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風生水起also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裡寫了幾個關於孔子博學多知的小故事,其中一個說:

    吳國討伐越國,攻克越國首都會稽,得到一節骨頭,有車那麼長。

    吳國專門派人前來前來請教孔子說:“什麼骨頭最大?”孔子說:“大禹在會稽山召叢集神,防風氏最後到,大禹把他殺了。防風氏的骨頭有車那麼長,這算是大的了。”吳人問:“神是怎麼回事?”孔子說:“名山大川能夠興雲致雨,給天下帶來利益的,上面就有神來守山川之祀。”吳人問:“防風氏守哪座山?”孔子說:“防風氏的後人汪罔氏之君守封山和禺山,為嫠姓。在虞、夏、商為汪罔,在周為長翟,現在稱為巨人。”吳人問:“他們有多長?”孔子說:“僬僥氏身高三尺,這是最矮的人。最長的不會超過十倍,大概三丈吧。”於是,吳人對孔子說:“您真是聖人呢!”

    《論語》記載: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顯然,孔子認為知識有兩種來源,其一是生而知之,即由天賦而形成知識,其二為學而知之,即通過後來的學習獲得知識。從總體上看,孔子的注重之點,更多的表現在學而知之上,他雖然承認有生而知之者,但卻從來不以生知自許,相反倒是以後天的探求來勉勵自己。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那麼,作為一個在後天的展開過程,學而知的起點是什麼?對此,孔子作了如下規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按照通常的理解,不知便是缺乏知識,而在孔子看來,對“不知”這種狀態的認識,本身也是一種知,即自知無知。在這裡,知與無知並不是兩種相互排斥的狀態,而是彼此統一的:對不知的認識,實際上被理解為求知過程的開始。

    孔子關於知與不知的想法使人想起古希臘哲學中著名的美諾詰難。

    帕拉圖曾借美諾之口,對認識的發生問題提出瞭如下責難:如果主體完全出於無知狀態,則不可能產生認識,因為在絕對無知的條件下不可能提出認知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主體對某一物件已經有所知,則也不可能發生認識問題,因為既然已有所知,便沒有再進行認識的必要。

    這樣,無論在無知條件下,還是在有知條件下,認識都不可能產生。帕拉圖以此論證了他的回憶說,即主張認識是對先天知識的回憶。在這樣的推論中,帕拉圖的基本前提就是將知與無知割裂開來並對立起來。

    較知帕拉圖,孔子以自知無知為求知的起點,顯然包含了更多的合理性。現實的認識過程確實既不能從絕對的無知狀態出發,亦不僅僅以知為前提。僅僅處於知的狀態,認識往往缺乏內在的動力,而在絕對無知的條件下,主體同樣不可能提出認識的要求,唯有當不僅出現了無知的情景,而且主體也意識到了這種無知狀態,認識活動才能發生,孔子以知與無知的統一來規定認識的出發點,多少有見於此,展現了中國文化認識世界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剛釉和鑽石釉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