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寫古裝戲,衙門裡頭有三種師爺:一、錢糧師爺。二、秉筆師爺。(亦有叫書啟師爺)三、刑名師爺。錢糧師爺,望名思義,是在稅收物捐上作文章,比如清朝雍正時期,有名的「火耗歸公」,打個比方,你個縣太爺,從老百姓身上收來的雜碎銀子,必需重鑄加工成銀餅銀錠,這中間成色不足的耗損,該怎麼處理?那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問題呀,弄的不好,叫皇上認定你貪汙了,可是要掉腦袋的。「錢糧師爺」,其實也就是專管財政,如何補足虧空,如何汙墨公款,如何蒐括民脂民膏,讓你的主官可以開展工作,尤其是實施花銷無度的政績工程,等等等等。而這,正突顯了中國式地方郡縣制度的大缺陷:縣太爺一人既管民政、又兼軍事、還要上堂作法官,審判案件,沒有一群師爺搭手,恁誰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任務。再說「秉筆師爺」,史上,較有名的故事,發生在太平天國之時。曾國藩起湘軍對抗,連打了幾個敗仗(也有人說是曾國藩的手下,李次青打敗仗),無奈上奏朝廷「屢戰屢敗」,後來叫人(有人說是師爺馬家鼎,有人說是官吏德興阿,甚至有人說是李鴻章),趕緊拿來大筆一揮,改成「屢敗屢戰」。上報戰況一樣不堪,可說法氣勢截然不同,叫咸豐皇帝龍心大悅。由此可知,秉筆師爺雖說是「搖的筆桿子工夫」,工作主要在上下行文,作的筆墨文章,但其重要,可見一般。至於「刑名師爺」,那就更不用解釋了,清朝有另一個故事,出自紀曉嵐的野史。話說有一暴民殺人,犯案就補,上堂審案,認罪伏法,畫押的狀紙上寫到「用棒殺人」,應判死罪,送到刑部,可那紀曉嵐收了紅包,要逃人生天,於是偷偷加了一筆,改成「甩棒殺人」。用棒是兇殺,甩棒,成了過失,於是順利過關,叫人犯免了死罪。師爺的傳說極多,一般來說,沒有正式的官職,多以所謂「幕友」一類的名號假稱。有個特色是,這個工作,大都是父死子繼。中國自古以來,官官相護,官吏多半世代相傳,太子黨,官二代,相繼權力,幾代官員相傳相承,用的師爺,也是世代交替。按常見的故事,那老師爺死時,都會留下一個藍皮秘本,內中密密麻麻寫著各式紀錄,有貪汙的,有交往不正的,有冤案誤判的,總之,就是主官從政時,所犯下的各種錯誤,以及見不得天日的可怕秘密。就靠這藍皮本本,老師爺傳給小師爺,如此,不但可保自己的子孫後代平安,承平之時,可保飯碗。災難臨頭,也能向上級供出,以保自己項上人頭。中國史上有太多例證,那師爺既能護主,也能毀主,能幫大官成就功名的,也能讓大官身敗名裂的,最甚時,到了現代,他們改名為 「秘書」,往往能能榮登大位,掌握政權。容我不多舉例矣。(原文寫於2012-08-11,改於2014-04-23)-
-一般來說,寫古裝戲,衙門裡頭有三種師爺:一、錢糧師爺。二、秉筆師爺。(亦有叫書啟師爺)三、刑名師爺。錢糧師爺,望名思義,是在稅收物捐上作文章,比如清朝雍正時期,有名的「火耗歸公」,打個比方,你個縣太爺,從老百姓身上收來的雜碎銀子,必需重鑄加工成銀餅銀錠,這中間成色不足的耗損,該怎麼處理?那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問題呀,弄的不好,叫皇上認定你貪汙了,可是要掉腦袋的。「錢糧師爺」,其實也就是專管財政,如何補足虧空,如何汙墨公款,如何蒐括民脂民膏,讓你的主官可以開展工作,尤其是實施花銷無度的政績工程,等等等等。而這,正突顯了中國式地方郡縣制度的大缺陷:縣太爺一人既管民政、又兼軍事、還要上堂作法官,審判案件,沒有一群師爺搭手,恁誰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任務。再說「秉筆師爺」,史上,較有名的故事,發生在太平天國之時。曾國藩起湘軍對抗,連打了幾個敗仗(也有人說是曾國藩的手下,李次青打敗仗),無奈上奏朝廷「屢戰屢敗」,後來叫人(有人說是師爺馬家鼎,有人說是官吏德興阿,甚至有人說是李鴻章),趕緊拿來大筆一揮,改成「屢敗屢戰」。上報戰況一樣不堪,可說法氣勢截然不同,叫咸豐皇帝龍心大悅。由此可知,秉筆師爺雖說是「搖的筆桿子工夫」,工作主要在上下行文,作的筆墨文章,但其重要,可見一般。至於「刑名師爺」,那就更不用解釋了,清朝有另一個故事,出自紀曉嵐的野史。話說有一暴民殺人,犯案就補,上堂審案,認罪伏法,畫押的狀紙上寫到「用棒殺人」,應判死罪,送到刑部,可那紀曉嵐收了紅包,要逃人生天,於是偷偷加了一筆,改成「甩棒殺人」。用棒是兇殺,甩棒,成了過失,於是順利過關,叫人犯免了死罪。師爺的傳說極多,一般來說,沒有正式的官職,多以所謂「幕友」一類的名號假稱。有個特色是,這個工作,大都是父死子繼。中國自古以來,官官相護,官吏多半世代相傳,太子黨,官二代,相繼權力,幾代官員相傳相承,用的師爺,也是世代交替。按常見的故事,那老師爺死時,都會留下一個藍皮秘本,內中密密麻麻寫著各式紀錄,有貪汙的,有交往不正的,有冤案誤判的,總之,就是主官從政時,所犯下的各種錯誤,以及見不得天日的可怕秘密。就靠這藍皮本本,老師爺傳給小師爺,如此,不但可保自己的子孫後代平安,承平之時,可保飯碗。災難臨頭,也能向上級供出,以保自己項上人頭。中國史上有太多例證,那師爺既能護主,也能毀主,能幫大官成就功名的,也能讓大官身敗名裂的,最甚時,到了現代,他們改名為 「秘書」,往往能能榮登大位,掌握政權。容我不多舉例矣。(原文寫於2012-08-11,改於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