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淡風輕25820
-
2 # 韓斌louis
養生,原來指的是透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養生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等等吧還有很多。至於如何養生,我比較贊成題主的意見,只要自己舒服就是養生。但同時我也想補充一點就是“也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有害的東西靖康不碰”
一些養生小妙招
一,早晨起來先喝水再刷牙
二,每天吃一個西紅柿或者蘋果,滿足一天的維生素c的需要。
三,睡覺前泡泡腳
-
3 # WILLSON39
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完全正確,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是錯誤的。原因在於:
一、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覺並不完全一致:生理感覺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及其神經系統達成的,比如飢渴、脫水、寒熱、疲勞等;而心理感受主要是由意識、觀念、意志、精神所決定,比如舒服、忍耐、堅持等。
二、心理上趨向的“舒服”往往帶有欺騙性:由於心理上的感受受意識、觀念、意志、精神所支配,所以,對於生理感受往往帶有欺騙性。比如酗酒、抽菸、美食、化妝、慵懶、縱慾、貪圖、爭吵等心理上感覺“舒服”的事情,對肌體並非就是好事;而勞動、鍛鍊、思考、節食、簡單生活等,卻並不見得就是能讓心理感覺“舒服”的事情。
三、各人對於“舒服”的理解並不同,這並不等於大家都會養生:由於知識、觀念、理想、精神等的不同,各人對於“舒服”的認識也不同,因此,看似大家都在追求“舒服”、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實際上所走的道路完全不同,這不等於誰都會養生。
養生的理論和方法更是從中到洋、從傳統到科學、從中醫到西醫、從頭到腳、從點到面……但這並不等於都是正確的。
我挺認同這個觀點,從養生角度來說,一個人的舒服程度確實影響著身體。
同事老陳,他的妻子很早就過世,他一直在外面打工,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日子有些抑鬱,他就會選擇一個人出去旅行,回來了,工作生活依舊過得如魚得水,因此老陳身體特別好。沒有所謂的人情世故,沒有勾心鬥角,舒暢的生活令老陳散發著很多五十知天命人沒有的睿智。
可是,這兩年,老陳兒子結了婚,兒子要父親回家幫忙打理早餐店。老陳回家也非常樂意,可好景不長,兒媳婦嫌棄老陳這不是那不是,老陳就開始鬱鬱寡歡,茶飯不思。
老陳想出去打工,兒子又不讓他走,說自己結婚了,不能一家人兩個地。就這樣,老陳在家裡整天都沒有開心,慢慢病先生找上他,今年六月查出胃癌。
情緒是養生的重要湯底,沒有好的情緒滋養身體,身體自然就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