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嚶嚶的vlog
-
2 # 杜建華院長
中醫可以說學起來一點也不難!中醫要深入又確實很難。
中醫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入門來說,會燒菜的人就會明白中藥中方劑的概念。比方說民間有“ 冬吃蘿蔔夏吃薑”,為什麼?燒魚時要放酒和姜,這二者叫“佐料,為什麼不叫“佑料”?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會清楚方劑中“君、臣、佐、使”的基本關係。會養花的人自然知道,給花草澆水不應該在中午烈日下進行?為什麼?給人看病也要注意這個問題呀。
很多人喜歡補,總覺得身體裡缺這缺那,這是不全面的,關鍵是要平衡。天地陰陽平衡,則風調雨順;人體陰陽平衡,則百病不生。此外,就算要補,也不能盲目補。民間有云:欲調得先補,欲補得先疏(或通)。否則的話,補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
我給很多老外女患者治療過不孕症,她們很多人在西醫那裡做過各種檢查,什麼問題都沒有,就是懷不上。我發現其中很多人就是宮寒,因為她們習慣喝冷水,吃冷飲。我告訴她們,冬天時冰天雪地,為何花草不茂盛或根本不生長?你的子宮都是冬季,能指望懷孕嗎?她們馬上就理解了,改變了飲食習慣,很多人就這樣治癒了不孕症。
鍼灸更是如此!入門很簡單,很快。想要深入,可能要傾注一輩子的心血方能有一些心得。
學中醫,要學會古人的思維方式,方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學中醫,最好有明師指點,這樣一定會成功!
-
3 # 管聖檀
主題:中醫專長考核是福音而不應是枷鎖。
中醫專長考核,本應是民間中醫轉正的利好政策,可報名條件苛刻,程式多,門檻高,實際成了民間中醫考證的枷鎖,難以自由發揮。
關於報名難,門檻高的問題,我想談談中醫專長考核的幾點建議,望同道們,執政者們批評指正。
一,名望高,資歷老,年齡大。中醫藥管理部門,走訪調查,直接認證。
二,家傳的,師承的,自學的,系統學習中醫理論的民間中醫。縣級組織無條件報名,市級組織考試。
三,縣市級組織中醫培訓班,學制一到二年,週六,周天上課,考試合格,發資格證。
一部好法,應執行好,現行考核制度門檻過高,兩名執業中醫師推薦,淵源證明是兩道攔路虎,完全多餘。難道醫院裡坐診的中醫都有淵源。淘汰下來的幾十萬民間中醫還得無證行醫,與民與已皆不利,也給中醫抹黑。寬進嚴出,多渠道並舉,給民間中醫一個真實的春天,讓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
4 # Alick9999
都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中醫藥關鍵是沒有系統的整理,統一診療標準和中藥種植炮製入藥標準,加上傳承各自為政,流派眾多又故弄玄虛搞的神神祕祕。看看市場上炒作噱頭滿天飛的冬蟲夏草,三七,石斛……等把單味中藥材吹成仙草,其實中藥材單味藥材沒有經過炮製和其他中藥材組合成藥方就是草,沒有任何藥用價值。關鍵是要國家上層建築把中醫藥整合建立標準化體系,融入現代科研研發創新,形成中國中西醫結合的醫療體系造福桑梓,哈哈西醫體系利益集團肯定不開心要破壞潑汙水。
-
5 # 銀河系邊緣1
學中醫要摒棄以物為本的視角方法,學習以人為本,以人為宗的中醫理論方法視角。天地萬物自有其綱紀法門,此為陰陽五行,以陰陽五行經緯天地之造化,萬物各有其位,各有其用,天地人合一,方能有成。生命絕非純物質,陰陽俱備,形神俱在,氣物相依方為生命。絕不可唯物之下論生命,這將掉入片面偏頗之陷阱。
-
6 # 食醫堂
是中醫把五臟當成了中醫的“本”,把學子引入了歧途,抓住了疾病的個性,丟掉了疾病的共性,不知道人類產生疾病的根源,不但造成了中醫難學難懂,還極大的影響了中醫的發展。
中醫的舉步維艱是醫學實踐不能支援醫學理論,是“同病異治”的特色,把中醫帶進了五臟六腑,中醫要走出誤區,就必須找到“異病同治”的方劑方法,用異病同治的方劑方法找到人類產生疾病的根源,知道了人為什麼會生病?找到人類產生疾病的共性,中醫才能真正的崛起!
-
7 # 落地的果子
中醫入門真的不難。
中醫藥書中所有的古文字多少個?200多個。黃帝內經,本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難讀的岐意紛爭的書有幾本?10-15本。而且有通俗版和釋義版,不同專家的都有。所以單從理解上說,不難。
是不是很容易了?也不是。幾乎都要死記,不管你懂不懂有沒有道理。學中醫的初期就是個死記。尤其是藥性,方劑,經絡。中醫難學的是文字上模糊描述的,如脈診,如四珍中模糊資訊的判斷,鍼灸推拿手感……都是經驗性的,自己一點點的實踐去揣摩的,都難。
凡是書本上的,都不難。你不懂,有釋義版,有專家音像資料。
-
8 # 職業中醫師董有剛
中醫理論源於自然之陰陽而為綱,用自然之藥性,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鹹,十分簡約易懂而易學,所謂中醫難學,是宋之後醫家著書立說,誤注誤解仲景之經文,又誤傳誤導於讀者。
-
9 # 火山口
1、中醫必須結合實踐來展開學習。單純依靠書本學,肯定是各種懵逼。
2、中醫的經典著述,不論是行文措辭還是其所依託的理論背景,都和當前的現實狀況存在差異。這顯然會給學習帶來困難。
3、中醫體系中的很多概念,基本上沒有經過標準化處理。同一個概念可能存在多種表述。同一種表述,也有可能會存在多重解釋,反正就是讓你抓狂!
4、因為中藥(尤其是草藥)沒有標準化計量手段,所以即使是實踐,也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才能掌握藥物的用法用量,這個沒法取巧,只能在不斷的實踐中,靠歲月鍍金加成。
綜上,學好中醫,必須要有兩個關鍵:
1、要有師傅帶。
2、要儘早讓理論結合實踐。
-
10 # 楓林沙洲
中醫需要的智商等級是極度高的,不是是頭豬就能幹的。
豬能幹西醫,因為會背誦就行。
但是中醫,是真正的醫學,面對的是複雜的人體和各種疾病對人體的破壞。
只要稍微錯一點,中藥下去就沒用。
而西醫本不治病,從新冠疫情看的多清楚,西醫是掩蓋病,讓病的結果不能看出來,那樣要簡單的多。
彷彿你受傷了,給你包起來,看不見受傷地方,你就可以出院了,這容易的多。
古代只有二類人才能幹中醫,家傳,第二,秀才以上的人,為什麼,你知道秀才什麼級別的人,全國211,985的學生,比古代的秀才多的多,秀才還三年一考試。
也就是說,你有上北大清華的檔次,才有當中醫的基礎智商水平,而你實際上是什麼智力水平呢?
回覆列表
學中醫首先是思維方式的轉變,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我們都相信科學。可是,在古代,人們沒有那麼多的科學知識,對於很多的自然現象也無法作出科學的解釋,所以人們會更加敬畏自然,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就是以自然界最普遍的木火土土金水的特性來概括一切事物,包括人體的臟腑,這在現在看來是屬於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中醫養生也講究順應四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如果不能接受中醫的這一套理論,學中醫就無從談起,甚至會變成“中醫黑”。其次,我覺得是理論和實踐的隔膜,就拿切診來說,很多出現在古典醫書中的描述脈象的內容都是看起來很形象,但其實很難體會,如論述浮脈“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如循榆莢”……,很多的中醫技法也瀕臨失傳,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他提出的攻邪理論,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比如診人迎、趺陽脈。還有,中醫古籍的晦澀,我覺得中醫的很多寶貴資源都存在於中醫古籍當中,但讀懂醫古文是需要下功夫的,這也是學中醫的難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