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農村人冬子

    大豆葉斑病,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危害大豆的葉片為主,發生比較普遍,在中國大豆種植區基本都有分佈,不及時防治,對產量有不小的影響,本篇內容小幫手詳細給大家介紹大豆葉斑病的相關知識。

    一、大豆葉斑病病菌

    大豆葉斑病的病菌為大豆球腔菌,屬於子囊菌亞門真菌,查詢專業資料,該病菌子囊殼為黑褐色,形狀為球形或者是近球形,表生,殼壁膜質,有孔口,關於詳細的介紹,這裡不再過多解釋,大家知道為大豆球腔菌即可。

    二、大豆葉斑病症狀

    大豆葉斑病以危害葉片為主,所以主要觀察葉片的發病情況,在發病初期,剛開始感染病菌時,葉片上會出現小病斑,顏色為灰白色居多,形狀不規則;隨著病害的加重,小斑點會慢慢變大,顏色也由灰白色變成了褐色(四周為深褐色,中間為淺褐色),在葉片上很明顯,容易判斷;病害在嚴重的情況下,這些病斑會導致葉片出現乾枯現象,並且在病斑部位,出現黑色的小粒點,大豆的光合作用受阻,產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三、大豆葉斑病發病條件

    1、連作種植

    當某些地塊,常年種植大豆,田間病菌的數量多,抗性大,發生葉斑病的機率和危害也會加大。

    2、土壤墒情差

    當田間過於乾旱,又沒有及時灌溉澆水的情況下,大豆長勢較弱,抵抗力減弱,病害易侵染。

    3、種植過密

    當大豆種植過密時,等到生長中後期,田間基本上被葉片所覆蓋,通風性、透光性都較差, 不利於大豆正常生長,利於病害的發生。

    4、雨水多

    當一些大豆種植區域遇到長時間的連陰雨天氣時,再加上田間排水不良,導致田間溼度過大,也容易感染葉斑病。

    5、肥料不足

    大豆生長過程中,吸收不到充足的養分,保證不了大豆的正常生長,出現長勢較弱的現象,病害很容易侵染。

    四、大豆葉斑病傳播途徑

    1、病殘體

    葉斑病的病菌會在田間一些病殘體上越冬,等到第二年適宜的環境下,成為初侵染源,開始進行傳播危害。

    2、風雨、氣流

    病菌還會透過風雨和氣流進行傳播,這點基本無法防治。

    3、昆蟲

    田間的一些昆蟲,身體上攜帶有病菌時,也有可能進行傳播。

    五、大豆葉斑病預防措施

    1、種子

    購買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在病害發生時,同等情況下,比普通的品種發病機率和發病程度要小一些,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2、輪作

    輪作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發病特別嚴重的地塊,輪作3年以上後,再種植大豆,病害會大大減輕。

    3、清除病殘體

    在上季大豆收穫後或者本季大豆播種前,對田間的一些病殘體要及時清理出田外,尤其是已發生葉斑病的地塊,破壞病菌的生存場所,以此來減少田間病害的侵染。

    4、水肥要合理

    大豆種植過程中,水肥的施用要合理,乾旱時,及時灌溉澆水,遇到連陰雨天氣時,及時排水,另外,底肥+追肥+葉面噴施肥要跟上,以此來保證大豆的正常生長,提高自身抗性,減輕病害的危害。

    六、大豆葉斑病防治辦法

    當大豆田已出現葉斑病時,要及時打藥防治,越早效果越好。

    在大豆葉斑病發生初期,可選擇以下常用藥劑:吡唑醚菌酯、丙環唑、氟環唑、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等單劑,或者是唑醚·氟環唑、苯甲·丙環唑、苯甲·醚菌酯、腈菌·咪鮮胺等復配藥劑。

    根據當地葉斑病的發生情況以及抗藥性,選擇合適的藥劑,如果發生比較嚴重,一次效果不佳,可間隔10天左右,再次噴施。

  • 2 # 江漢tu人

    1、大豆頂枯病造成死苗 大豆苗期感染頂枯病,幼苗子葉上會產生褐色環斑,生長點壞死,嚴重的整株枯死;開花前期感病的植株,病株節間延長,頂芽變褐,彎曲成鉤狀,植株開始變脆、易折倒;開花後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葉易落,靠近分枝的莖節部和髓部變褐,結莢很小,發育不良,莢內子粒不飽滿,常延期成熟,直至收穫前一直保持綠色。防治措施:(一)點片發生的地塊要拔除病株。(二)確認感染大豆頂枯病時,及時用64%的防毒礬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噴施。 2、大豆孢囊線蟲引起死苗 大豆苗期發生大豆孢囊線蟲危害,子葉及真葉變黃,發育遲緩,嚴重時全株枯死;成株期發生大豆孢囊線蟲危害,植株矮化,葉片由下向上變黃,花期延遲,結莢但子粒不飽滿且色澤較暗。拔出病株,可見根系不發達,鬚根多,根瘤很少,根上附有很多的孢囊線蟲(形狀為細小的黃色顆粒狀)。防治措施:(一)增施有機肥。透過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大豆健壯生長。(二)適時灌水,增加土壤溼度。土壤乾旱利於大豆孢囊線蟲的危害。(三)對發病的田塊及時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對植株莖基部噴施。 3、 豆稈蠅病主要發生在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機肥較多的大豆田或重茬地。大豆苗期感病表現為植株下部葉片正常,上部葉片全部黃化。剝開根莖,稈內可見有豆稈蠅蛆和蛆糞。防治措施:用40%的氧化樂果或辛硫磷1000倍液,於苗期及花期各噴1次。 4、營養失調症 營養失調症主要發生在缺肥田塊,或偏施、單施某一種化肥的地塊,或嚴重乾旱的地塊。大豆植株發生不同程度的葉片黃化、皺縮、生長遲緩。防治措施:每畝噴施惠滿豐50∼80毫升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對水30∼50公斤,可使症狀緩解或消失,使大豆恢復正常生長。 5、上茬殘留除草劑藥害 一是麥田除草劑施用過晚。早春由於氣溫低,部分農戶麥田化學除草時間推遲至4月10日,因草齡較大,相應地加大了巨星、苯磺隆的使用量,比常規用量增大0.5∼1倍,增加了土壤農藥殘留量。夏大豆播期大都在6月5日∼10日。巨星、苯磺隆的使用期限離下茬作物播種60天之後為安全期,這樣部分農戶的上茬施藥時間到下茬種植期未達到安全期要求,導致藥害產生。二是麥田使用甲、綠磺隆及其復配劑。淮北地區土壤多屬中性偏鹼,甲、綠磺隆在鹼性土壤中很難分解,易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麥田使用這類除草劑後,下茬大豆輕則苗弱僵小,重則不能立苗,以至減產80%左右。儘管這類農藥已經禁止使用,但因農藥市場仍有銷售,所以由此造成的藥害屢屢發生。防治措施:發現藥害後及時澆水,並噴施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 3 # 四季農家院

    大豆細菌葉斑病是北方地區大豆生產中的一個常見病,別稱:細菌性角斑病腐。

    為害症狀:

    大豆細菌性葉部病害有兩種。用肉眼不易識別。兩種是:1)細菌性斑點病, 2)細菌性斑疹病。 細菌性斑點病最初在葉片上形成水漬狀斑點,以後變成褐色或黑色多角形斑,邊緣有黃綠色暈圈。病組織易枯死脫落,病葉呈破碎狀。莖及葉柄受病產生黑褐色條斑。莢受病產生紅褐色小點,後成為不規則形小斑,多集中於豆莢合縫處。病菌在種子上形成褐色斑點,上有一層菌膿。

    發病特點:

    兩種病菌主要在種子和土壤表層的病殘體中越冬。病組織腐爛後病菌很快死亡。帶菌種子生長出來的幼苗子葉上發病,病部的細菌借風雨傳播,從寄主氣孔侵入,在薄壁細胞內大量繁殖,擴大為害。

    細菌在風雨天由雨水飛淺傳播。暴風雨對病害蔓延十分有利。夏季多雨低溫時,斑點病發展很快,氣候乾旱高溫時,病害停止發展。斑疹病則相反,高溫下發展,最適溫度為30℃。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

    (2)與禾本科作物及棉、麻、薯類等作物輪作, 收穫後及時深翻,促使病殘體加速腐爛。

    (3)種子處理用l克獸用鏈黴素加水5-10公斤浸種30-60分鐘,也可用 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100公斤種子用0.3公斤藥。

  • 4 # 農村鳳凰團

    大豆葉子上長黃斑可能是感染了黃葉病。大豆發生黃葉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選擇的大豆品種抗病性存在差異。不同的大豆品種的抗病性存在較大差異。紫花大豆品種的抗病通常比較強,發病比較輕;白花大豆品種抗病性比較差,發病比較嚴重。

    2. 連續耕種的土地存在營養元素缺乏的現象,特別是缺乏鐵、錳、硼、鉬等微量元素,會嚴重影響大豆根部的正常生長和根瘤 的形成,降低大豆的固化吸收氮能力,導致大豆地上部分的心葉發黃。黃葉病會由上向下發展,嚴重的時候大豆的椰子會呈現出黃白色,產生出褐色的壞死斑點,甚至使大豆焦枯死亡。

    3. 病菌感染也容易造成大豆黃葉病發生,被感染的大豆根部生長不良,嚴重時會出現根部發黑,莖基腐爛的現象。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種:第一可能是當地小麥田施用的除草劑裡含磺醯脲類除草劑,比如氯磺隆、甲磺隆等。第二可能是田塊裡的大豆發生了立枯病 等病害。

    4. 持續的高溫旱天氣會使大豆的根莖發生木栓化,影響大豆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造成大豆黃葉病;高溫後降下暴雨突然轉晴也會使大豆黃葉病迅速傳播。

    防治大豆黃葉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1. 多施一些農家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的結構;

    2.按照科學合理的配方進行施肥,每畝噴施適量的鋅、鐵並新增40毫升的“半日青”;

    3.黃葉病發生時可以噴施鋅、鐵和松脂銅,配合“半日青”噴後三天大豆的葉子就會變綠恢復正常;

    4.不要收割麥茬,保護土壤的結構。

  • 5 # IT清風哥

    一、大豆葉斑病病菌

    大豆葉斑病病原菌是大豆球腔菌,屬於子囊菌亞門真菌。對於專業資料顯示,該病菌子囊殼為黑褐色,形狀為球形或近球形,表生,殼壁膜質,有孔口。

    二、大豆葉斑病症狀

    大豆葉斑病主要對葉片有害,因此我們主要觀察葉片的發病情況。發病初期,當感染病菌時,葉片上會有小斑點,多呈灰白色,形狀不規則。隨著病害的加重,葉片上的小斑點逐漸變大,顏色也由灰白色變為棕色(周圍為深褐色,中間為淺褐色)。顯然,這是容易判斷的,在嚴重的情況下,這些損害會導致葉片乾燥,並且在損害部位,有小的黑色顆粒,大豆光合作用受阻,產量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三、大豆葉斑病的發病條件

    1、連作種植

    當一些地塊全年種植大豆時,田間病原菌數量大,抗性大,葉斑病的機會和危害會增加。

    2、土壤墒情差

    當田間太乾旱,沒有及時灌溉時,大豆生長弱,抗病性弱,易感染。

    3、種植過密

    當大豆種植過密時,基本上都被田間的葉子覆蓋,直到生長中期和後期。通風、光照不良,不利於大豆的正常生長,有利於疾病的發生。

    4、雨水多

    當一些大豆種植區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加上田間排水不暢,田間溼度過大,很容易感染葉斑病。

    5、肥料不足

    在大豆生長過程中,營養不足不能被吸收,保證了大豆的正常生長。出現生長乏力現象,易感染。

    四.大豆葉斑病的傳播途徑

    1、病殘體

    2、風雨、氣流

    病菌也可以透過風雨和氣流傳播,這基本上是不可控制的。

    3、昆蟲

    有些昆蟲在野外攜帶病菌時也會傳播。

    五,大豆葉斑病的預防措施

    1、種子

    在購買抗病性強的品種時,在病害發生時,同等情況下,比普通的品種發病機率和發病程度要小一些,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輪作

    輪換也是一種相對有效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在發病特別嚴重的地塊。經過3年多的輪換,大豆種植將大大減少這種疾病。

    3、清除病殘體

    在上一季收穫大豆或在季節播種前收穫大豆後,田間的一些病株應及時清理出田地,特別是發生葉斑病的地塊,破壞病菌的生存場所。從而減少了該田間的病害的侵染。

    4、水肥要合理

    在大豆種植過程中,應合理施用水分和肥料。乾旱時應及時灌溉、澆水。雨天要及時排水。另外,基肥+追肥+葉面噴施要同步進行,以保證大豆的正常生長,提高大豆的抗病性,減輕病害的危害。

    六、防治大豆葉斑病的措施

    當大豆田出現葉斑病時,有必要及時打藥,越早越好。

    在大豆葉斑病的早期,可選用以下常用藥物:吡唑醚菌酯、丙環唑、氟環唑、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等單劑,或者是唑醚·氟環唑、苯甲·丙環唑、苯甲·醚菌酯、腈菌·咪鮮胺等復配藥劑。

    根據當地葉斑病的發生情況以及抗藥性,選擇合適的藥劑。如果發生嚴重,一次效果不好,間隔約10天可以再次噴灑。

  • 6 # 金色秋天落葉黃

    大豆葉子斑斑點點,逐漸由綠變黃,我家有塊兒地裡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症狀:新葉長出不久葉片邊緣,逐漸出現透明的白色,逐漸由綠變黃,形成斑斑點點。使產量受到較大的損失。這種情況一般既不是打藥造成的,也不是害蟲所致,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因分析:這是地下害蟲引起的一種少見的症狀,這種害蟲學名“根潛蠅”,有點地方叫做根蛆。“根潛蠅”的適宜環境,一般溫度為20到25攝氏度,溼度60%到80%,一般重茬地發生較為嚴重。

    預防:在種植面積集中的地塊,實行輪番種植。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施肥“磷鉀肥”,增強抗蟲性和恢復土壤的生長能力。

    治療:播種的時候,藥物和種子攪拌到一起。50%辛硫磷加複合劑拌種或75%辛硫磷乳油加水,按照種子的0.2%,邊拌邊噴,辦好後燜4到6個小時,晾乾後播種。

    田間噴灑藥物治療,大豆長出第一片複葉前施藥,7到8天后再噴灑一次。藥物用法:90%晶體敵百蟲乳油700到1000倍噴灑根部,或用80%敵敵畏乳液800到1000倍噴灑。

  • 7 # 科學種植哥

    大豆葉子上面長黃斑是大豆葉斑病,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危害大豆的葉片為主。

    一、大豆葉斑病預防措施

    1、種子

    購買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在病害發生時,同等情況下,比普通的品種發病機率和發病程度要小一些,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2、輪作

    輪作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發病特別嚴重的地塊,輪作3年以上後,再種植大豆,病害會大大減輕。

    3、清除病殘體

    在上季大豆收穫後或者本季大豆播種前,對田間的一些病殘體要及時清理出田外,尤其是已發生葉斑病的地塊,破壞病菌的生存場所,以此來減少田間病害的侵染。

    4、水肥要合理

    大豆種植過程中,水肥的施用要合理,乾旱時,及時灌溉澆水,遇到連陰雨天氣時,及時排水,另外,底肥+追肥+葉面噴施肥要跟上,以此來保證大豆的正常生長,提高自身抗性,減輕病害的危害。

    二、大豆葉斑病防治辦法

    當大豆田已出現葉斑病時,要及時打藥防治,越早效果越好。

    在大豆葉斑病發生初期,可選擇以下常用藥劑:吡唑醚菌酯、丙環唑、氟環唑、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等單劑,或者是唑醚·氟環唑、苯甲·丙環唑、苯甲·醚菌酯、腈菌·咪鮮胺等復配藥劑。

    根據當地葉斑病的發生情況以及抗藥性,選擇合適的藥劑,如果發生比較嚴重,一次效果不佳,可間隔10天左右,再次噴施。

    三、大豆葉斑病發病原因:

    1、連作種植

    當某些地塊,常年種植大豆,田間病菌的數量多,抗性大,發生葉斑病的機率和危害也會加大。

    2、土壤墒情差

    當田間過於乾旱,又沒有及時灌溉澆水的情況下,大豆長勢較弱,抵抗力減弱,病害易侵染。

    3、種植過密

    當大豆種植過密時,等到生長中後期,田間基本上被葉片所覆蓋,通風性、透光性都較差, 不利於大豆正常生長,利於病害的發生。

    4、雨水多

    當一些大豆種植區域遇到長時間的連陰雨天氣時,再加上田間排水不良,導致田間溼度過大,也容易感染葉斑病。

    5、肥料不足

    大豆生長過程中,吸收不到充足的養分,保證不了大豆的正常生長,出現長勢較弱的現象,病害很容易侵染。

    三、大豆葉斑病傳播途徑

    1、病殘體

    葉斑病的病菌會在田間一些病殘體上越冬,等到第二年適宜的環境下,成為初侵染源,開始進行傳播危害。

    2、風雨、氣流

    病菌還會透過風雨和氣流進行傳播,這點基本無法防治。

    3、昆蟲

    田間的一些昆蟲,身體上攜帶有病菌時,也有可能進行傳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動機感測器怎麼用萬用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