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雲野鶴0128
-
2 # 酷瓷文達101
我五五年生人,六十年代初,我見過北京蹬三輪拉客的,也有北京人管這叫板兒爺,那時有的蹬三輪的喝酒花二分錢買個爛梨,把爛的削掉,再花個毛兒八分的買二兩散裝二鍋頭,半躺在三輪車上開喝,那時老百姓生活都差不多,沒有什麼人看不起誰誰誰的!
冬天馬路邊常看到一排老頭曬太陽,光膛黑棉襖免襠褲,手裡揉著核頭閒聊天。
看看今天的生活條件,真是一個天一個地,那時我們認為就這樣了!那時我父親說:外華人洗衣服用洗衣機!我怎麼也想不出來機器能代替搓板?
基辛格博士講話:中國太偉大了!四五十年前是什麼樣子,你們知道嗎?
-
3 # 七哥104486841
喝劣酒沒菜的曰子。幹喝!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支邊在玉門建設兵團。兵團自己養雞,種菜,喝酒,好歹也有幾個菜。農村就慘了。我們幫玉門鎮黃閘灣澤湖二隊,在天津進了一批農需品,送貨那天澤湖二隊,大擺宴席招待我們。除了大白塑膠桶裝的劣質白酒,什麼菜也沒有。空蕩蕩的的大飯桌,人面一大碗酒。隊長講完話後每人先喝一碗,那是非喝不可的,不喝應該有是不可以的。這是當初農村盛行的斗酒狂歡,隊裡陪酒的都是酒場高手。沒菜的酒席當時在農村普遍,但我們實在接受不了。當時有提要點菜,“喝酒喝酒,要什麼菜?”隊長當即讓人到菜地摘了些生辣椒,洗也不洗放酒桌上,然後就是斗酒的划拳,打通關。按當地禮儀,來客不喝倒幾個就不算盡興。結果客方全部喝倒,我記得嘔吐物全是清亮亮的原白酒。
沒必要用異樣眼光,去看待那些社會底層的人,誰都知道雞鴨魚肉比蘿蔔青菜好吃,不是因為窮嗎?為了緩解疲勞,只能用饅頭(吃饅頭都是奢侈)當酒菜了。
上世紀七幾年八幾年,時常在飯館裡見到,一個人要三大碗米飯,不買菜(買不起),找個角落的桌子,就用飯館提供的醬油,倒在米飯上(需要三、四個桌上的醬油瓶子),拌好了瞬間三碗米飯就下肚了。
在永定門火車站的飯館吃飯,總能碰到幾個不點飯菜的人,眼光盯著那些快吃完飯的人,一旦那人離開,迅速的過去,要是碗裡有剩下的,拿起碗吃起來。這些多是上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