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
1、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詞一改詞的婉約,屬豪放派,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 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並稱“蘇黃”;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
2、記:文體名。掌握本文因事說理的發表議論法。
(二)【通假字】
1、扣而聆之 (“扣”同“叩”,敲擊)
2、南聲函胡 (“函胡”同“含糊”,重濁而模糊)
3、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晚上)
【詞類活用】
A.使動: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鳴響
B.名詞做動詞:1、微風鼓浪 鼓:振動2、而此獨以鍾名 名:命名
C.名詞做狀語
a)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乘船
b)大石側立千尺 側:在旁邊
c)事不目見耳聞 目:親眼 耳:親耳
d)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夜:在夜裡
e) 主觀臆斷 臆:憑主觀想象
【古今異義詞】
1、餘方心動欲還 心動:古義,心驚;今義,內心有所觸動
2、空中而多竅 空中:古義,中間是空的;今義,天空中
3、自以為得其實 其實:古義,它的真相;今義,實際上
4、而漁工水師 水師:古義,船工;今義,水軍
【一詞多義】
1、鼓 ①噌吰如鐘鼓不絕(鼓,名詞)②微風鼓浪(振動,動詞)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夜晚,名詞)②故莫能知(沒有人,否定性無定代詞)
3.自 ①自以為得之矣(自己,代詞) ②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從,介①彭蠢之口有石鐘山。)
5.餘 ①餘韻徐歇(剩餘的,形容詞)②餘尤疑之(我,代詞)
6.得 ①得雙石於譚上(得到,找到,動詞)②固得觀所謂石鍾者(能夠,助動詞)
7.搏 ①水石相搏(擊,拍,動詞)②森然欲搏人(撲擊,動詞)
10、雖 ①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即使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雖然
11、言①言之不詳 說 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用文字表述、記載
12、然①然是說 但是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 ······的樣子
13、自 ①自以為得之矣 自己②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從
14、因 ①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因而②因笑謂邁曰 於是
【文學常識】
1、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詞一改詞的婉約,屬豪放派,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 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並稱“蘇黃”;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
2、記:文體名。掌握本文因事說理的發表議論法。
(二)【通假字】
1、扣而聆之 (“扣”同“叩”,敲擊)
2、南聲函胡 (“函胡”同“含糊”,重濁而模糊)
3、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晚上)
【詞類活用】
A.使動: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鳴響
B.名詞做動詞:1、微風鼓浪 鼓:振動2、而此獨以鍾名 名:命名
C.名詞做狀語
a)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乘船
b)大石側立千尺 側:在旁邊
c)事不目見耳聞 目:親眼 耳:親耳
d)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夜:在夜裡
e) 主觀臆斷 臆:憑主觀想象
【古今異義詞】
1、餘方心動欲還 心動:古義,心驚;今義,內心有所觸動
2、空中而多竅 空中:古義,中間是空的;今義,天空中
3、自以為得其實 其實:古義,它的真相;今義,實際上
4、而漁工水師 水師:古義,船工;今義,水軍
【一詞多義】
1、鼓 ①噌吰如鐘鼓不絕(鼓,名詞)②微風鼓浪(振動,動詞)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夜晚,名詞)②故莫能知(沒有人,否定性無定代詞)
3.自 ①自以為得之矣(自己,代詞) ②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從,介①彭蠢之口有石鐘山。)
5.餘 ①餘韻徐歇(剩餘的,形容詞)②餘尤疑之(我,代詞)
6.得 ①得雙石於譚上(得到,找到,動詞)②固得觀所謂石鍾者(能夠,助動詞)
7.搏 ①水石相搏(擊,拍,動詞)②森然欲搏人(撲擊,動詞)
10、雖 ①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即使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雖然
11、言①言之不詳 說 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用文字表述、記載
12、然①然是說 但是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 ······的樣子
13、自 ①自以為得之矣 自己②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從
14、因 ①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因而②因笑謂邁曰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