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潤心和風語

    中國古代頌揚忠君的臣子,貶低謀逆篡位之徒!司馬懿雖然沒有篡奪曹魏的江山,但其孫司馬炎篡奪了曹魏的江山!

    沒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兩代人的權力接力及積累,就不會有司馬炎的篡位,所以司馬懿是司馬炎篡位的根基!

    又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像。而諸葛亮則鞠躬盡瘁,競競業業忠心輔做劉禪!故落下千古美名,而司馬懿則落下亂臣賊子的始作蛹者的角色。

  • 2 # 郭公子講歷史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能力都很強,三國後期,彷彿成了他兩個人的舞臺,但是於後世來言,諸葛亮的名聲比司馬懿要好很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其實,答案無外乎以下幾個。

    第一、《三國演義》的影響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間有著十分大的市場,深受華人民及很多外華人的喜歡,而羅先生在整個演義中都渲染了一種擁劉貶曹的氣氛,人們受演義主調的影響,在心理上也會自然地將蜀國給美化,也自然將諸葛亮美化。

    而且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後半部分,諸葛亮儼然成了為主角,羅先生彷彿也將諸葛亮給神話了,在書中諸葛亮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後世的眼中,諸葛亮也成了一個神明般的人物。

    第二、傳統思想的影響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而儒學中“三綱五常”的思想更是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諸葛亮一生為劉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甚至自己都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而司馬懿卻一直有些不小的野心,最後他的孫子司馬炎竟然廢了自己的主子,而諸葛亮的兒子卻是死在了保衛蜀國的戰爭中,這麼一對比,在人們眼中,諸葛家是忠臣,而司馬家卻是篡逆,自然,司馬懿的名聲要比諸葛亮要差。

    第三、司馬懿的後人不爭氣

    大家都知道,司馬炎建立晉朝,而晉朝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朝代中是最受詬病的一個,其壽命短短几十年,甚至史書都是寥寥幾筆帶過,不願多提及。

    西晉廢除了秦漢郡縣制,採用落後的已被淘汰的分封制,為國家動盪埋下了隱患,後東晉更是內鬥不斷,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屠殺掠奪無處不在,百姓飽受塗炭之苦。

    東漢末年三分之二的人口死於戰亂,三國時期人口是2000萬,但是到了東晉,經過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後,人口只剩下800萬,甚至出現吃人事件,使中原漢族幾乎到了滅族邊緣,司馬家族也因此成為歷史的罪人,那個時期也成為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而作為司馬家祖宗的司馬懿也更是被人們指責。

    所以綜上所述,司馬懿雖然能力很強,但在人們的心中,其卻是不如諸葛亮。

  • 3 # xscg小生草根

    諸葛亮和司馬懿在三國後期可以說是最為出色的謀士,無論內政還是軍事他們都是各自陣營不可或缺的人物,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扛起了蜀漢陣營的大旗,司馬懿四朝元老,兩朝託孤眾臣,是中原士族的代表人物,數次擊退蜀漢大軍,為日後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可旗鼓相當的兩人,在名聲方面卻相差甚遠。

    一、鞠躬盡瘁與取而代之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執掌蜀漢軍政大權,皇帝劉禪尊其相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諸葛亮也不負眾望,讓蜀漢在垂危之際日漸強盛起來,以益州一隅對抗天下九州佔其六的曹魏,如若不是後方出現了一些小狀況,或者歷史就將被改寫,即使失敗了,但諸葛亮屢敗屢戰,並沒有貪圖享樂,並沒有迷戀手中的權利,並沒有忘記劉備對其重託,對蜀漢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司馬懿則與之有出入,同樣在曹丕早逝後,成為託孤重臣,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司馬懿多次拯救曹魏於水火之中,如果沒有司馬懿這號人物,或許諸葛亮能夠成功,或許諸葛亮不會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可就在曹叡英年早逝後,皇帝年幼,曹魏軍政的領軍人物曹爽與之相比,不夠老辣,也不夠狠,無法壓制司馬懿,而司馬懿也經過幾經波折,提出新政,大大提高了國力,拒蜀漢抗東吳,在曹魏軍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其門生故吏更是遍佈朝野,根基過深,便有了取而代之的念頭,雖未在其有生之年完全取代曹魏,但已經讓曹魏名存實亡,不斷排除異己,為自己的後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權利對各自的改變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雖然都是託孤重臣,可無論劉備也好、曹丕也好、曹叡也罷,對為了防止這二人一家獨大,都做出了防備,除二人外還任命了其他託孤重臣。

    跟諸葛亮同為託孤重臣的還有李嚴,蜀漢集團有兩個幫派,一個是追隨劉備從荊州入蜀的荊州派,為首的自然而然就是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在劉備奪西川后從劉璋手下歸降劉備的益州派,這裡一號人物就是李嚴,這個兩個幫派是存在不同政見的,荊州派主張北伐曹魏謀取天下,因為他們在益州無論如何都屬於外來人,而荊州又回不去,益州派則主張,停息兵戈,好好地經營益州,藉助天險抵抗曹魏就行,於是李嚴就在諸葛亮北伐時故意拖欠糧草,使得後者無功而返,並向劉禪檢舉諸葛亮有不臣之心召他回成都當面對質,諸葛亮不得已放棄北伐,離開前線,孤身一人回到成都與李嚴對質,憑藉著諸葛亮的赤子之心,李嚴不僅沒有得逞,而且把自己送進了監獄,諸葛亮在消滅了自己唯一的政敵後,仍舊為蜀漢的各種事情操勞,事無大小,自己都會去過問,也沒有刻意的去把持朝政,架空劉禪。

    與司馬懿同為託孤眾臣的還有曹爽,曹操是前大司馬曹真之子,妥妥的曹氏宗親,司馬懿曾說過,曹真不如我,但我的兒子卻不如曹爽。司馬懿與曹爽爭鬥的前期,曹爽是佔據優勢的,給了司馬懿一個太傅的空頭名銜,軍權政權都被收回,司馬懿也被迫裝病,可不曾想,這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在曹爽帶著曹魏皇帝外出京城時,靜靜蟄伏的司馬懿組織死士,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成功地除掉了曹爽,可就在除掉曹爽之後,司馬懿開始獨攬大權,打壓曹氏宗親,不斷地提拔自己的親信,安排他們在各個要職,曹魏已經開始名存實亡後,其後代也順暢的篡位自立。

    三、對待下屬的舉動

    蜀漢後期武將之首當屬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他追隨劉備奪荊州,取益州,多次在劉備危難之時保護他,就連劉禪趙雲都對其有救命之恩。北伐期間,在趙雲與敵軍交戰後回來,身上的白袍沾滿了血漬,諸葛亮立馬離開大帳案臺,雙手扶著趙雲,並詢問其傷哪裡了,後來趙雲病死,諸葛亮仰天長嘆,痛哭流涕,怨道,上天又折我一臂。

    曹魏後期武將之首當屬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他追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履立戰功,諸葛亮北伐期間,任職司馬懿麾下的副都督,可就在擊退諸葛亮之後,司馬懿明知有埋伏,仍然任其追趕,最後在木門道中了蜀軍的埋伏,中箭而亡,就因為,張郃是追隨過曹操的功臣,在軍中的威望甚至要高於司馬懿,更是為數不多忠臣之一,張郃一死,在軍事上,基本上沒人能擋住司馬懿掌權了。

    無論諸葛亮也好,司馬懿也罷,我們都不能對其才能否認,他們都在各自國家大廈將傾之際,力挽狂瀾,可諸葛亮並沒有被權利遮住了雙眼,一輩子都在為蜀漢的事業奮鬥,即使是死也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而司馬懿也有著不亞於諸葛亮的功績,數次與東吳和蜀漢交戰,活活地耗死了諸葛亮,為曹魏除掉了大患,可惜的是晚節不保,除掉曹爽情有可原,畢竟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但在這之後比欺凌幼主的曹爽更加的變本加厲,那麼就是他的過錯了,也辜負了自己託孤的身份。兩人一相比較,也就可以得知為何諸葛亮的名聲要好過於司馬懿,一個皇帝可能並不會世人皆知,但一個鞠躬盡瘁的勞模一定會名垂青史。

  • 4 # 米粒閒聊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精、智者。可是他們“哥倆”在歷史名聲上是沒有可比性的,一位是好人的代言人,另一位則是典型壞人的代表。造成這個巨大差距的原因,可從他們兩人對蜀漢、曹魏的所做所為來尋找答案。諸葛亮,為劉備集團的發展壯大,以及蜀漢政權的建立

    ,都立下了功勳。諸葛亮,更在劉備病逝後,蜀漢政權如將傾的大廈的危難時刻,力撐蜀漢政權之不倒。又是,諸葛亮透過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努力,以及他將這種精神的傳承,使積弱積貧的蜀漢政權存在了較長的時期。並且,諸葛亮的子孫在蜀漢政權最後的保衛戰中,雙雙戰死沙場。再來看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被他的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仲達(司馬懿字仲達),在曹操集團中屬於小字輩(仲達生於公元179年),由於曹操本人的雄才大略,更由於曹操集團的人才濟濟,所以他為曹操集團和曹魏政權的建立,做岀的貢獻不大。仲達,在曹魏政權獲得高位,一是因為個人能力強,二是因為他早早就有意交好魏文帝曹丕,從而獲得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仲達,盡顯才能是在魏明帝曹睿時期,與諸葛亮交鋒當中。並因此,又得到了曹睿的信任和重用。可是,在得到了曹丕、曹睿父子信任和重用後

    ,仲達在與曹魏宗親間因權力爭奪發生矛盾後,採取了宮庭政變,盡滅對立面的曹氏宗親。而且,仲達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掌控曹魏朝政,並做出了廢立、殺害皇帝的大逆不道的惡行,並由他的孫子司馬炎篡魏自立(公元265年十二月)。可以說,曹魏兩位皇帝待仲達不薄,但是,仲達及其子孫對曹魏政權又如何呢?這與諸葛亮爺孫三代人,形成了顯明的對照。因此,仲達與諸葛亮在後世的人們意識中,產生了巨大的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大仙排位賽使用關羽輸了,被粉絲調侃:不要拉低醉馬的關羽勝率,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