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康熙時《休寧縣誌》: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飢色,三日不至有餓殍,五日不至有晝奪。
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三省交界處,這塊東西長145公里,南北相距110公里,面積僅1.25萬多平方公里的山區,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州府。徽州府所轄六縣歙為首,休寧祁門婺源角,績溪府北黟西守,這是以詩歌的形式對徽州一府六縣的地理位置所作的形象概括。徽州古稱新都、新安,這裡東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阨,戰爭鮮有波及。隨著中原地區的戰亂頻仍,朝代更迭,群山環抱的徽州先後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移民浪潮,成為中原世家大族亂世避難、治世隱居的世外桃源。
然而,移民的不斷湧入,人口的急劇繁衍,讓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的徽州日益不堪重負。據統計,到12世紀初,兩宋之交的靖康之亂後,徽州人口己達120082戶,公元1578年猛增到56萬多人。公元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徽州一府六縣更是高達247萬多人。據清康熙《徽州府志》描述,徽州耕地嚴重不足,人均不到一畝。本土糧食奇缺,完全依賴浙江江西兩路運米接濟。“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飢色,三日不至有餓殍,五日不至有晝奪”。
人多地少,食不餬口。那麼對徽州人來說,他們的生存之路又在哪裡呢?12世紀以後,徽州的人地矛盾有所凸顯,徽州人不甘於宿命,不是固守在土地上,而是毅然走出徽州,外出務工經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當那個年代的絕大部分華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向土地討要生活時,不甘宿命的徽州人卻把眼光投向了山外的世界。面對地狹人稠的現實困境,他們毅然做出這樣的選擇,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
此後,歷經唐、北宋,至南宋,少數的徽州商人就業已擁資百萬,例如祁門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經商致富,時人稱為“十萬大公”、“十萬二公”,合稱“程十萬”。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的商店、客棧佔徽州府的一半,人稱“祝半州”。雖說“程十萬”和“祝半州”這樣的擁有龐大資產的商業巨賈在宋朝屈指可數,但到了明清時期這樣的富戶就比比皆是。
透過講一下徽州府的故事,我們就明白了"五日不至有晝奪"的意思了。
引自康熙時《休寧縣誌》: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飢色,三日不至有餓殍,五日不至有晝奪。
自給自足 世外桃源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三省交界處,這塊東西長145公里,南北相距110公里,面積僅1.25萬多平方公里的山區,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州府。徽州府所轄六縣歙為首,休寧祁門婺源角,績溪府北黟西守,這是以詩歌的形式對徽州一府六縣的地理位置所作的形象概括。徽州古稱新都、新安,這裡東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阨,戰爭鮮有波及。隨著中原地區的戰亂頻仍,朝代更迭,群山環抱的徽州先後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移民浪潮,成為中原世家大族亂世避難、治世隱居的世外桃源。
亂世之秋 日漸貧弱然而,移民的不斷湧入,人口的急劇繁衍,讓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的徽州日益不堪重負。據統計,到12世紀初,兩宋之交的靖康之亂後,徽州人口己達120082戶,公元1578年猛增到56萬多人。公元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徽州一府六縣更是高達247萬多人。據清康熙《徽州府志》描述,徽州耕地嚴重不足,人均不到一畝。本土糧食奇缺,完全依賴浙江江西兩路運米接濟。“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飢色,三日不至有餓殍,五日不至有晝奪”。
窮則思變 成就徽商人多地少,食不餬口。那麼對徽州人來說,他們的生存之路又在哪裡呢?12世紀以後,徽州的人地矛盾有所凸顯,徽州人不甘於宿命,不是固守在土地上,而是毅然走出徽州,外出務工經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當那個年代的絕大部分華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向土地討要生活時,不甘宿命的徽州人卻把眼光投向了山外的世界。面對地狹人稠的現實困境,他們毅然做出這樣的選擇,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
此後,歷經唐、北宋,至南宋,少數的徽州商人就業已擁資百萬,例如祁門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經商致富,時人稱為“十萬大公”、“十萬二公”,合稱“程十萬”。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的商店、客棧佔徽州府的一半,人稱“祝半州”。雖說“程十萬”和“祝半州”這樣的擁有龐大資產的商業巨賈在宋朝屈指可數,但到了明清時期這樣的富戶就比比皆是。
透過講一下徽州府的故事,我們就明白了"五日不至有晝奪"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