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雷軍提出了“專注、極致、快、口碑”的網際網路七字訣。專注與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準則;而口碑,則是其中的核心。
你只有專注,才能做到快和極致;只有極致才會有好口碑。網際網路上唯口碑者生存!小米內部有個口碑鐵三角:發動機、加速器和關係鏈。
1 發動機:產品
2 加速器:社會化媒體
3 關係鏈:使用者關係
一個企業想擁有好口碑,好產品就是口碑的發動機,是所有基礎的基礎。產品品質是1,品牌營銷都是它後面的0,沒有前者全無意義。但好產品要讓更多人知道,需要善用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是口碑傳播中的加速器。
2010年8月第一版MIUI釋出時,小米只有100個使用者,他們是口碑傳播最早的核心使用者。到2011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擁有了50萬發燒友使用者,在大眾口碑傳播領域積蓄了足夠的初始勢能。
在傳播中,小米非常注重把好產品輸出成精彩的故事和話題。MIUI口碑最初建立時,緊抓快、好看、開發三個節點,這些節點是口碑傳播中的故事和話題。
在贏得三個口碑節點後,小米選擇了高效的傳播渠道——把社會化媒體作為口碑傳播的加速器;MIUI的前50萬用戶基本都是在論壇發酵,50萬到100萬則是由微博這樣的社會化媒體推動而成。
社會化媒體的口碑傳播依賴於關係鏈。企業和使用者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讓使用者主動為你傳播呢?小米的使用者關係指導思想是和使用者做朋友。做企業就像做人一樣,朋友才會真心為你傳播、維護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強的使用者關係。
口碑的本質是使用者思維,就是讓使用者有參與感。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使用者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使用者共同成長的品牌。小米內部總結出了參與感三三法則:
三個戰略
“做爆品”是產品戰略。產品規劃階段要有魄力只做一個,並把這個產品做到這個品類的市場第一。
“做粉絲”是使用者戰略。粉絲文化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的粉絲,其次要讓使用者獲益。功能、資訊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勵,其次是榮譽和利益,吐槽也是一種參與。
“做自媒體”是內容戰略。做內容運營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動”的思路,只發有用的資訊,每個資訊都要有個性化的情感輸出,引導使用者來進一步參與互動和分享。
三個戰術
“開放參與節點”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篩選出讓企業和使用者雙方獲益的節點。
“設計互動方式”是根據開發的節點進行相應設計,互動建議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互動方式要像做產品一樣持續改進。
“擴散口碑事件”要先篩選出第一批對產品最大的認同者,小範圍發酵參與感,把基於互動產生的內容做成可傳播的事件,讓口碑產生裂變,影響更多人參與,同時也放大參與使用者的成就感,讓參與感形成螺旋式擴散的風暴效應。
2008年,雷軍提出了“專注、極致、快、口碑”的網際網路七字訣。專注與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準則;而口碑,則是其中的核心。
你只有專注,才能做到快和極致;只有極致才會有好口碑。網際網路上唯口碑者生存!小米內部有個口碑鐵三角:發動機、加速器和關係鏈。
1 發動機:產品
2 加速器:社會化媒體
3 關係鏈:使用者關係
一個企業想擁有好口碑,好產品就是口碑的發動機,是所有基礎的基礎。產品品質是1,品牌營銷都是它後面的0,沒有前者全無意義。但好產品要讓更多人知道,需要善用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是口碑傳播中的加速器。
2010年8月第一版MIUI釋出時,小米只有100個使用者,他們是口碑傳播最早的核心使用者。到2011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擁有了50萬發燒友使用者,在大眾口碑傳播領域積蓄了足夠的初始勢能。
在傳播中,小米非常注重把好產品輸出成精彩的故事和話題。MIUI口碑最初建立時,緊抓快、好看、開發三個節點,這些節點是口碑傳播中的故事和話題。
在贏得三個口碑節點後,小米選擇了高效的傳播渠道——把社會化媒體作為口碑傳播的加速器;MIUI的前50萬用戶基本都是在論壇發酵,50萬到100萬則是由微博這樣的社會化媒體推動而成。
社會化媒體的口碑傳播依賴於關係鏈。企業和使用者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讓使用者主動為你傳播呢?小米的使用者關係指導思想是和使用者做朋友。做企業就像做人一樣,朋友才會真心為你傳播、維護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強的使用者關係。
口碑的本質是使用者思維,就是讓使用者有參與感。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使用者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使用者共同成長的品牌。小米內部總結出了參與感三三法則:
三個戰略
“做爆品”是產品戰略。產品規劃階段要有魄力只做一個,並把這個產品做到這個品類的市場第一。
“做粉絲”是使用者戰略。粉絲文化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的粉絲,其次要讓使用者獲益。功能、資訊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勵,其次是榮譽和利益,吐槽也是一種參與。
“做自媒體”是內容戰略。做內容運營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動”的思路,只發有用的資訊,每個資訊都要有個性化的情感輸出,引導使用者來進一步參與互動和分享。
三個戰術
“開放參與節點”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篩選出讓企業和使用者雙方獲益的節點。
“設計互動方式”是根據開發的節點進行相應設計,互動建議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互動方式要像做產品一樣持續改進。
“擴散口碑事件”要先篩選出第一批對產品最大的認同者,小範圍發酵參與感,把基於互動產生的內容做成可傳播的事件,讓口碑產生裂變,影響更多人參與,同時也放大參與使用者的成就感,讓參與感形成螺旋式擴散的風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