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古人說的暴死,原意指“暴病死亡”(疑似的謀殺就不討論了),今天我們生活在現代工業創造的環境裡,往往意識不到:如果沒有乾淨的飲用水和食物,生活在環境惡劣,寄生蟲叢生的環境裡,你享受的絕不是美妙的田園生活。在那種環境裡,死於慢性病或者善終是少數幸運兒,死於暴疾,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才是生活的常態。貼一張1950年代舟山地區的傳染病發病情況,我們只有把它和現代一些知名傳染病資料結合起來看才明白這些資料的意義。麻疹的發病率到了31/1000,瘧疾發病率2.5/1000。和非典疫情最嚴重時的香港發病率相當。而麻疹和瘧疾在古代的死亡率不可能低於SARS。也就是說,在1950年代的舟山地區,人們無時不刻不生存在比非典疫情最嚴重的香港危險十幾倍的環境裡。1840年鴉片戰爭,侵華英軍來到中國,由於一直打打談談,英軍在中國需要有個根據地,舟山正好位於廣州和天津中間,同時也在長江出海口附近,佔據這裡,就等於佔據了中國水運大動脈的中心位置。英軍在舟山待的時間大約2年,在其間,英軍最頭疼的不是清軍的抵抗,而是突如其來的烈性疾病,在這2年裡,英軍“暴死”448人,甚至超過了長期駐紮在舟山英軍數量的1/5。在死亡的448人裡,其中半數是瘧疾,死亡人數里有2/3死於腹瀉和下痢。瘧疾由攜帶病原菌的蚊蟲叮咬所致,在多水且潮溼的環境裡,蚊蟲肆掠集中,甚至在遠處看象煙霧一般。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瘴氣”。英軍二十六團在所有死亡人數里佔到了一半,238人,而他們的遭遇和他們的駐紮位置有關,他們的駐紮地是山上,正好靠近蚊蟲肆掠的水潭,而住在山谷中的英軍就要好得多。發病最輕的是駐紮在海邊的英軍。查明原因後,英軍從山上營地中搬離,排幹附近的積水潭,加強了醫藥和營養供給才降低了發病率。即使不住在山上,古人仍然可能為很多其他疾病所傷害,麻疹,痢疾,霍亂,傷寒.......等等我們現代人已經很陌生的疾病。歷史上曾經有個成語叫“捫蝨而談”,指的是東晉大將軍桓溫北伐入長安,名士王猛上門拜訪。二人把酒言歡,各解衣捫蝨下酒,旁若無人。此事遂傳為美談——捫蝨而談。就連最後一位“廣陵散”的彈奏者,大音樂家嵇康也曾經抱怨,做官有七大不可忍受,其中之一就是因為官服穿了拘束,從此不能抓身上的跳蚤了。可見跳蚤這種東西在中古代的華人身上多麼常見,以至成為一種“魏晉風度”。但遺憾的是跳蚤是傷寒病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戰結束後60萬關東軍被蘇聯人抓去當勞工,有一項規定是所有勞動營都有的。“剃光從鬍子到陰毛的所有毛髮”,為的就是防止跳蚤引起的傷寒病。而魏晉名士們卻以長蝨子和抓蝨子為榮!都說魏晉名士們多愛吃”五石散“是慢性自殺,其實多半等不到五石散的毒性發作,就被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害死了。再如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者陳登,死因是吃多了沒有處理乾淨的生魚片,最後吐蟲三升而亡。這是死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總結一下:古代所謂的”暴死“,其實多是死於不潔淨的飲水,食物,及寄生蟲感染疾病,以及營養不良,勞累過度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吵架男友總是刪掉或者拉黑我的聯絡方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