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ichard020

    個人覺得主要影響和注意事項如下:

    第一;規範資金池業務,降低期限錯配風險,意味著以後短期理財產品會減少,要做好長線投資的準備。

    這一點多少會影響到人們的理財方式,尤其與短期理財直接相關,不過對金融機構的影響會更大。

    那什麼叫資金池呢?簡單說,不同期限理財產品的錢都會放在同一個池子裡。 3個月期的,5個月期的,1年期的,都裝在一個池子裡,統一滾動,別說投資者搞不清楚哪個資金是續哪個產品的,管理人到最後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大家要知道,目前融資專案大多是長期限的。針對這類的融資專案,銀行設計理財產品的方式主要是長短配,也就是期限錯配。

    那什麼叫做期限錯配呢?舉個栗子,一筆1年期的資產,拆成4個月的理財產品要滾3次,拆成1個月的產品,就要滾12次。這樣做的原因是,長期限的資金價格比短期限便宜,銀行可以額外賺一筆期限錯配的錢。

    但這裡蘊含著極大的流動性風險,後續產品的錢一旦募不上來,前一期產品的兌付就會有問題。這就是監管層著力打擊“資金池”的原因。

    第二;打破剛性兌付,實行產品淨值化管理,這說明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總而言之一句話,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任何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都要風險自擔,後果自負。

    剛性兌付,簡單說就是銀行用一個固定利息問你借錢,具體幹什麼,你別管,反正到期我給你本金和利息,賺得多了我留著,虧了我貼給你。

    那什麼又是淨值化管理呢?就是你投資的理財產品不會承諾收益,你賺了或者是賠了只取決於這款產品的淨值。你拿一百元去買銀行理財產品,然後投資賺了二十,你就能拿到一百二十,如果投資賠了二十塊,那到你手裡就只有八十。也就是說銀行不會再兜底了。

    第三;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利好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新規將過渡期截止日確定為2020年底,比徵求意見稿的2019年6月30日延長了一年半。這給予了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壓力減小了。你們想想看,如果資管產品集中兌付,則有可能會出現違約,引起金融市場騷亂,危害金融市場穩定。

    第四;針對個人投資者,有幾個可以參考的點。

    1)在2020年底之前,還可以投資老產品(即預期收益型的,剛性兌付的),因為看得見摸得著的,也就是有兜底的。過渡期快結束的時候,尚未到期的非標資產全部要髮長期限產品來承接到到期日,那時候會有很多長期限產品甩出來,到時候可以慢慢挑選,等這批產品到期,就再也沒有省心的白菜。

    2) 各位以後買理財的時候,再也不能只看機構了,需要綜合分析。什麼某某銀行的就一定安全,某某保險的就沒風險,只能說不一定,得要看你把錢借給誰了,他拿什麼還錢,他不還錢,誰替他還錢,如果都不還錢,你還有什麼辦法,又該找誰維權,如果這些問題都不知道,那麼至少你還有選擇就是不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神x79主機板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