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天主堂建於1894年。當年,法國傳教士在廬山牯牛嶺東谷被編為醫生窪的地方(今香山路12號)修建了一座法國鄉村風格的天主教堂,教堂原是英國基督教會醫學會堂,後來被“牯嶺美國學校”借作教室,解放前又被改作基督教小禮拜堂,至今儲存完好。
歷史
廬山這座教堂又名聖母昇天堂,坐北朝南,南北長36米,東西寬9。5米,佔地面積342平方米,總高度米,共有4層,底層為地下室,一樓為經堂,二樓為唱詩樓,三樓為鐘樓。雖然建築面積不是很大,但整體富有質樸的美感,細部又別具匠心,在蒼山翠谷的掩映下顯得既俊美又巍峨。
設計
教堂的唱詩樓,鐘樓正面寬7米,內進4米,內外凸出,與正殿形成一個落差,很有哥特式建築的莊嚴氣勢。樓前兩邊各有一道1。8米寬的8級臺階,上至正門前月臺。月臺下為地下室,正中石砌圓拱門內延伸,將整座天主堂架空,起到了通風除潮的效果。月臺上面正中雙開門寬1。54米,高2。6米,上端左右有石雕裝飾,改變了單調直角的觀感。門楣上方向內鑲嵌著一塊長1。5米、寬0。9米的石匾,上書“聖母昇天堂”的法文題額。再上兩窗,並列狹長,石柱中分,窗額拱圓形,窗欞中有6塊紅藍相間的蜂窩狀花格玻璃,周邊飾以冰花長方形玻璃小格子。窗子的邊框用整齊光滑的條石向上砌成賀拱,這些條石或長或短,組成規律,與四周亂石砌成的牆面形成生動牟對比。另外,縱向外延直牆體兩邊各有一權條石砌成的粗獷石柱,柱子的上端是羅馬券,券拱中心飾有鎖心石,券左右對稱樹立著兩根浮雕石柱。羅馬券之上,在山牆攢尖塔式三角形的兩邊與中心,又有9個凸出的小圓拱浮雕飾面,由此營造出既分割又協調的獨特審美效果。
100多年來,廬山天主堂隱藏於1300餘米的山谷深處,群山拱衛,門前溪流潺潺,左右乃至後面均是蒼松掩映,近處沒有人家,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與暄囂,顯得十分靜謐隱秘。由於當年不通公路,所有建築材料都需人力從山下肩挑揹負上來,難度很大。因此,廬山天主堂的主要建材多為就地開採,不用一塊磚瓦,上天賦予的廬山石扮演了主角。整座教堂的外牆和牆柱、稜角等都由條石砌就,牆面均以不規則塊石疊壘,水泥灰漿縫合,非常堅固。內牆也由天然山石裝飾而成,純樸、自然。一眼望去,教堂宛若一座石城,淺灰、淺黃的天然色彩錯雜相間,卻感自然而協調,雖歷經百年依舊不改質樸色調。另外,教堂的屋面覆蓋著紅色鐵皮瓦,單純的色彩,在翠綠叢中顯得格外耀眼。1995年5月,廬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斯里蘭卡人德。席爾瓦教授面對這誶教堂驚喜之餘,發出了“世界上保持了上世紀原貌的教堂已經不多了”的感嘆。
當年美、英、法、德、加拿大、芬蘭等國商人,教會爭相在廬山牯牛嶺眾多山谷中構建別墅和教堂、醫院、學校等設施,廬山天主堂是他們寄託精神的去處。歲月滄桑,青山依舊,昔日的外國大佬們多已魂歸故里,但這座山中教堂仍然存留,並讓人們在俯仰之際,流連忘返。
廬山天主堂建於1894年。當年,法國傳教士在廬山牯牛嶺東谷被編為醫生窪的地方(今香山路12號)修建了一座法國鄉村風格的天主教堂,教堂原是英國基督教會醫學會堂,後來被“牯嶺美國學校”借作教室,解放前又被改作基督教小禮拜堂,至今儲存完好。
歷史
廬山這座教堂又名聖母昇天堂,坐北朝南,南北長36米,東西寬9。5米,佔地面積342平方米,總高度米,共有4層,底層為地下室,一樓為經堂,二樓為唱詩樓,三樓為鐘樓。雖然建築面積不是很大,但整體富有質樸的美感,細部又別具匠心,在蒼山翠谷的掩映下顯得既俊美又巍峨。
設計
教堂的唱詩樓,鐘樓正面寬7米,內進4米,內外凸出,與正殿形成一個落差,很有哥特式建築的莊嚴氣勢。樓前兩邊各有一道1。8米寬的8級臺階,上至正門前月臺。月臺下為地下室,正中石砌圓拱門內延伸,將整座天主堂架空,起到了通風除潮的效果。月臺上面正中雙開門寬1。54米,高2。6米,上端左右有石雕裝飾,改變了單調直角的觀感。門楣上方向內鑲嵌著一塊長1。5米、寬0。9米的石匾,上書“聖母昇天堂”的法文題額。再上兩窗,並列狹長,石柱中分,窗額拱圓形,窗欞中有6塊紅藍相間的蜂窩狀花格玻璃,周邊飾以冰花長方形玻璃小格子。窗子的邊框用整齊光滑的條石向上砌成賀拱,這些條石或長或短,組成規律,與四周亂石砌成的牆面形成生動牟對比。另外,縱向外延直牆體兩邊各有一權條石砌成的粗獷石柱,柱子的上端是羅馬券,券拱中心飾有鎖心石,券左右對稱樹立著兩根浮雕石柱。羅馬券之上,在山牆攢尖塔式三角形的兩邊與中心,又有9個凸出的小圓拱浮雕飾面,由此營造出既分割又協調的獨特審美效果。
100多年來,廬山天主堂隱藏於1300餘米的山谷深處,群山拱衛,門前溪流潺潺,左右乃至後面均是蒼松掩映,近處沒有人家,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與暄囂,顯得十分靜謐隱秘。由於當年不通公路,所有建築材料都需人力從山下肩挑揹負上來,難度很大。因此,廬山天主堂的主要建材多為就地開採,不用一塊磚瓦,上天賦予的廬山石扮演了主角。整座教堂的外牆和牆柱、稜角等都由條石砌就,牆面均以不規則塊石疊壘,水泥灰漿縫合,非常堅固。內牆也由天然山石裝飾而成,純樸、自然。一眼望去,教堂宛若一座石城,淺灰、淺黃的天然色彩錯雜相間,卻感自然而協調,雖歷經百年依舊不改質樸色調。另外,教堂的屋面覆蓋著紅色鐵皮瓦,單純的色彩,在翠綠叢中顯得格外耀眼。1995年5月,廬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斯里蘭卡人德。席爾瓦教授面對這誶教堂驚喜之餘,發出了“世界上保持了上世紀原貌的教堂已經不多了”的感嘆。
當年美、英、法、德、加拿大、芬蘭等國商人,教會爭相在廬山牯牛嶺眾多山谷中構建別墅和教堂、醫院、學校等設施,廬山天主堂是他們寄託精神的去處。歲月滄桑,青山依舊,昔日的外國大佬們多已魂歸故里,但這座山中教堂仍然存留,並讓人們在俯仰之際,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