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杯茶87345135

    首先是人口的增長,人口數量的提升需要更多的糧食產量以供應生存,如果沒有大規模的人口增長,也就沒必要大面積的開墾荒地以追求更高的糧食產量,因此我們推測,人口數量的增長迫使人們對糧食產量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大量的土地的開墾為人口數量的增長提供了可能,二者相輔相成。

    在以農業為根本的自然經濟時代,土地是最有價值的生產資料,人的吃穿住行都需要依賴土地。就當時而言,未開發的土地大規模存在,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耕地面積需要不斷擴大,才能滿足對糧食的需求,因此人們努力開墾荒地以尋求更為充足的生產資料。

    另外土地的開墾與當時的繼承製度也有很大的關係,在實行長子繼承製或幼子繼承製的情況下,只有一個兒子能繼承家裡原有的土地,而其他兒子則沒有財產可以繼承,只能另闢天地,透過尋找新的土地開墾維持生計。而在國家層面則大力推行封臣制,國王將土地分封給臣子,而土地畢竟有限,因此只能選擇開墾荒地以滿足不斷的需求。

    在12世紀之時,農奴制開始走向解體,農奴脫離封建主義,走向自由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前往別的領地開墾新的土地,二是前往城市謀生。在當時,法蘭西的一大半土地以及德意志的三分之二土地,英格蘭的五分之四土地在當時都沒有開墾,而人們卻迫切地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以獲得安全感。

    因為土地是當時最有價值的資產,並且,不僅要求更多的土地,更要求自由的土地,進一步改善人與土地的關係,獲得經濟的自主發展,因此,無數農民為了自由與財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墾殖運動之中,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真正的自由與大量財富,徹底改變了農奴的身份,獲得新的社會地位,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力量。

    與此同時,英國的國家政策發生重要變化,對於土地開墾由緊到松,在安格魯到薩克遜時期,森林的所屬權屬於領主及其臣民。而在威廉征服英格蘭之後,便頒佈了《森林法》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免受砍伐,供應王室狩獵娛樂所用,在亨利二世統治時期,皇家的森林面積達到了最大範圍。

    而到了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開墾局勢已經勢不可擋,不少農民冒著極大的危險私自開墾土地,並在國王領地建立新居,《森林法》的執行已沒有那麼嚴格。而連年的征戰,國王對外戰爭所需要大量軍費,因此國王放鬆了對森林的管轄,開始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主動售賣森林的開墾權。亨利三世時期,頒佈《森林憲章》,其中已經放鬆了砍伐森林的懲罰,各階層透過與王室購買土地的開墾權獲得大量財富,而農民團體是最強烈的購買者。

    當時的墾殖運動可以分為內外兩個方面,一個是在西歐內部,對於那些尚未開墾的土地進行墾殖,對大規模的森林,沼澤,草地,荒地開墾,進行莊稼種植;對外則是向周邊發展,對斯拉夫地區以及阿拉伯地區都有過開闢,而這種開墾則進一步發展為西歐封建勢力的擴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漢歌和滾滾長江東逝水從歌詞旋律感覺幾個方面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