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新公22世孫
-
2 # 老牛25714
1點5億這個數字不知道源出何處。同時,"轉移"亦非是真。真正轉移是要放棄農村的土地,落戶城市併購房的。目前,大多數是候烏式兩頭跑,真正在溶入城市的充其量有二千萬。交叉走進城市的鄉鎮、縣城的在北、上、廣、深等一、二、三線城市落戶的較多。即便是城市機關、企事單位的居民買房也是要貸款的。不貸款的是攜款炒房的,城中村拆遷戶。誰買房誰作了貢獻是真的。買房使土地,建材,農民工價格,地方稅收得以轉化實現為貨幣收入。
-
3 # 使用者xm人在天涯
這涉及一個我們究競要走一條什麼樣的城鎮(市)化道路的問題!更涉及到在地形地勢地理和自然秉賦差異性較大的國度裡,如此龐大的人口,究競在空間上應如何分佈?與社會生產諸要素應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結合才能持續的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城市規模也並非越大越好!
-
4 # sash1
凡事都有兩面性!你在城市所能享受的生活便利,交通,教育,醫療等等是鄉村無法比擬的!當然在享受的問時你必需付出!代價也是巨大的!而實現這一切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購買商品房!
-
5 # 文都楊稼
何止1.5億人,可以說中國農村有9億人口,這9億人口折算成有2億家庭,這2億家庭按90%買了房產,是1.8億套,這90%之中還有一半家庭買了兩套房、三套房,這樣算起來:中國農民最起碼消費了2.5億套房產以上的數字。
大城市一套房子動輒400-500萬的價格,三五線城市一套房子也值50-60萬以上了,咋一算,全國這些房產值幾萬億個億,這些錢都是民眾口袋裡掏出來的,確實聳人聽聞;可細算,這房地產無形中帶來了無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20年前買一套房子只需20萬元,20年後的今天可能升值到100萬元,這房地產業的虛擬增長,這在房子中住了20年,還淨賺80萬元,房地產業的增值,造就了中國都是百萬元以上的家庭,可以想象,房地產給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帶來了財富。
有人總的考慮農民在城裡買房子虧大了,總的算,房地產業帶給農民的紅利只賺不賠。其一,農民可以放下田地到外面打工,賺起了剩餘價值,農民這打工的群體中,有人當上了包工頭,有人成了老闆,這從中造就了多少百萬元/人的身價。
其二,房地產的推廣,讓許多農民家庭改變了住居方式,有了城裡人的身價,可以享受城裡人的同等生活,可以與城裡人並肩比翼,這在過去是無法達到這個夙願的。
其三,房地產業雖是吸金怪獸,可房地產業也釋放了許多熱能,一方面造就了許多公共資源,無形中給社會帶來了發展,一方面上繳國家稅收,回惠於全華人民,象許多免費的普及、農民到月拿錢(這錢雖不多,是一個基礎的開始)。
所以我們不要責怪房地產。
-
6 # 萬歲1148858845
當然不對了,金融界有句話——金錢的時間價值!二十年前的二十萬房貸意味著貸款人要付出多少勞動,工作多久?如今即使是一百萬房貸月供五千塊錢,又需要貸款人付出多少勞動?貨幣隨著經濟發展是不斷貶值的,而房產尤其是大城市的房產是不斷升值的,那麼一貶(房貸價值)一升(房產價值)的情況下持有房產絕對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沒有這麼嚴重,更不要危言聳聽。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多數國民生活在城市是發達國家的標誌。再說,個人有選擇的權利。最後,就是房產有居住價值,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