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57712801001

    從簡單的意義上來說,麵包由外皮(被烘烤成金黃色的外殼)及中間白色麵包心組成的,經過烘烤後,它們各自會發出自身獨特的香味,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味道便會進行混合,成為一種複合型的氣味。

    ① 原料的香味

    麵粉像是個“藥引子”,當鹽、雞蛋、砂糖等副材料加入麵粉中,加熱後,就會與“藥引子”中含量高達70%的澱粉發生糊化反應,產生柔軟複合的香味。尤其是麵粉中的澱粉和蛋白質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在未加熱前的獨特氣味,會在加熱後完全消失。

    ② 酵母和細菌發酵時產生的副產物香氣

    副產物大部分是有機酸和酒精。有機酸有我們熟悉的乳酸,醋酸、酪酸等。酒精就是芳香性乙醇。但是酒精在烘烤後約僅存0.5%左右。

    在無脂麵包中,這種酒精與有機酸混合的微妙的氣味會更加突出,經過時間推移,幾個小時後也會隨著水蒸氣揮發。而有脂麵包中砂糖的味道以及油脂、雞蛋的濃烈氣味一開始就會遮蓋了發酵成生物的味道,麵包味道只會聞到一些濃烈的雞蛋味、奶香味。

    幾乎所有的氣味來自於麵包表皮,這是無可否認的。因為外表皮是烤箱中直接受熱的部分。外表皮經過烘烤就會產生化學反應,包括焦糖化和梅納反應。

    • 焦糖化反應(Caramellization)

    是指糖在加熱後變成褐色的反應。不僅僅單純的顏色產生改變,連同香氣與味道都會有所改變。在麵包烘烤的時候,表皮的糖分就像在加熱一般開始融化,大約在125℃~130℃,水分快要蒸發時,就會變成米黃色,就開始焦糖化了。而到了150℃~160℃,會變成濃稠的黃褐色,就是正式焦糖化。正如焦糖布丁,就是這樣製成的。

    要控制溫度不超過180℃,這樣糖的焦化反應就會停止。這時候的味道是最好聞的,如果再繼續加熱,就會完全失去甜度,麵糰就會完全變成黑炭。

    • 梅納反應 (maillard reaction)

    這個反應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階段,顏色表現為無色、黃色、褐色。在麵包烘烤低溫時,已經開始運動,當加熱至150℃,就會開始明顯的反應,加熱至190℃,就會開始糖質焦糖化反應,這時候並不影響焦糖化反應。所以麵包表層就會漸漸從無色變成金黃色,同時也會發出香味。

    原理上這些是由麵包的氨基酸、蛋白質等氨基酸化合物與葡萄糖、果糖的羰基化合物加熱而相互反應。最後生成類黑精。

    香味的存在與顏色的變化,也得感謝這兩個化學反應的存在。

    在烘烤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溫度,不然一不小心,麵包就會變成“黑炭”,香味也隨之會變得焦糊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首凝望山河美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