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等你來約

    中級職稱沒有評上,心情低落了一個下午。這種心情可以理解,同時也挺佩服你的。因為對於職稱評定這樣重要的事情,意外評不上了,你心情才低落一個下午而已,換作別人可能低落的心情一個星期也調不回來。

    俗話說得好,痛定思痛。今年中級職稱既然評不上,那麼,在心情低落過後,就要認真的思考一下,認真的去分析原因。為什麼別的老師評審通過,而自己卻沒有通過?

    1、要正確的對待職稱評定。本來是滿懷希望的參加職稱申報,歷經辛苦把資料做好。誰知道最後卻沒有通過。像這樣的事情,誰碰到心情都會很低落。

    但我們也要明白,既然評不上已經成為事實。那麼我們就要面對現實,儘可能早點調節好自己的心情。用長遠的目光看待未來,鼓起工作幹勁,繼續努力工作,爭取以優秀的成績為明年繼續申報做好充分的準備。

    越是在這個時候,自己就要調整好心態。不要被別人的流言蜚語所迷惑。這時最怕的就是自己選擇放棄,假如選擇放棄的話,就真的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2、再次認真研讀職稱申報檔案,對照自己的各項材料,看看自己有沒有缺少一票否決的材料。今年的職稱評定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但請心存著眼於未來的長遠目光。

    既然今年還沒有評審通過,那麼明年還是要再次參加申報。所以不單要繼續努力工作,以更為優異的成績 ,繼續充足自己的材料。

    結束語:職稱評定政策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取消,只能說是從評審方式,操作程式等方面不斷去改革,不斷完善評審機制。只要不斷努力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心中有目標,希望永在,實現就有可能。

  • 2 # 一心唯公

    最近,人社部和教育部聯合發文,是關於職稱的。和大家期望的不一樣,職稱並沒有取消的意思,有的只是調整和更加完善。職稱制度實行三十多年了,雖然飽受大家非議,有獲利的,有贊成的,也有受害的,有建議取消的。但從2012年開始改革,到2015年、2017年、2019年,改革的措施越來越多,力度也越來越大。取消了外語、計算機、論文等許多硬體限制,降低了評聘的門檻,加大了一線實操的比例,下放了評聘的權利。從以往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變成了評聘權利交給地方和單位,同時加大了地方性特色和實際情況,更切近民生。

    但是,除了鄉村一線教師可以按年限評聘職稱,20年無條件晉升中級職稱,25年晉升副高,30年晉升高階職稱,其他領域和地區內的職稱晉升,依然受名額比例構成影響頗大。僧多粥少,依然限制著職稱的發展。夠條件的人評不上,評上了也沒有崗位聘,享受不到應該有的待遇。而獲得高職稱的,並不是工作能力、專業水平更為突出,可能是因為老資格,年齡大、工作時間長的原因,也可能因為在管理崗位有更大的優勢地位,或者還有其他這樣那樣的因素。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競爭,而且這競爭還是全方位的,是多因素的,不僅僅是幹得好就行。這讓許多專業技術人員,就有了更多的無奈和尷尬。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辭職,難道僅僅是因為換了保安嗎?

    因而,按時實際需要,加大各領域、各基層地區的職稱名額比例,以及調整完善職稱競爭環境,打破“職稱終身制”,試行職稱退出機制,就成為進一步職稱改革的重中之重和根本要求。一方面增大職稱基數,解決應評、能評而評不上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增強職稱競爭的良性發展,強調公平公正,讓那些真正有水平、有幹勁,對行業發展有貢獻的人員,獲得與自己付出和能力相對應的職稱水平。讓那些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的人退出來,把職稱崗位讓給更努力的人,增強大家的危機感,和不斷努力奮鬥的公平競爭意識,這才是職稱改革應該著力的方向和重點。只有公平公正的競爭,才會讓大家即使是輸了,也心服口服。

  • 3 # 快活大媽說教育

    中級沒評上,心情低落一下午,難受,這都可以理解。但一定要調整過來,為什麼一定要調整?看完下面兩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馬老師沒有評上“心儀”的職稱,積鬱成疾,早早離開人世

    1990年,我借調到一所學校。到校不久,就發現有一位姓馬的老師,臉色發黃,整天抱著一個保溫杯,說是胃疼。

    不久,馬老師住院了,開啟胸腔,發現了惡性腫瘤。沒辦法做手術,只好縫合。前後不到一個月,就離開了人世。最後確診是胃癌晚期。

    聽同事說,馬老師是從新疆調回來的。她之前搞財會工作,調到學校專業不對口。那年評職稱時,給她評的是小學三級,全區只有她一人。

    這下可氣壞了馬老師,落下了心病,醫生說他的胃癌就是這樣得的。其實沒有必要生氣,她的家庭條件很好,三個兒子都是大學畢業的,分配的工作也很好。

    她老公是一所學校的工會主席,在她死後三個月,她老公就結婚了。從此以後,我們學校只要有人為評職稱生氣,大家就會給他講講馬老師的故事。

    她的學歷並不高,當時還是民辦教師。就是為了去掉“民辦”這個頭銜,劉老師不分晝夜,一天24小時“貼”在學校。

    那時有一項政策,中級職稱轉公辦教師會加分。所以呂老師為了這個職稱,可謂是拼死拼活。沒人上的課,她上;別人不願承擔的任務,她主動承擔。

    後來,呂老師如願了。中級職稱評上了,也轉為公辦教師了。但在這兩個正式檔案還沒拿到手時,呂老師卻住院了。

    幾個月以後了,呂老師就去世了,也沒享受到這兩個待遇。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怪可憐。

    現在有些老師想開了,明確表明表明不當班主任。至於職稱,任其自然。這種想法有些消極,但主要是告訴你,千萬別因職稱影響了健康。

    既然沒評上,是咱做的不夠好,還是材料準備的不充分呢?下次咱應該在這兩個方面,多下點功夫。

    對照評上的同事找找差距,也可以和職評小組成員交流交流,看看哪方面有缺欠。

  • 4 # 喜歡戴墨鏡的春天老師

    別難受了,想想資歷比你老,年齡比你大的人,應該也有沒有評上的。他們都能過,你有啥不能過的?

    再想想自己因為啥沒有評上,下來早做準備,明年繼續競爭。一個單位必須要有競爭,才會有活力。不然死水一潭,你呆在那裡也不舒服。

    還有,這樣告訴自己,福兮禍兮,今年沒評上未畢就是壞事。如果今年評上招到別人的嫉妒,背後給你使絆子,你工作中可能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導致領導不滿意你,那更不划算。

    加油,儘快將情緒調整過來。在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懂事的兒女,康健的父母等面前,職稱真不算什麼。

    它帶給你的快樂也就是一段時間。如果你因為沒有得到它而情緒低落,鬱悶難受,最後再生一點小病,那才是最最不划算的!

  • 5 # 風凌雲談職場

    半個月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職稱評審的一些規則和經歷。中級職稱有很多,比如工程師和經濟師,還有會計師,造價工程師,教師職稱等等,你說的是沒評上,那麼一些以考代評的職稱就可以排除了,具體是哪個職稱你也沒說,我姑且以機械工程系列來分析吧。

    我們公司是國企,自己具有職稱評審的資質,要求比去參加市職稱辦的評審要嚴格,現在市職稱辦已經對職稱計算機和職稱英語不作要求,而我們還對英語有要求。

    我們公司只具有初級職稱評審的許可權,上級公司具有中級職稱評審的許可權,集團具有高階職稱評審的許可權。一般經過我的指導和稽核,在符合工作年限和專業等基礎硬性條件的前提下,中級職稱通過率99%,9年間只有一個人第一次沒評上,第二年通過的,其他全部一次性通過。高階職稱通過率為70%,主要看業績和實力。

    今年的職稱評審工作於6月份開始,我諮詢了南京市職稱評審委員會,往年中級職稱通過率為80%以上。

    所以,一般情況下,機械工程中級職稱是很好評上的,只要你滿足硬性條件,按照要求整理資料,基本上沒門檻。

    1、硬性條件不滿足。中級職稱對學歷,工作年限、初級職稱有要求,以機械工程為例,需要理工科專業背景,本科學歷畢業,從事技術類工作滿5年。如果是碩士研究生需要工作滿3年,其他學歷依此類推,你可以參考下你這個硬性條件是否滿足。

    2、缺乏業績材料。基礎條件滿足以後,就是拼業績,業績包含的主要內容:工作業績,論文、專利、繼續教育。後三者是輔助加分項,最主要的是工作業績,尤其是在國企,對工作業績更看重,你為公司節約了多少成本,創造了多少效益,更是亮點。而且國企在向上級推薦的時候,會根據這些條件打分排序,排序靠後的就容易被淘汰下來。

    3、申報資料不完善。如果以上兩個條件你都沒問題,那再反思下看你提供的申報資料是否完善,有沒有缺少什麼資料,或者忘記漏提交了。我這9年間唯一一個第一年沒通過的員工,就是在稽核資料時缺少補充資料,我讓他提供,他嫌麻煩不提交,最後果然被淘汰了,第二年老老實實按照要求提供,就評上了。

    4、人緣差,領導或者人事故意給你排序到最後。如果是在國企,需要領導或者人事最後打分排序,把你末位淘汰了,那你就要反思下為什麼會被排在最後。

    1、完善自身條件。如果是自身條件不夠,那就要提升自身實力,比如說學歷,或者工作年限,等滿足條件再去申報,破格評審的也有,但是需要特別突出的實力。

    2、完善業績。如果是業績材料不夠,那接下來的一年要努力了,多寫幾篇論文發表,看看能不能報專利,參加培訓。最主要的還是提升工作業績,這是最重要的。

    3、仔細看申報規則。雖過因為資料缺少而失敗,那就多看看申報規則,看看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提前準備好,查漏補缺。

    4、改善人際關係。如果是因為排序問題被刷下來,那要反思下自己是否得罪了領導或者人事,或者評委會的人員,改善與他們的關係。

    沒評上中級職稱也不能代表你實力不行,只是一次評審而已,自己不要否定自己,堅信自己可以的,一定能行,祝你明年順利通過評審!

  • 6 # 春暖花開1號

    明年繼續評啊!職稱乃身外之物,一個人活100歲,也就36500天,除掉你已經用掉的,剩下的還有很多事需要去做!積極去評職稱,評不上也不要太悲觀!

  • 7 # 使用者不知道沒看見

    放平心態,爭取明年進上中級職稱。我對桌與我同歲,我97年就評上中級了,我對桌今年還有一科沒考過(也是進中級),也是爭取明年再考,他成天樂呵呵的!心態很好,平安快樂,比什麼都強!

  • 8 # 職場白手套

    沒有提到你的工作性質和單位,有些單位職稱並不重要。如果是一個完全看職稱的單位,比如教師啥的,那這個的確有點打擊。打擊歸打擊,日子不是還得繼續過下去?大道理不想講,人活著其實有很多東西都不能如願。我沒有這個困惑是因為我的工作性質職稱對我來說,基本上沒用。而且我也認為中國的職稱制度需要改革,弊端逐漸顯露。在一個講究付出與回報對等的社會分配體制下,職稱這種東西就像是一個護身符一樣,同時也是大多數人的鄙視物件。分析一下你的狀況和差距,要很清晰地知道你的強弱項。如果有可能,也有機會,就再去做一些努力,雖然我也知道很沒意思。如果感覺年齡等各方面條件已經不具備競爭力,不入放手就好。自在的心境可以讓你多活幾年,就賺回來了。我習慣於一個底線思維,不知道是否對你有用,只要我有生活的還不錯的底線,所有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可有可無。得知我行,失之我命。

  • 9 # 我心向月

    中級職稱基本就是個普及類的職稱,雖然也是卡指標,但通過近兩年來看,中級職稱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小,基本上都是到了一定年限,稍微準備一下就可以解決的。而且,中級職稱的晉聘都是在縣級單位就可以解決的而高階職稱的需要上報大市級評。所以中級職稱評選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等一兩年基本就可以解決了。所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順其自然吧。

  • 10 # 雲啊彩啊sxq

    太陽照常升起!難受肯定會慢慢消失!

    比如我吧,副高已經晉升,不少老同志也羨慕,當年,工作比我遲的,比我早的,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晉升比我早,怎麼不難受,但人還是要往前高,人還是要笑著活下去!

    你中級職稱沒評上,肯定難受,但很快會好的。一種是自我安慰,今年沒有評上不代表自己不優秀,只不過競爭對手更突出!評不上沒關係,明年還有大把機會!

    另一種注意力轉移,吃美食,去旅遊,看娛樂節目,找朋友家人傾訴!

    好好對照條件,找出自己不足,明年繼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臘肉怎麼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