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關鍵還要看其經濟實力如何(宋朝例外)。借用一句經濟學的專業術語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王朝的興衰,往往是看其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來決定的。做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有多少銀子呢?
順治時期,由於國家尚未完全統一,加上戰事頻繁,國庫幾乎沒多少存銀。基本都是這隻手進來,那隻手就花出去了。最少的時候,國庫裡僅有白銀20餘萬兩。
康熙六年(1667年),大清國庫存銀248萬餘兩,雖然相比順治帝時期是增加了不少,可還是入不敷出。後來經過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清朝的戰事終於逐漸平息。經過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國庫銀子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不過,此時準噶爾部又開始搞事情。康熙派皇十四子胤禎率領大軍前往平定。戰火一起,國庫裡的銀子就像流水一樣不斷流出。三年後,康熙皇帝去世,此時國庫存銀已經只剩下約800萬兩了。
雍正皇帝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大清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比康熙時期最高峰還要多出600百多萬兩。
雍正皇帝去世後,乾隆繼承了皇位,清朝迎來了鼎盛時期。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國庫存銀達到了7390萬兩的歷史最高值。乾隆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多次發動戰爭,清朝版圖達到了空前遼闊的程度,但國庫中的銀子也大量被消耗掉。不過,即便如此,乾隆中後期國庫存銀也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許多人以為乾隆頻繁發動戰爭,導致國庫空虛,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正確。雖然戰爭開支很大,但乾隆時期,清朝正處於巔峰階段,國家的收入也很多。因此,國庫中的銀子只是相對最高峰時期有所下降,總量還是很龐大的。
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皇帝極為節儉,甚至到了吝嗇的程度,但國庫中的銀子還是逐漸減少。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了兩年時間。最終,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力大大受損,國庫存銀也急劇下降。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1853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不過,這還是賬面上的存銀,實際真正可以馬上拿出來用的銀子有多少呢?據資料記載“部庫僅存正項待支銀二十二萬七千餘兩”。一個國家的國庫就只剩這點銀子,還不如一個大錢莊的老闆多,更別說跟當時的首富胡雪巖相比了。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到甲午戰爭開始前,也就是同治到光緒中前期,清朝迎來了四十多年的中興時期。不過,隨著中日甲午戰爭的戰敗,清朝背上了極為沉重的戰爭賠款負擔,國庫一貧如洗,從此再也沒能緩過氣來。
自古以來,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關鍵還要看其經濟實力如何(宋朝例外)。借用一句經濟學的專業術語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王朝的興衰,往往是看其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來決定的。做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有多少銀子呢?
順治時期,由於國家尚未完全統一,加上戰事頻繁,國庫幾乎沒多少存銀。基本都是這隻手進來,那隻手就花出去了。最少的時候,國庫裡僅有白銀20餘萬兩。
康熙六年(1667年),大清國庫存銀248萬餘兩,雖然相比順治帝時期是增加了不少,可還是入不敷出。後來經過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清朝的戰事終於逐漸平息。經過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國庫銀子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不過,此時準噶爾部又開始搞事情。康熙派皇十四子胤禎率領大軍前往平定。戰火一起,國庫裡的銀子就像流水一樣不斷流出。三年後,康熙皇帝去世,此時國庫存銀已經只剩下約800萬兩了。
雍正皇帝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大清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比康熙時期最高峰還要多出600百多萬兩。
雍正皇帝去世後,乾隆繼承了皇位,清朝迎來了鼎盛時期。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國庫存銀達到了7390萬兩的歷史最高值。乾隆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多次發動戰爭,清朝版圖達到了空前遼闊的程度,但國庫中的銀子也大量被消耗掉。不過,即便如此,乾隆中後期國庫存銀也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許多人以為乾隆頻繁發動戰爭,導致國庫空虛,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正確。雖然戰爭開支很大,但乾隆時期,清朝正處於巔峰階段,國家的收入也很多。因此,國庫中的銀子只是相對最高峰時期有所下降,總量還是很龐大的。
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皇帝極為節儉,甚至到了吝嗇的程度,但國庫中的銀子還是逐漸減少。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了兩年時間。最終,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力大大受損,國庫存銀也急劇下降。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1853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不過,這還是賬面上的存銀,實際真正可以馬上拿出來用的銀子有多少呢?據資料記載“部庫僅存正項待支銀二十二萬七千餘兩”。一個國家的國庫就只剩這點銀子,還不如一個大錢莊的老闆多,更別說跟當時的首富胡雪巖相比了。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到甲午戰爭開始前,也就是同治到光緒中前期,清朝迎來了四十多年的中興時期。不過,隨著中日甲午戰爭的戰敗,清朝背上了極為沉重的戰爭賠款負擔,國庫一貧如洗,從此再也沒能緩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