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馬褂是滿族比較有特色的服裝之一。滿語稱鄂多赫。圓領、對襟、有開禊、有扣絆、身長齊臍、袖長及肘、四面開衩。因它身、袖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長袍外面,便於騎馬,故名“馬褂”。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到雍正時,穿馬褂的人逐漸多起來,開始成為一種流行服裝。特別是黃馬褂,非特賜不得服。凡在治國或戰爭中建有功績的人所得“黃馬褂”,其形制與其他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別的馬褂為黑色紐絆,此種馬褂為黃色紐絆。

    馬褂的形制也不同,分為短袖和長袖兩類,短袖馬褂有對襟馬褂、大襟馬褂、琵琶襟馬褂數種。對襟馬褂在乾隆朝以後美名曰“得勝褂”。相傳,滿族經略大學士傅恆領兵徵金川,得勝回朝,喜歡這種馬褂便捷,便經常穿,並言之曰“得勝褂”。傳至民間,也以此為名。琵琶襟馬褂的右襟短缺,襟呈弧形,排扣如琵琶狀,故取此名。長袖馬褂對襟,身長、袖長,俗稱“臥龍裝”。

    馬褂的顏色除黃色外,一般多以天青或元青色作為禮服。深紅、淺綠、深灰等可作常服。領、袖邊緣多有鑲滾,質料除綢緞等織物外,還有皮毛等。至嘉慶期間,此種馬褂盛極一時。

    賞賜黃馬褂在清初並不普遍,道光之後才開始盛行。之前有功之臣,賞賜金銀田畝,乃至世襲爵位官職,或者“巴圖魯”稱號,到後來該賞的都賞了,就只能選擇賞賜黃馬褂這種榮譽了。接受賞賜黃馬褂的臣子,一定要倍加珍惜,並且按照規定穿著,否則還有可能惹禍上身。至於民間有一種說法,身穿黃馬褂可以免於受刑,甚至是免死,實際上並不存在。

    晚清時期清最出風頭,故事最多的“黃馬褂”應當是李鴻章穿著的那一件。甲午之戰失利後,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馬關和伊藤博文“談判” 媾和。1895年3月的一天下午,第三輪談判結束後,心情複雜的李鴻章坐轎子返回驛館。誰知在路上遭到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行刺。李中堂臉部左頰中彈,血染黃馬褂。生死之際,他還不忘叮囑隨員,將換下來的黃馬褂血衣儲存下來,要求不要洗掉血跡。然後一聲長嘆:“此血可以報國矣!”

    傳說在合肥大興集李鴻章享堂的正殿內,在一個紫檀木製成的玻璃櫥中陳列著一件染滿暗黑血跡的黃馬褂,應該就是李鴻章赴日所穿的那件。

    馬甲在中國歷史上出現較早,一直是“無袖無領的上衣”的形制,只是在馬甲的長度、領形、袖長和開門襟方式四方面進行了變化。馬甲和馬褂起源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這個新的時代,你覺得什麼樣的文化結合才是最適合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