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空下的凡

    謝謝悟空師兄的抬舉,筆者雖然才疏學淺,但是從受邀的兩個問題中,還是勉強選擇了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林清玄和龍應臺同為臺灣50後散文作家,他們倆都是在寫自己,寫不斷昇華的人生。他們倆人寫作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人用生命感悟人生,另一個人用感情釋懷人生;最大的不同,在於一個人在超脫的意境中尋求寧靜平和,另一個在情結的紐帶中探尋真情至愛。

    第一,寫作出發點不同

    林清玄,為了頓悟三十歲前的迷茫和困惑,進入了深山開始了鑽修佛學。以詩樣的哲理,在煙波浩渺的佛教藝術和佛教哲學的海洋裡潛游泅渡。他利用清新流暢的文筆,採用誠摯樸實的語言,給人帶來智慧和覺悟,曾經一度掀起了學佛的熱潮。龍應臺,為了回家能夠更好的照顧母親和能夠更安心的抒寫沉積在心底的親情,而辭去了臺灣文化部長職位。

    第二,觀察角度不同

    林清玄,透過流動中的凝注,觀察到了寧靜中透露著一種激越,冷峻中依然尚存著一種溫煦

    ,以哲理性的文字敘寫人生價值存在的意義。龍應臺,側重於親情的視角,透過母性的無私,用最感人的質樸文字,喚醒了無數人難以表達的心聲。

    第三,表達層次不同

    林清玄,站在超脫世俗的高度,以淡泊名利的胸襟,以自然和諧共處的層面,以略含淡淡憂傷之緒而震撼人心。龍應臺,始終以小女人,大情懷,光輝母性形象,詮釋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第四,從各自文字中找尋不同點

    林清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得愛與寬容,再艱難的時刻也不要失去對人生真實價值的認知。

    龍應臺: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這是龍應臺最有名的詞句。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最普通最現實的一幕,勾起了無數人的痛點兒,取得了最大的賣點。在這點上,她遠不如林清玄的粗線條的寥寥數筆,更能慰藉心靈之後,更能讓人懂得生存之道。

    龍應臺,正是以小善的模糊概念,而泯滅了孩子天性中本應流露的無知。也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造成了她早期教育上的失敗,這種情緒的渲染和傳播,對於正確的教育方式,只能帶來消極的作用。由於,我和她的教育理念不同,每當與兒子分手時,他也會同樣默默含情告慰我:老爸,你也保重!

  • 2 # 奶咖的每一天

    林清玄

    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

    龍應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 3 # 小漁兒的生活觀

    林清玄與龍應臺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拿來比較。兩人都是大家我都喜歡,而成就上兩人也不同,必竟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人生,在文學貢獻上也各有千秋。

    真要比個人認為在散文的成就上似乎林清玄更勝一籌,我喜歡他的文字含蓄內斂、出塵出世,空靈又清淨淡泊,文字優美流暢,讀起來毫無負擔又能帶你走進意境觸及心靈達成思想共鳴。

    相對而言龍應臺的作品接觸的更少更晚些,一開始是被這段話吸引: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然後就看了《目送》,在看《給安德烈的信》中使我想起了《傅雷家書》。覺得龍應臺是個很了不起的母親,之前一直以為她是個智慧的男人呢。

    不管怎麼說兩位都是我愛慕的物件,都是能感染我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給寶寶喝羊奶粉,寶寶會不會抵抗力強一點,不經常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