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鳳凰滿天

    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短歌行

    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

    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燕詩示劉叟

    唐代: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年曆史百分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