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呂談茶
-
2 # 時報傳媒
1. 傣族手工紙——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到目前為止傳承工藝儲存最完整純手工造紙術。以生長在西雙版納的構樹為原材料,其樹皮平滑造出的紙細膩潔白、歷久彌新、撕不破、防蟲蛀,所以是傣族手工紙製作者唯一會選擇的原料。在手工紙上寫過的字碰水也不會褪顏色,所以一些歷史典籍能儲存的很久。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就地取材(在本地很常見的植物)、浸泡、浸泡、拌灰、蒸煮、洗漂搗漿、澆紙、曬紙、揭紙等。目前大部分用於茶葉包裝。
2. 版納土質傣陶。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這種陶罐儲存茶葉非常適合。
3. 傣族織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濃郁的傣族特色、色彩鮮豔的民間工藝品。圖案、色彩、花紋都有不同的寓意、象徵、祝福,濃郁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氣息與豐富的圖案(花鳥魚蟲、信仰、生活場景記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4. 版納竹雕。在竹子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如水煙筒(“竹筒當菸袋”是雲南十八怪之一)、竹筒酒。
5、慢輪陶。純手工製作,效率低,需要轉輪、木拍、竹刮、石球等工具,製作流程包括春土、篩土、拌沙滲水、安裝轉盤、製坯、打坯(塑造花紋點綴)、乾燥、備器(積累足夠燒製的闆製品數量)、燒陶。
6、傣族竹編,代代相傳的手工藝。在西雙版納竹編工藝無處不在,大到竹樓、小至生活中的小傢俱竹桌、竹帽、竹凳、竹床、竹櫃、竹蓆,竹帽、竹盒、竹籃、竹簍等。
-
3 # 帕雅桑木底
【民藝復興】民族民間手工技藝及其文化的復興,簡稱民藝復興,民藝是伴隨農耕社會出現而產生的,民間的手工藝是我們人類共有的記憶。西雙版納,邊陲一隅,民族眾多,人文豐富,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技藝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又以傣族製陶最為典型。
【兩大民陶】西雙版納傣族製陶與香格里拉尼西黑陶,被學者並稱為雲南兩大民陶,兩者風格迥異,在全世界所有陶器型別中獨具一格,世世代代服務於所處區域的民眾,是傣族、藏族人民的精神符號,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未中斷,成為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的典型。過往,傣族製陶僅僅停留在少數文化學者的研究視線內,不為外界大眾所知,近年來,在民藝復興思潮的牽引下,傣族製陶在本地區手工藝人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質地樸實,健康環保的民陶逐漸從文化學者的字裡行間躍出,大踏步地重新融入大眾生活,走向世界。
回覆列表
製茶工藝,如普洱茶、竹筒茶的製作
製陶,如傣陶
舞蹈、唱歌,西雙版納有布朗、哈尼、拉祜、傣族等多個小數民族,都能歌善舞,有自己的歌曲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