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漢王楊諒,是隋文帝第五個兒子,隋朝建立後,封漢王,官至上柱國、幷州刺史、左衛大將軍。仁壽四年(604年),不滿隋煬帝楊廣奪嫡即位,起兵造反。不久,為楚國公楊素擊敗,幽禁至死,時年三十。
楊諒起兵造反,失敗投降,為什麼楊廣沒有殺他,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楊廣剛剛即位,需要樹立仁德的名聲,他的帝位來路不正,如果即位就殺兄弟,名聲更不好聽,對他籠絡人心不利。古代的君主特別看重名聲,縱觀歷史,無論後來多暴虐荒淫的皇帝,剛即位時也都要裝裝樣子,楊廣也不例外,不殺楊諒,可以顯得他仁德寬厚,是個有胸襟的君主。
2、楊諒是他同父同母的兄弟。歷史上皇帝都有三宮六院,所以皇子大多同父異母。而楊廣父親隋文帝是個例外,終身只有一個妻子獨孤文獻皇后,他們的10個子女,都是一母所生,稱得上是親手足。而且楊諒是5個兒子中最小的,從常理來講,一般情況下,兄長對弟弟都會寬容一些,楊廣也是人,也會有親情,何況是最小的弟弟。當時的情況是老大楊勇已經被賜死,老三楊俊多年前病死,老四楊秀被囚禁,就剩這個弟弟了,再殺就沒了,估計楊廣也動了惻隱之心了吧。
3、楊秀無能,威脅不了楊廣。楊秀這個人才能一般,由於最小,從小就受楊堅夫婦暱愛,沒受過挫折歷練,所以也沒有什麼才略可言。
隋文帝在世的時候,開皇十九年,突厥侵犯隋朝邊境,隋文帝任命楊諒為行軍元帥,想讓他率兵攻打突厥,但楊諒最後竟然沒去統兵打仗,估計是知道自己不行吧;
這次造反,謀臣將領幾次關鍵的時候給他出主意,他都沒聽,可以說造反的路上,一步都沒走對,結果被楊素輕鬆擊敗,最後還很沒有骨氣,出城投降。這樣的庸人,對於楊廣來說,根本不構成威脅。
4、殺人的方式不光有處斬一種。即便楊廣不顧親情想殺楊諒,也沒必要用處斬的方式壞自己名聲。人囚禁起來,想讓他死方法不有的是。事實上,楊諒被囚的第二年就死了,楊廣的嫌疑很大,但沒證據,不能瞎說。
李元昌是唐高祖李淵第七子。是太宗李世民異母弟,李淵封其為魯王,李世民改封為漢王。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被賜死。
李元昌這個人據說畫畫非常好,但為人卻不怎麼樣,他真的是該死。
他因為自己違法行為受到李世民的責斥,就心懷不滿,利用進京時在太子家過夜的機會,對太子說:“我真心希望你早日登基當天子啊,剛才我看見你身邊有一個回彈琵琶的宮女不錯,你登基成功之後,就把她給我作為賞賜吧。”太子答應了他,兩個人還歃血盟誓。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人性啊。太子也是命中該死,這樣操行的人,你也敢跟他盟誓。
事發之後,李世民最初沒想殺他,特赦他免死。可李世民底下的大臣不幹了,和李世民據理力爭,堅決不奉昭。李世民拗不過,就賜他自盡了。
所以,李元昌的死純屬心裡沒數,自己找的。
隋朝漢王楊諒,是隋文帝第五個兒子,隋朝建立後,封漢王,官至上柱國、幷州刺史、左衛大將軍。仁壽四年(604年),不滿隋煬帝楊廣奪嫡即位,起兵造反。不久,為楚國公楊素擊敗,幽禁至死,時年三十。
楊諒起兵造反,失敗投降,為什麼楊廣沒有殺他,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楊廣剛剛即位,需要樹立仁德的名聲,他的帝位來路不正,如果即位就殺兄弟,名聲更不好聽,對他籠絡人心不利。古代的君主特別看重名聲,縱觀歷史,無論後來多暴虐荒淫的皇帝,剛即位時也都要裝裝樣子,楊廣也不例外,不殺楊諒,可以顯得他仁德寬厚,是個有胸襟的君主。
2、楊諒是他同父同母的兄弟。歷史上皇帝都有三宮六院,所以皇子大多同父異母。而楊廣父親隋文帝是個例外,終身只有一個妻子獨孤文獻皇后,他們的10個子女,都是一母所生,稱得上是親手足。而且楊諒是5個兒子中最小的,從常理來講,一般情況下,兄長對弟弟都會寬容一些,楊廣也是人,也會有親情,何況是最小的弟弟。當時的情況是老大楊勇已經被賜死,老三楊俊多年前病死,老四楊秀被囚禁,就剩這個弟弟了,再殺就沒了,估計楊廣也動了惻隱之心了吧。
3、楊秀無能,威脅不了楊廣。楊秀這個人才能一般,由於最小,從小就受楊堅夫婦暱愛,沒受過挫折歷練,所以也沒有什麼才略可言。
隋文帝在世的時候,開皇十九年,突厥侵犯隋朝邊境,隋文帝任命楊諒為行軍元帥,想讓他率兵攻打突厥,但楊諒最後竟然沒去統兵打仗,估計是知道自己不行吧;
這次造反,謀臣將領幾次關鍵的時候給他出主意,他都沒聽,可以說造反的路上,一步都沒走對,結果被楊素輕鬆擊敗,最後還很沒有骨氣,出城投降。這樣的庸人,對於楊廣來說,根本不構成威脅。
4、殺人的方式不光有處斬一種。即便楊廣不顧親情想殺楊諒,也沒必要用處斬的方式壞自己名聲。人囚禁起來,想讓他死方法不有的是。事實上,楊諒被囚的第二年就死了,楊廣的嫌疑很大,但沒證據,不能瞎說。
李元昌是唐高祖李淵第七子。是太宗李世民異母弟,李淵封其為魯王,李世民改封為漢王。因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被賜死。
李元昌這個人據說畫畫非常好,但為人卻不怎麼樣,他真的是該死。
他因為自己違法行為受到李世民的責斥,就心懷不滿,利用進京時在太子家過夜的機會,對太子說:“我真心希望你早日登基當天子啊,剛才我看見你身邊有一個回彈琵琶的宮女不錯,你登基成功之後,就把她給我作為賞賜吧。”太子答應了他,兩個人還歃血盟誓。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人性啊。太子也是命中該死,這樣操行的人,你也敢跟他盟誓。
事發之後,李世民最初沒想殺他,特赦他免死。可李世民底下的大臣不幹了,和李世民據理力爭,堅決不奉昭。李世民拗不過,就賜他自盡了。
所以,李元昌的死純屬心裡沒數,自己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