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觀德溫1q6

    《飛鳥集》的詩大部分只有一兩行,極少數是三四行。有人說,這是泰戈爾受日本俳句影響而作的。詩人把這些小題為《飛鳥集》,意在用這些描敘南來北往的漂泊者的長途跋涉的詩句,把自己比作尋求理想境界的“永恆的旅客”,記錄自己的行程。因此,在一兩行的詩句中,往往捕捉一個自然景物,敘說一個素理,猶如空中的閃電,海波的泛光,夕陽的餘輝,黎明的暗影,給人一種鮮明的印象,蘊藏一種深奧的哲理。雖然詩中表現的是一剎那的印象,或瞬息萬變的心裡想空中飛鳥沒有足印的行程,詩人似見非見,若有若無,虛無縹緲,難以捉摸,但只要我們緊緊扣住詩人的基本哲學思想和社會觀,這部詩集中的哲理內容還是可以理解的。 具體分析: 1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鳴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 這首詩表象清晰。小鳥在夏天快活地飛來飛去,給人唱了歌,就又飛走了。黃葉沉默著,沒有什麼表示便落到了地上。 深層意蘊:夏天的飛鳥隱喻印度遊吟詩人,他們終生漂泊,邊走邊唱,每到一處便會為人們留下美好的感覺。秋天的黃葉隱喻印度的林中隱士,它們離群索居,不給與別人影響,也自生自滅。這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為我們打開了這首詩的深層意蘊,那就是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儘管卑微,卻終生為他人服務,給他人帶來美好的感受或有益的影響,他們的生命是極具價值的,另一種人心高氣傲,與人老死不相往來,永遠只為自己打算,終生孤立於人群,永遠不會給別人帶來任何好處,只會在那裡發出自憐自艾的嘆息,這樣的生命是蒼白的。由此可以看出, 詩歌意在勸諭別人做有益於他人的人,也表明詩人決心終生服務於他人,飛到他人的窗前歌唱。 2 大地的無私奉獻使她獲得了賴以生存的環境. 5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麼?”“是永恆的疑問。”“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麼?” “是永恆的沉默。” 疑問是永恆的,沉默也是永恆的.疑問是人生經常面對的,就連看到大海時,也不禁聯想,大海深沉廣袤,彷彿蘊涵著深深的疑問,它也成為生靈的一部分,但它更偉大,歷史時間的變遷,它都是經歷過的,它疑問著關於永恆的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永恆呢,是自然,世界,還是愛.是自然的愛,還是人類之間的愛,這是一個問題.天空也是一樣的,它總是沉默的,當世間的悲歡離合輪番上演時,它不變且永恆,我們的生命應該追尋永恆,它們是那麼美好.這是作者對永恆的思索,作為曾經活在這永恆思索與沉默中的一個個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臺灣出口大陸的食品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