父母不支援自己“做熱愛的事”,父母,他人都滿意了,自己感覺(犧牲自己的意願,熱愛,滿足)做“不喜歡(喜歡)的事”只是為了滿足父母,他人的期待,被“綁架,利用,控制,操縱”,會覺得很憤怒,氣憤,反感。
人最大(根本)的滿足在於自我實現(實現自己的願望)和他人認同。而他人認同很難掌控,但父母出於真正讓孩子活得幸福快樂,有責任,有義務“支援孩子做他真正喜歡,熱愛的事”,得到“快樂,幸福”。即使得到很多他人認同,得不到父母的認同,仍然會覺得“失敗,沮喪”(比如姜文拿獎受到母親的鄙夷不屑仍然覺得很受挫(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模式,可以化解激烈的競爭,羨慕嫉妒恨,也使個人更“依賴(獨立)自我”滿足,社會更多元“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