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4512092511

    《南泥灣》的詞作者是賀敬之,曲作者是馬可。

    1、賀敬之

    現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1924年生,山東棗莊市嶧縣人(今山東臺兒莊)。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7歲入黨。1945年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

    2、馬可

    作曲家,江蘇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同年參加一二九運動。後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導下,參加河南抗敵後援會巡迴演劇第三隊。1937年後從事抗日宣傳活動,1939年抵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工作、學習,得到冼星海、呂驥等人的指導,記錄、整理過大量民族資料。後在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活動,解放後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

    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1943年)、《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周子山》(與張魯、劉熾合作)、《白毛女》(與瞿維、張魯、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絃樂《陝北組曲》等流傳最為廣泛。1942年入黨。

  • 2 # 平平安安247684908

    賀敬之詞,馬可曲。1943年作於延安。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在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挑花籃>>,<<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歌唱南泥灣由荒涼變成"江南",並熱情歌頌了開荒生產建立功勳的八路軍戰士.全曲可分為對比性的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曲調柔美委婉,後半部分歡快跳躍,最後採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結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間歌舞的音調和節奏,加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與舞蹈性為一體,更加生動感人

  • 3 # 菩提花開開

    自1942年起,南泥灣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就強烈吸引著許多知名人士,他們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訪問,並寫下了不少詩文。著名愛國將軍續範亭的《南泥雜詠》20多首詩作,著名詩人蕭三的詩歌《我兩次來到南泥灣》,詩人何其芳的散文《記王震將軍》等,都對南泥灣墾荒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讚揚。

    1943年,陝甘寧邊區軍民大生產運動漸入高潮, 作為“生產模範”的第三五九旅,更是名震邊區。這一年,延安軍民精心籌辦了慰問品,並帶上文藝節目,要到南泥灣去慰勞第三五九旅全體官兵。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秧歌隊在負責準備文藝節目時,就想到應該排練一個和第三五九旅有關聯的節目。

    編創人員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構思出一個名為《挑花籃》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員挑著8對花籃,伴著插曲在臺上表演,插曲歌詞的最後一段名叫《南泥灣》。詩人賀敬之接到為該插曲創作歌詞的任務後,結合自己對邊區軍民大生產運動特別是第三五九旅墾荒南泥灣的深刻認識和體會,充分醞釀、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由馬可採用陝北民歌的調式,為它譜了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臺灣故宮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