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知起源
-
2 # 無事而取
一把菜刀用於做菜,物盡其用,用於殺人,也不能怪菜刀。
王陽明的心學不依據善惡來定,它是一種做事和做人的方式,善和惡的區別在於本身做事的目的。
心學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執行,如何做,做兩個假設:
1.假如是殺人搶劫,每天搶幾個人,挑什麼地方,用什麼工具,搶完逃跑路線是什麼等等諸如此類 2.假如是賣東西,每天要賣多少,別人喜歡什麼,如何才能讓客人滿意,如果客人買了之後應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客人再次回頭。以上兩個假設都是心學的執行,一個人的善惡不在於他要什麼,也不在於他慣行什麼宗旨,而在於他做的方法是否符合主流價值觀。
顧憲成(1550年-1612年),字叔時,號涇陽,於萬曆三十二年建立東林書院。其中每個人都熟悉的那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就是顧憲成寫的。
到了明後期,大多數人沉溺為科舉功名之士,只是把它當作升官發財的途徑。即使連標榜義理之學的儒生,也多半隻是脫離社會實際地空談玄理。
陽明學發展到後期,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所以顧憲成對王學末流在道德修養和認識論方面宣揚的種種虛、空、玄的主張和說教進行猛烈的抨擊和批判,他認為陽明學說思想太空疏,不務實學。
特別是對無善無噁心之體單獨剝離出來進行批判,這有為陽明的本意,在陽明看來良知四句教是一個整體概念,就好比一個人說了好幾句話,你只看見頭一句話是不好的,單獨的批判。而且不看後面的說的啥,這是對陽明學說的誤讀。
實際上,陽明說人性無善無惡,並不是人性沒有善惡,而是說人性的善惡是無法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之性惡,每個人都有對人性無善無惡不同的理解。所以說吧,陽明認為人之本體無善無惡,那麼人為什麼有了善惡了?
就看良知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人有善惡是意念的發動,所以,你做好人還是壞人,都是你在意念掌控之下,直到某件事觸發了你。就比如說,昨天美國佛羅里達州一高中發生槍擊案致17人死亡,嫌疑人名叫尼古拉斯·克魯茲,年約19歲,有人說是情感糾葛導致了這次的事件。不管怎麼說,在陽明看來這都是意念的發動。
所以才有良知四句教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需要良知和格物的方法,去讓人提高人道德的自我修養。故此,看問題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