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煮稻草心
-
2 # 口水雜談
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還真不是西方獨有的,我們周朝就開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勞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為公爵,就是晉文公、秦穆公、齊桓公等。總體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應名號也就高了。
比如春秋後期燕國透過兼併,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稱呼還是燕侯。但是春秋後期周天子沒什麼地位,後期禮器樂崩,就是各諸侯禮儀、用的器物、奏的音樂都比較混亂,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稱呼也就混亂了。
到春秋後期,稱呼大國國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稱呼。
還有比如吳王夫差、楚莊王等,就是因為這些當時認為是蠻夷部落,周天子沒有分封,自稱為王的。戰國後期,大部分諸侯都自立為王,這個王不同於春秋時期的王。
有些時候稱侯的,就是說他是諸侯的意思。比如晉國是公,稱侯的就是說他是諸侯。楚國沒被封,叫王也不合適,經常就其他國家拜訪就稱呼 楚侯。
從分封制上來講,晉國的國君應該被稱呼為晉侯。因為晉國在被分封的時候是被周天子分為侯爵的。之所有有時候會被稱為晉公,是因為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成為春秋強國,稱晉國國君為“公”,是對其的一種尊稱,再後來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晉國(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晉國的哲學與宗教。
周朝實行“以德配天”的“天命觀”思想,這也是晉國在西周時期的主要意識形態。唐叔虞受封不久,在晉國發現了一種“異畝同穎”的嘉禾,便將它獻給周成王,周成王又要他轉交給周公,周公特作《嘉禾》以示上天對周朝的眷顧。
晉文侯之後的晉國分裂時期,由於內戰的頻繁,令普通人民對“天命觀”產生了動搖,他們不再相信變化無常的上天。在《詩經·唐風》中有一首《鴇羽》就提出了“悠悠葵,曷其有常”的疑問。於是原本的“敬天保民”思想向著“重民”轉變。
重民思想在春秋後期進一步發展為“愛民”,大臣師曠就勸諫平公要懂得節制和減輕國民的負擔,這樣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援而在與世卿的鬥爭中佔得優勢。
晉國深信占卜,並有“卜”、“筮”、“占星”、“原夢”、“看相”和“音兆”等多種形式,其中又以卜和筮最為常見。《左傳》所載的各國卜筮活動約八十多次,而晉國就佔去一大半。晉獻公欲伐驪戎,就先後運用卜和筮兩種方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卜筮在春秋後期已淪為一種形式,人的意志已蓋過“神”的意志。趙鞅在同範氏、齊、鄭聯軍作戰之前占卜,便出的結果是不吉,但他甘願違卜作戰;另一次在攻打衛國時,形勢對己方不利,他就以占卜不吉為由班師回國。
-
3 # 南朝居士
其他回答解釋很清楚了,就說點不一樣的吧!
其實我們叫“齊桓公”、“晉文公”他們都是侯爵,叫“公”只是因為他們去世後諡號是齊桓公,去世了可以稱“公”,不算僭越。
先秦時,去世的諸侯在禮制上可以越級享受,也就是說,可以僭越,不算逾制,
比如在陪葬品上,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之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
但是曾侯乙墓葬挖掘後,發現“九鼎八簋”,
這個其實是沒問題的。
回到你的問題,他們其實都是侯爵,
西周時有個制度,叫“內外服”制度。
內服,公、伯、子。
外服,侯、甸、男、衛、邦伯。
啥叫服?服務就是服,你在朝廷內服務天子就是內服,你在朝廷外服務天子就是外服。
可以看出,只有在周天子身邊做官,並且做了三公的人,才能稱“公”,鄭莊公掛職的除外,其他的如“周 公”、“召公”、但是不世襲。
真正世襲的公爵很少,只有四個:宋國、虢國、州國、虞國。
而侯爵則是遮蔽王室的,一般分在邊陲,遠離中央,作為天子斥候,故而稱侯。
我們平時說的齊桓公、晉文公,是一種死稱,就是去世後叫的,實際上都是侯爵,在同時代的稱呼裡他們應該是齊侯和晉侯。
-
4 # 老圃
周朝實行五等貴族制,即公、侯、伯、子、男。
周王把親族、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地方政權,叫諸侯國,這也就是我們平常習慣說的封建(狹義)。這裡的侯是統稱,代表以上五等貴族。
封為公爵的,他的國家就是公國,封為伯爵的,就是伯國,以此類推。
比如周公,是公爵,他的封地魯國就是公國。姜子牙封伯爵,他的封地齊國就是伯國。
除周朝的宗親和功臣外,殷商以及前面的夏朝,也留下了一些諸侯國以及其他族群的國家,如驪戎,商封其為男爵,周朝承認,驪男國繼續存在。
周朝分封的國家,地片都不大,比如晉國,方圓不過百十里,相當於今天大一點的鄉鎮。貴族們當然不甘心,一點點擴張,成功的發展到方圓千里甚至更大。
此長彼消。諸侯國勢力大了周王朝的勢力就小了,越來越不把中央放在眼裡。一個表現就是自改封號,比如,晉、齊,原本是伯爵,如今私下改成公爵,這時候稱呼才從晉侯、齊侯變成晉武公、齊桓公。周王沒轍,再加上說點好話送些賄賂,朝廷也就認了,下個文改個稱呼,大家便升為公爵。
這也屬於孔子說的禮崩樂壞的一部分。後來這幫傢伙越來越大膽,乾脆跟周王站平,自稱秦王、齊王。楚王是最早稱王的,但它屬於蠻夷,本來也不怎麼認周王,中原諸侯國稱王可不得了,標誌著周朝的滅亡,戰國時期的到來,特別是趙、魏、韓分晉稱王。
這是大勢,阻擋不了。孔子提出克己復禮,要求諸侯們剋制自己的私慾和野心,回到周禮上來,聽周天子的話,可儘管他喊破了嗓子,也沒人理這個茬。
下圖 周公輔成王(漢畫像石)
-
5 # 龍火果果
大約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率領各路諸侯一夜之間就攻陷了商朝都城朝歌。建立了周王朝。隨著周朝的建立,相繼又征服了周邊的小國。在面對廣大的土地如何進行管理時,武王採用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廣大的土地分封給同姓宗親和功臣。讓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裡面建立諸侯國家進行統治。形成拱衛周朝王室的屏障。
作為天子的周王是天下各諸侯國的共主。說明當時的王象徵著最高的權力,與後來的皇帝基本相同。秦始皇稱帝以後,王逐漸就變成了皇帝以下的最高的爵位。那麼在天子稱王的西周和春秋時期,除了王最高的爵位就是公爵。
周朝分封諸侯時,各路諸侯都有相應的爵位。周朝的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個等級。王就是天子,公一般是王室的大臣,也有諸侯國的國君是公爵,比如宋國。侯爵一般是大諸侯國君的爵位,伯爵一般是稍微小一點的諸侯。子爵和男爵的記錄相對比較少。
那麼為什麼諸侯國的國君,不論是伯爵還是侯爵都會被稱為公呢?其實這個公只是諸侯國君的諡號而已。或者諸侯國內的臣子可以稱國君為公。但是在諸侯國參加天子朝會時就一律稱諸侯原本的爵位。比如《春秋》記載的諸侯朝會寫到:“冬,十有二月,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另外諸侯國的國君與國君之間也是稱其相應的爵位。所以公只是一種諸侯國君去世後的諡號,以表示對國君的尊重。
-
6 # 石之瑛
周朝的分封制等級森嚴,諸侯一共有從高到低五種爵位。
齊國和晉國的爵位都是侯爵。
齊桓公是姜姓,呂氏,名小白。晉文公是姬姓,名重耳。
在齊桓公和晉文公生前,他們分別被叫做齊侯小白和晉侯重耳。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的公爵國很少,只有四個:宋國、虢國、虞國、周國。夏朝的後代杞國最初和宋國一樣被列為上公,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室衰落,杞國被降為伯爵。除此之外,周朝的官制中分為公、卿兩級,太師和太史就是公級的官職。
齊國、魯國、晉國、蔡國等國都是侯爵。
秦襄公勤王有功,也僅僅被封為伯爵。
楚國的鬻熊和熊繹勤懇輔佐周王室,只被周康王封為子爵,索性另起爐灶,直接稱王。
而男爵的數量很少,現今發現的有許國、驪戎。
春秋時代的君主,爵位有公侯伯子男的高低之分,但在死後,可以享受到“公”的尊稱。
-
7 # 崔雷
“公”是西周之先秦時期諸侯國國君的爵位,在春秋時期以前,只有與周王室關係緊密的諸侯國才有資格被封公爵,比如衛國,宋國,鄭國等等,他們大多是周王室的後裔,封地也都在王室的周邊,保衛著周王室。這些國君甚至輪流擔任周王室的大總管。
即使到了春秋後期,外地的諸侯爵位變化並不大,齊國,燕國,秦國,在早期都是侯爵,後來的趙魏韓三國也只是子爵,而且是晉國的臣屬。
直到三家分晉以後,趙襄子第一個向周天子請封候爵,魏韓跟進。大國吞併小國,有實力的大國開始紛紛請求進爵。
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楚國,楚國地處南方,一直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地位一直得不到提升,所以就拋開周室,自立為王,周天子惹不起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其他諸侯雖然看著眼饞,卻誰都不敢邁出這一步。直到戰國末期,周王室已完全喪失的影響力,才紛紛演出了“相王”的戲碼,各自稱王。
-
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原因很簡單,並不複雜。《禮記·王制》中寫得很明白: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這個就是周朝時期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那時候的天子屬於王,在秦始皇之前,王才是對皇帝的稱呼,“皇帝”這個稱號是秦始皇創造的,取自“三皇五帝”,因為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高蓋世,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他。
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那麼為什麼諸侯都被稱之為“公”呢?
這就不難解答了,因為諸侯屬於“公爵”,這是君主之下最高的爵位了。因此在早期的春秋時代,諸侯國的君主們都稱之為公。
如秦國早期的:秦莊公、秦襄公、秦文公等等;
如燕國早期的:燕桓公、燕宣公、燕昭公,但是早期的燕國只是“侯爵”,所以最早又有燕惠侯、燕釐侯。應該是周天子給燕國提高了一個爵位的緣故。
那麼有的同學就會問,為什麼又會有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的稱呼呢?
實際上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戰國時代周天子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譬如三家分晉以後,韓趙魏三家公卿大夫直接被周天子冊封為了諸侯,可以說是鹹魚大翻身。
而周天子也是被迫的,如果他能節制這些人的話,那他肯定不會做這種事,所以他也只有委曲求全。因此戰國時代是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時代,“三家分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譬如孔子就在《論語·八佾》中說: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個八佾是一種八行八列的舞隊,一共六十四人,這種規格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但季氏作為一個士大夫,他是沒有權利享用這種規格的。
所以這就是禮崩樂壞了,而以前周天子風光的時候叫做“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了戰國時代就變成“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了。
所以孔老先生一輩子都像恢復禮樂制度,但可惜在那樣一種時代趨勢下,這無疑是徒勞的。
那麼既然禮樂制度崩潰了,不管用了。那麼這些諸侯肯定也不願意再稱自己為公了,所以就擅自的把自己的封號晉升為王爵。
因此在閱讀戰國時代的歷史時,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王。
如秦孝公之後秦惠文王、秦武王以及秦昭襄王。
而趙國更厲害了,之前他是侯爵,譬如趙武靈王之前的上一任君主叫做趙肅侯,因為周天子在冊封韓趙魏時並沒有冊封他們為公爵,而是侯爵。
那趙國直接就把自己提升為王爵了,從趙武靈王時代開始,後面都是稱王了,譬如趙武靈王之後就是趙惠文王和趙孝文王。
而秦昭襄王時代更加膨脹了,感覺王已經不夠霸氣,直接稱帝了。那時秦昭襄王拉著齊湣王一起稱帝,他稱西帝,齊湣王稱東帝。
但像早期我們熟知的春秋五霸都是稱為公,除了楚國,這個楚國一直遊離在中原以外,一會兒聽周天子,一會兒不聽,所以一直被稱為南方蠻夷。
可見這些都是因為周天子沒有了威懾力導致的緣故,在西周時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因為東周是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才會導致這種情況。
有的同學可能還有疑惑,為什麼漢朝時的功臣都稱候,有些卻稱王呢?
像韓信就被冊封為齊王,其實這是因為劉邦為了拉攏這些異性功臣,所以在建國之初就冊封了7個異姓王:齊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但是像蕭何、張良他們都只是被封侯,劉邦建國以後再也沒有封過異姓王,因為他怕這些人搶走他的江山,所以定下“異姓為候,同姓為王”的規定。
就是說異姓功臣最高只能封侯,不能封王,只有自家人才能封王。所以霍去病那麼高的功勞,也不過才是封侯而已。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9 # 歷史小知
首先,這個“公”是諸侯國內臣子對自己的主公的褒稱或者說是尊稱,屬於人臣之禮,僅限於諸侯國內部使用,不與其爵位相等。
《大雅·古公直父》箋曰:“諸侯之臣稱君曰公。”《白虎通》曰:“臣子於其國中皆褒其君為公”《日知錄》“夫子作《春秋》而筆之於書,則或公或否。生不公,葬則公之;列國不公,魯則公之,於是天子之事與人臣之禮並見於書,而天下之大法昭矣。”其次,在諸侯內部使用褒稱“公”時,根據情況涉及到周王或者其他諸侯時,還是在使用爵位等級,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
《詩》曰“乃命魯公,俾侯於東。”公者,魯人之稱;侯者,周室之爵。
隨著平王東遷之後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原本屬於一些諸侯國內部的僭越之舉,隨著周王室衰開始普遍化和公開化(諸侯間相互使用),諸侯皆成了“公”。
杜氏《通典》曰:“周制,非二王之後,列國諸侯其爵無至公者。春秋有虞公、州公,或因殷之舊爵,或嘗為天子之官,子孫因其號耳,非周之典制也。東遷而後,列國諸侯皆僭稱公。” -
10 # 漩渦鳴人yy
春秋時期那個時候,雖然周王東遷,但是周王室對於整個天下的影響力並沒有降低到冰點,所以這個時候呢大家還是打著一副遵從周王室的命令,但實際上自己該幹嘛就幹嘛的一副牌。
這個其中有一些諸侯呢,小打小鬧大家的也沒當一回事,比如說鄭莊公他就帥的軍隊直接把人家周王室給暴打了一頓,回頭還誣告說周王室自己在那鬧騰,當然那個時候的周王室已經沒有多少實力和立場,因此正裝工作的誣告也就讓他誣告把,這也就成為了春秋歷史上第一個小霸。
由於這些國家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裡面稱霸稱雄,所以大家就稱呼他們為小霸,他們所得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你比方說在某些版本里面,將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列為春秋五霸,大家看看吳王,越王,不就是以王的尊號嗎?而至於說當時的楚國則是直接稱王,這是無可非議的。
如果說有這些人率先開始了自己的天下稱霸之路,成為春秋的一方霸主,那麼這個事情也就沒有這個周王室所制定的這種爵位制度的什麼事兒?
齊桓公,晉文公這一類的人,就是順應了周王室所提倡的這種諸侯分層的標準將自己原本稱王的這種心思給壓了下去,然後稱自己為攻。
當然幹這些事情總要有一個模板,我們就會發現整個春秋時期所有的霸主他們學習的模板幾乎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提出的一項建議一直都被春秋時期的霸主所奉行,那就是尊王,雖然周天子現在落魄了,人家整天在其他諸侯的土地上面要吃要喝,但它畢竟是我們以前的主子,所以我們無論發展到怎樣一種龐大的地步,都必須得遵從周王室的安排,尊奉周王的命令。
這就導致接下來的諸侯,除了南方的那一些以外,其他的人都號稱自己為公。
用三國時期的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天下姓劉不姓曹,你再怎麼鬧騰,你比得過人家周王室那種影響力嗎?如果說你真的想要稱王稱霸,你就必須得和周王室一起評級,即便到了戰國時期,當時的秦國和齊國先後稱王,可最終遭到結果的。
秦國擁有函谷關躲過一劫,但是同樣免不了被五個國家輪番暴揍,而當時的齊國則直接被人給打的,只剩下兩座城市。
所以說有的時候做事情得看一下時勢,順勢而為才是一個正確的政治家應該去做的事情。
回覆列表
那個時候還沒有皇帝這個稱謂。當時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是周天子,被尊稱為“天王”,而其他被分封在各處的諸侯,按理說是不允許自稱為王的。當時的君主有的稱為“公”,還有小一點的諸侯君主稱為“侯”或者“伯”,同一時期可能這個封地的君主被稱為“公”,別的封地的君主就叫“侯”了,而到了戰國時期,又幾乎所有的諸侯都變成“王”了,這是怎麼回事?
周天子分封的稱號,有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等級。當時的諸侯國君主理論上最高可以被封為公,而且一般是比較重要的諸侯國,很有名的像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但是有一個國家早在西周時期就稱王了,這個國家就是楚國。
楚國一開始是被封為子爵,後來楚國國君向周天子請求更高階的爵位但被拒絕,之後索性直接稱王。在那個時代,稱王,就代表著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將其視為僭(jiàn)越,為周天子和其他諸侯所不容,所以在周厲王時期,迫於壓力,楚王去了王號,後來楚武王在位時期,西周已亡。周王室的影響力與日俱減,楚國國君再次稱王。周天子也無力將胳膊伸到楚國那麼遠的地方,也號召不了各國一同伐楚,楚國就這麼稱王一直到秦國統一六國。
除了楚國稱王,大家一定聽說過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所以比較熟悉的就是吳越兩國,吳國在壽夢時期,開始稱王。楚國為了牽制吳國崛起,支援越國,越國國君允常一看吳國國君稱王了,不久自己也稱了王。但是,中原各國把楚、吳、越這些南方之地視為蠻夷,並不承認他們的王位。在當時中原留下的史書裡,仍然把他們記為“子”爵。
隨著春秋時期的戰亂與兼併,到了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更是形同虛設了,剩下的諸侯也少了。但同時這些諸侯實力都不弱,也都有著更大的野心。其中,由三晉之一的魏國和剛由田氏取代姜氏的齊國這兩個新興國家帶頭,於公元前334年,在徐州舉行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就是魏惠王和齊威王。史稱“徐州相王”。之後不久,在當時看來更為瘋狂的舉動出現了,蘇秦倡導六國合縱抗秦,由於當時齊楚魏三國已經稱王,而燕國稱公,趙韓兩國君主仍舊以侯來稱呼,六國索性從此一起稱王,平起平坐。
秦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國君也在公元前324年稱王,就是後來平定巴蜀的秦惠文王。
後來,連不屬於戰國七雄的宋國也稱了王,就是稱霸一時的宋康王。至此,幾乎所有的諸侯都以“王”自稱,周天子本來實力微弱,連統治之名都蕩然無存,徹底淪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