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35475640027

    最初王安石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

  • 2 # fzq0528

    最初王安石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

    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

    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一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 3 # 會會妮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京口與瓜洲只一水相隔,與紫金山也只隔著幾座大山. 春風又吹綠了江南的堤岸,明月何時照著我回還.此詩是作於赴京途中船泊瓜洲時.從字面上看,流露首對故鄉的深切懷念,實際上,他是把重返政壇、推行新法的強烈政治慾望,寓在詩的字裡行間.前兩句以輕快的語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而遙遠的鐘山在詩人看來如同近在咫尺,又體現了詩人赴職進愉快的心境與對鐘山的依戀之情.後二句寫生機盎然的江南春色,既寫出了詩人重浴皇恩,奉詔回京的喜悅心情,又暗示了複雜的政治背景下詩人內心的顧慮,故而詩中又流露出要回到鐘山,歸隱山林之意. 這首詩新穎別緻,情思宛然,尤其善於煉字,講求修辭.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內涵深永,極具表現力.此詩所以能“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許彥周《彥周詩話》),正得力於此. 這首詩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據說作者先後選換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後才決定用“綠”,成為精心修改詩作的一段佳話.一個“綠”字,不但充滿了色彩感,而且,這種色彩感又包含了動感,使這首詩的生動性增加了不少,這也是他著意創造的一種意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鄉的櫻花開了日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