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泡麵Sir

    柴火燒爐、簸箕攤漿、竹蓆晾曬……羅秀米粉的傳統做法,讓人感到濃濃的地方味;另一邊,電磨打漿、電動流漿、電熱烘乾……羅秀米粉製作裝置的專業化,讓人體會到了“科技解放勞動力”的威力。11月11日,由貴港市商務局主辦的“尋味桂平——羅秀米粉媒體採風活動”,米粉新舊兩種不同做法的現場反差讓記者耳目一新。

    山多地少、並非水稻主產區的桂平市羅秀鎮,卻將米粉做成了支柱產業。羅秀鎮鎮長梁振科介紹,目前該鎮生產米粉的企業有10家、小作坊120家、家庭作坊30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生產總量超2500萬公斤,總值3億多元。“鎮金融部門11億多元的銀行存款,就有米粉不俗的貢獻。”

    說到羅秀米粉的歷史,羅秀米粉協會會長盧堅滔滔不絕:早在隋唐時代,羅秀鎮的先人們便發明了把大米浸泡後磨漿,蒸制粉皮再曬乾切成細粉絲,製作美味可口的食品。經歷代的傳承最佳化發展而定型的18道工序列為米粉製作的傳統工藝。這種米粉不新增其它物質,純大米制作,煮時“不粘不糊,透水透味,口感軟、滑、爽、韌、透”。

    在羅秀鎮小陽螺塘路口的手工米粉廠,作為羅秀米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韋瑞員,正在用傳統做法挑逗著記者們的味蕾。他從蒸鍋裡取出熱騰騰的簸箕,將剛蒸熟的米粉薄片小心翼翼地攤在竹蓆上,然後用手將米粉轉成一條:“來,嚐嚐。”記者掐下一段,塞進嘴裡:細膩絲滑、柔軟清香……濃烈的米香氣中透著些許甘甜,好原生態的美味!

    不僅味美,羅秀米粉最大的特點是“韌”。“粉絲吊人”說的就是它,這是本地人最為自豪的事:2007年,有媒體在大藤峽通往雨絲洞的江岸邊首次演示“粉絲吊人”,用4米長的150根粉絲承人盪鞦韆,並組織遊客用粉絲拔河,電視播放後立即引起轟動,隨後又有兩次在文藝演出中表演“粉絲吊人”盪鞦韆,羅秀米粉再次名聲大振。

    羅秀米粉的傳統做法雖然口感純正、柔韌爽脆,但因生產裝置落後,阻礙了其發展。經過行業精英20多年的不斷改良最佳化,在保持傳統工藝特色的前提下,融入成熟的現代化烘乾裝置,“如今做米粉再也不用靠天氣了,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廣西桂平市羅秀鎮德潤米粉有限公司老闆鄧坤炎說。

    目前羅秀米粉除本地消費外,還銷往全國乃至東南亞,也有企業將其改良成沖泡即食型米粉,正在被消費者慢慢接受。

    有1萬多名貧困人口的羅秀鎮,其中有5個貧困村透過入股米粉企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0多名貧困人口透過進廠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羅秀米粉已成為鎮裡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我們將繼續加以支援和引導,使它真正成為當地的脫貧粉、致富粉。”梁振科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魯夫讀碼器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