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期:從出生到12個月末的這一年齡階段。也就是人們所說的1週歲以內的“吃奶的孩子”。在嬰兒期開始的頭1個月,又稱新生兒期。“新生兒”是人們常說的“沒出滿月的孩子”。嬰兒期,是兒童出生後的最初階段。
2、幼兒期:兒童從1~3週歲末的這個時期稱為幼兒期。這是學齡前期之前的時期,因此,也有人稱為“先學前期”。兒童從嬰兒期發育到幼兒期,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發育都是非常明顯,各方面的發育和發展也都非常迅速。
3、學齡前期:兒童從3週歲到6~7週歲這一年齡階段。這是兒童正式進入學校之前的一段時間,即接受正規學習之前的準備階段。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屬於兒童啟蒙教育,對他們一生中的學習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能的水平都極為重要。
因此,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去接受系統的啟蒙教育,並使其從家庭或託兒所轉入集體、夥伴生活。在學齡前期所接受的啟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兒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學習勞動能力,因此,這一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時期。
4、學齡期:兒童從6~7週歲到15週歲這一年齡階段,教育心理學中又把此期開始的6~7週歲至12~13週歲稱為學齡初期,相當於小學時期。兒童進入學齡初期的重大變化是把以遊戲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學習為主。這一時期的開始,使兒童從家庭或幼兒園進入學校,這對兒童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因此,要做好“幼小”(指從幼兒園到小學)銜接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兒童事適應學習生活的心理準備。否則,將會發生對學校環境、學習生活適應不良等心理障礙,學齡期的後期階段是從12~13週歲到15週歲。相當於初中時期。
5、青春期(12~18歲)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6、成年早期(18~25歲),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
7、成年期(25~50歲)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8、成熟期(50歲以上)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1、嬰兒期:從出生到12個月末的這一年齡階段。也就是人們所說的1週歲以內的“吃奶的孩子”。在嬰兒期開始的頭1個月,又稱新生兒期。“新生兒”是人們常說的“沒出滿月的孩子”。嬰兒期,是兒童出生後的最初階段。
2、幼兒期:兒童從1~3週歲末的這個時期稱為幼兒期。這是學齡前期之前的時期,因此,也有人稱為“先學前期”。兒童從嬰兒期發育到幼兒期,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發育都是非常明顯,各方面的發育和發展也都非常迅速。
3、學齡前期:兒童從3週歲到6~7週歲這一年齡階段。這是兒童正式進入學校之前的一段時間,即接受正規學習之前的準備階段。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屬於兒童啟蒙教育,對他們一生中的學習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能的水平都極為重要。
因此,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去接受系統的啟蒙教育,並使其從家庭或託兒所轉入集體、夥伴生活。在學齡前期所接受的啟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兒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學習勞動能力,因此,這一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時期。
4、學齡期:兒童從6~7週歲到15週歲這一年齡階段,教育心理學中又把此期開始的6~7週歲至12~13週歲稱為學齡初期,相當於小學時期。兒童進入學齡初期的重大變化是把以遊戲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學習為主。這一時期的開始,使兒童從家庭或幼兒園進入學校,這對兒童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因此,要做好“幼小”(指從幼兒園到小學)銜接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兒童事適應學習生活的心理準備。否則,將會發生對學校環境、學習生活適應不良等心理障礙,學齡期的後期階段是從12~13週歲到15週歲。相當於初中時期。
5、青春期(12~18歲)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6、成年早期(18~25歲),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
7、成年期(25~50歲)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8、成熟期(50歲以上)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