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葉見南星

    看工作的任務量,及工作型別。同學做進口這一行,一眾供應商都在歐洲,7個小時的時差,下午2點過後,供應商才陸陸續續開始上班。幾封郵件往來,已是6點下班時間。沒辦法,只能天天加班,工作日是沒有生活的。還好,歐洲那邊週末不上班,同學週末可以有生活。

  • 2 # 一隻黎梨

    社畜自救,先讓自己閒下來

     

    前陣子新垣結衣有一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描繪了都市白領一族在社會河流中掙扎的模樣,使得“社畜”一詞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社畜,是用來比喻捨棄自尊、為公司做牛做馬的底層上班族。

     

    這個詞的出現,引發了諸多的共鳴,大家頻頻用以自嘲。

     

    不只是日本,加班文化哪裡都有,做六休一甚至通宵達旦,工作十二個小時一點不算稀奇。

     

    大原扁裡曾說過: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在這樣的“正常”氣氛中正不知不覺變成社會的燃料,燒掉自己,幫房東和老闆換取自由。而我們都還以為這就是年輕人應該有的生活。

     

    有一期《奇葩說》的正方辯手詹青雲也曾在“能者多勞“這個辯題中說過:

     

    我們這個社會,只問年輕人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從來不去問這個社會能不能為年輕人做點什麼,只問社會需要年輕人做一些什麼,從來不去問年輕人需不需要自己的生活。

     

    發問像錘子一樣敲打在心上,她的話固然有偏激的部分,但社會上頻繁出現的過勞死,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除了工作我們當然應該擁有自己的生活,但是社會大環境如此,有些事情不是想當然就能改變的。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和我說加班到十點多鐘是家常便飯,因為家離單位太遠,早上五六點就要起床,一回家就累得不想動。

     

    我問她為什麼要加班到這麼晚,是有什麼事必須趕完嗎。

     

    她回答說,因為領導沒說可以回家,大家也都不走。

     

    這種預設的加班文化消耗了她太多的精力,最終她選擇辭職換了一份低強度的工作。

     

    這種加班光榮論,我覺得暫時是無解的,最好的方法無過於壯士斷腕,在被過度消耗之前,

    離開這份工作,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公司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PL夏季賽常規賽已經結束,不知道你覺得哪場比賽最為“下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