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參叔

    最早提出知行合一的是孟子——言顧行,行顧言。人類的認識活動最終的目的是實踐(內外實踐),不能停留在高談闊論上——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含義。

  • 2 # 淡水灣人909

    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很多人都會理解成:知識道理要符合行為,不能學一套做一套。類似於——理論要聯絡實際。其實這是對陽明先生的曲解。

    先生創立心學,一直強調一個心字。“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前兩句也在闡述心,意識心對善惡的分別。

    陽明先生想表達的知行合一應該是:知與行是一回事!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人的認知的呈現。也就是說,一個人他怎麼認知就一定會怎麼做。認知是行為的因,行為是認知的果,兩者是必然的關係。

    於是有人便會問,那有的人有時為何嘴巴說一套表面做一套?知行沒合一啊!不!那是這個人內心真正的認知是:那時他需要撒謊,他覺得冠冕堂皇的說話對他更有利,他為了某個目的需要言行不一致去欺騙別人。他的知行還是一體的。

    每個行為背後是一個認知,無關對錯。知行是同一件事情,你不想合一都不可能。

    所以,當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要糾正某些行為前,首先要改變一個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三觀才會有正確的行為。

  • 3 # 遁世迷糊人

    <<徐愛跋>>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傳習錄裡徐愛問王陽明:靜思之時,心裡想的頭頭是道,一到上手遇到就發現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為什麼呢?

    王陽明回答:這是隻知道靜思求解,一門心思閉門造車,卻不知道去除自己想法中的各種不切實際!如此,遇到事情才會知道(自己靜思的時候想法中夾雜了太多的自以為是的我覺得),這樣做事肯定碰到沒想到的或者想錯的就會推倒重來。人需要在事情中磨礪,結合實際情況去思考、去驗證,這樣想法才能立得住腳,人才能做到靜思能不離實際,實踐也能和自己的設想相近。

    知行合一並非陽明最早,<<中庸>>有"自誠明,之謂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一個人不知道不明白然而能堅持、不懷疑也不放棄,最後做明白了,這是性格使然;一個人知道了才去堅持不懈、心不見疑的執行,這是教化的力量。所以誠和知是一體的。“人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人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說白了怎麼知有關係嗎?求的是個通達和成功,為的是把事做好。

    想通達了,未必成功。可能如徐愛說的那樣,靜思設計的時候頭頭是道,真工作了會發現太多的想當然。克己功夫不到,思想中夾雜了太多主觀臆測,不夠客觀肯定失真,臨實際想法裡有多少不切實際就要去掉多少不切實際,讓設計更貼近實際情況才能儘可能"動靜皆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fi擴充套件器網路質量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