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酒流年

    冉閔算漢族英雄嗎?之前我對此深信不疑,可是隨著對五胡亂華時期的歷史瞭解越來越多,我也對曾經的信念的懷疑越來越多。

    當然這不是我想討論的主要問題,不管咋樣,冉閔也稱得上是十六國時期的一代霸主。也正是因為冉閔的出現,讓後來入主中原的氐人、羌人和鮮卑人看到了漢族強悍的戰鬥力,不得不改變之前對於漢族的認知。冉閔對於後來的民族融合也算是有不小的影響。

    冉魏政權建立的兩年間,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這兩年間,冉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軍事天賦和超強的戰鬥力。但世無常勝將軍,更別說政治素人冉閔了。很快冉閔迎來了人生最後一戰——燕魏廉臺之戰。

    冉魏永興三年(352年)正月,後趙大將劉顯(此時已經在襄國[今邢臺]自立為帝)攻常山(今河北正定),冉閔親率八千騎兵急援,大破之,一路追到襄國,斬殺劉顯。經過兩年征戰,冉閔終於平定了冀州(今河北南部)。然而此時冉魏國力、軍力亦折損慘重,未得休整喘息之機,南部郡縣也多投靠了東晉。

    緊接著,前燕慕容儁( Jùn)已攻下幽、薊二州,兵鋒直指冀州。

    三月,冉閔率部北進,遊蕩於常山、中山(今河北定州)各郡(不是攻佔,此時二郡以被前燕佔據)。

    四月,燕王慕容儁命輔國將軍慕容恪(kè)等率軍南下攻魏。

    冉魏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建議冉閔應該避其鋒芒,待其疲憊以後再出擊。冉閔意在收復幽、薊二州,豈能臨陣退縮?因此聞言大怒,不納。

    對於冉閔的一意孤行,其司徒劉茂、特進郎闓對此很是絕望,他們認為與其被敵人殺死,不如自戕,於是二人相約自殺了。

    大戰在前,先死大將,這預示這此戰冉閔必敗。

    鑑於自己多步兵燕軍多騎兵,騎兵的特點是機動性強,打不過跑的快,收攏軍隊速度也快,因此擊敗、擊潰並不傷筋動骨,必須對其殲滅才能有效殺傷。冉閔準備將燕軍引入多叢林的地帶,抵消敵方的騎兵優勢,對其展開殲滅戰。

    這一點,冉閔的剋星慕容恪也想到了。

    冉閔主動出擊誘敵深入,連續十陣將燕軍擊敗。冉閔且戰且退,將燕軍引到了泒水(今河北中部的大沙河)南岸的廉臺(今河北無極縣東)。

    燕參軍高開對主帥慕容恪建議:燕軍皆騎兵,利於平地作戰,若跟著魏軍入叢林必然不利。不如派遣輕騎佯敗誘敵至平地,然後擊之。

    慕容恪採納了高開的建議,同時鑑於冉閔給燕軍士卒帶來的心理陰影,鼓勵大家說:“冉閔軍隊長久在外,士卒疲憊不堪,實在難以用來作戰;加之他有勇無謀,只有匹夫之勇。他們雖然擁有精兵,但不值一擊。諸君只需整肅激勵士兵,從旁等待他們與我們的中軍交戰,夾擊他們,無往而不勝。”

    慕容恪把燕軍分為三部:自率主力為中軍,選善射者槍騎五千人,以鐵鎖連戰馬結方陣而前,另兩部各置一側,形成犄角之勢配合主力進擊。

    冉閔果然上當,帶領軍隊從叢林中殺出,嚮慕容恪的中軍發起決死衝擊。

    冉閔遠遠望見了燕軍中軍之中的慕容恪的帥旗,於是催動渾身赤紅名曰朱龍的寶馬良駒,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殺入燕軍大陣。冉閔左突右衝,真的可謂手起刀落,沾者就死碰者就亡,連續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就連燕軍參將高開也被冉閔斬於馬下,一時間慕容恪的中軍有了鬆動。

    這時,慕容恪指揮左右兩翼的燕軍按預定計劃從旁夾擊,將冉閔大軍團團圍住。

    大概跑了二十多裡,冉閔坐騎朱龍突然暴斃,冉閔被追上來的燕軍擒獲。

    這場戰鬥,燕軍斬首七千餘級,殺魏僕射劉群,生擒冉魏董閔、張溫等,冉閔之子冉操逃奔魯口(今河北饒陽)。

    戰後,冉閔被送到慕容儁賬前。

    慕容儁問到:“汝奴僕下才,何自妄稱天子?”

    冉閔對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慕容儁大怒,鞭撻三百,將冉閔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告祭祖父慕容廆、父親慕容皝廟廷。

    冉魏永興三年五月初三日(352年6月1日),冉閔被斬殺於遏陘山,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順便說一下,冉閔敗在慕容恪手裡也不算辱沒英名,慕容恪被後世稱為十六國十大名將之首,是唐朝武廟六十四將之一、宋朝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2 # 金陵太史令

    352年,冉閔在徹底掃除後趙石氏的勢力後,自信心倍增。此時的前燕慕容俊,先是坐山觀虎鬥,看著冉閔先後和石祗、劉顯打,再趁勢發兵攻下幽州和薊州,併到達冀州之地。

    冉閔聞訊後,親自率兵出擊,並與前燕將軍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當時,冉閔身邊將領勸諫他說:“敵軍乘勝而來,氣勢正盛,而且兵力佔優,我們應避其鋒芒,等他們懈怠之後,再調集更多兵力,與他們決戰”。冉閔很生氣,當即嚴厲地否決了他們的提議,自信地說:“我正要平定幽州,斬殺慕容俊。如果遇到區區一個慕容恪就不敢和他交戰,天下人怎麼可能會服我呢?

    此時的冉閔,考慮到自己這邊主要是步兵,而敵軍是騎兵,於是先讓部隊向樹林移動,準備誘敵深入。前燕的參軍高開,識破冉閔的計謀,告訴慕容恪:“我軍騎兵利於平地作戰,一旦讓冉閔進了樹林,我們就會陷於被動。應該馬上派出輕騎兵前去攔截,與敵軍剛一交手,就佯裝敗退,把敵軍誘至平地,然後再擊之。”慕容恪不是無謀之輩,於是多次讓小股騎兵挑釁魏兵,冉閔主動出擊,追擊前燕士兵來到了平地。

    突然,慕容恪一聲令下,左右兩翼的鮮卑騎兵立即從側面向冉魏軍猛撲過來。此時的冉魏軍早已精疲力竭,無法抵擋前燕騎兵的衝擊。頃刻間,冉閔被敵軍包圍,寡不敵眾,冉閔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只好長嘆一聲,躍馬挺矛,拼死殺出重圍,單人匹馬,向東疾馳而去。慕容恪下令士兵追擊,冉閔策馬狂奔,一口氣跑了二十多裡。突然,胯下的戰馬一頭栽倒在地,被活活累死了,冉閔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被蜂擁而至的前燕士兵擒獲。

    慕容俊:“汝奴僕下才,何得妄稱帝?”

    冉閔:“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得不稱帝邪!”

    慕容俊聽後大怒,命令士兵鞭打冉閔三百,把他押送到舊都龍城,向太廟獻俘,以告慰祖父慕容廆和父親慕容皝的在天之靈。五月三日,冉閔被斬於龍城遏陘山。冉閔死後,前燕國內大旱,蝗蟲四起,慕容俊害怕,以為是冉閔陰魂導致,於是派人到遏陘山隆重祭祀冉閔,並給冉閔上了一個諡號:“武悼天王”。

    後人對冉閔的評價多有爭議,尤其是《殺胡令》,但我覺得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裡的評價相對客觀,他說:“冉閔逞勇殘殺,立國三年,死人無數,失敗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蠻行動反映著漢族對羯族匈奴族野蠻統治的反抗情緒,所以他的被殺,獲得漢族人的同情。慕容俊致祭贈諡,正是害怕漢族人給予冉閔的同情心”

  • 3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冉閔一個幾歲就被胡人統治者收養的孤兒,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出身?還祖宗十八代說的有名有姓,一五一十,頭頭是道。我問各位讀者你們還不是流浪孤兒知道自己的出身,可你祖宗十八代你能說出來?說的清嗎?而冉閔一個幾歲的流浪孤兒卻對自己的出身和祖宗十八代知道的一清二楚,這符合邏輯嗎?一切不符合邏輯的事物判斷的結果一定都是假的。所以冉閔漢族說是別有用心之人,為了證明漢朝人在中國歷史上的連續性而蓄意編造的,五胡十六國到隋唐一直沒有改變鮮卑人的統治地位,漢朝人早以淹沒在北方胡人和南方越人的海洋裡,雖然今天都是漢族人但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就是兩個品種,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真理。

  • 4 # 龍門崇元

    “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如果早生一千六百年,我願做冉天王麾下下一名小卒,衝鋒在前,力保我漢家血脈,中華民族萬歲!

  • 5 # 景觀歷史

    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這是冉閔殺胡令中的一段話,字中句句暴露出冉閔匡扶漢人天下的決心。

    西晉滅亡

    西晉時期,國內爆發八王之亂,使剛剛穩定的西晉政權遭到嚴重破壞,致使北方少數民族崛起,而西晉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死於匈奴人之手,於是晉室家族及王侯將相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南遷之旅,次年,司馬睿在南方建康稱帝,重建晉朝,後世稱東晉。

    這段時期是中原王朝不願提及的歷史,因為他太黑暗了,黑暗到什麼程度呢?當時中國北方但凡胡人經過的地方,寸草不生、片瓦不留,陵墓盡毀、宮殿盡燒、中原百姓十室九空,據《晉書》記載,晉武帝太康元年人口約為16163863人,五胡亂華結束後,北方漢人僅剩下500多萬。

    冉閔雖是漢人,但他剛開始在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手下效力,後趙皇帝石虎收冉閔為養孫。石虎此人生性殘暴,荒淫無度,是十六國中有名的暴君,石虎死後,冉閔掌握朝中大權,並聯合朝中漢人開始了屠胡滅石的行動,公元350年,冉閔改國號為衛,並下達殺胡令,一天之內,殺胡人數萬,最後命令軍隊關閉城門,親自率軍誅殺羯族,不論貴賤,一律殺頭。

    公元352年,前燕皇帝慕容雋攻佔幽州和薊州,勢力已達冀州,冉閔得知後,親率軍隊抵禦燕軍,當時燕軍勢大,手下大將勸冉閔暫避鋒芒,可是冉閔非常自信,根本不聽他人勸阻,兩軍剛一交戰,燕軍知道冉閔勇猛,都不敢與他正面交鋒,於是冉閔十戰十捷,燕軍十分畏懼。

    當時冉閔的軍隊主要是步兵,而前燕主要是騎兵,冉閔想把燕軍誘入樹林裡面再將其殲滅,不過前燕將領慕容恪識破冉閔計劃,只派小股騎兵騷擾魏軍。

    後來冉閔被押回燕國,燕國皇帝慕容雋大喜,並於五月押往龍城獻俘太廟,隨後在遏陘山將其斬殺,諡號“武悼天王”。

    結語

    漢人冉閔崛起於五胡之中,有人奉他為民族英雄,有人視他為殺人狂魔,但我認為,當時胡人屠戮中原,冉閔或許抓住了當時漢人對胡人痛恨的心理,來成就自己的霸業,可他確實也燃起了漢人復國的希望,間接的拯救了北方漢人,是當時不折不扣的漢家英雄。

  • 6 # Mer86

    首先是石虎的小兒子石世按流程繼位。但遭到以石閔、苻洪、姚弋仲為首的領兵大將的集體反對。他們為了搞倒小皇帝,就一起忽悠石虎的另一個兒子石遵起兵篡位。石世最終慘遭老哥篡位。(石閔就是冉閔,石虎的養孫。苻洪是前秦政權奠基人。姚弋仲是後秦開國皇帝姚萇的老爸。三個人都是梟雄)

    石遵成功篡位後,似乎一切風平浪靜了。但石閔卻要搞事。他對石遵說,苻洪那個人狼子野心,而且他還是氐族大酋長,他麾下的氐人只知道有他,不知道有朝廷。現在你讓他鎮守關中,他可能會造反。石遵在石閔的忽悠下,於是就罷免了苻洪的官職。

    苻洪聽到石遵居然撤了自己的職,既不吵也不鬧,他直接帶著部下就歸順了東晉。

    姚弋仲聽說苻洪反了,他感覺石遵、石閔都不是善茬。身為羌族首領的他,乾脆就也帶著族人隱匿了。誰都不打,也誰都不幫,只待時局發展。

    石遵原本由石閔、姚弋仲、苻洪擁立,但苻洪帶著人馬走了,姚弋仲也隱身了,這等於說石遵原本的三根支柱,現在缺了兩根。可謂是元氣大傷。石虎的另一個兒子,鎮守薊城的石衝見機,就趁機領精兵五萬南下,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石遵。

    不過石衝很倒黴,他本想偷雞,但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被石閔率軍一個反撲,五萬大軍直接全軍覆沒。他自己也領了盒飯。

    搞死石衝後,石閔的在朝中的地位炙手可熱。石遵感受到了威脅。於是他就拉攏他的三位兄弟,石苞、石鑑、石琨,準備一齊合謀除掉石閔。

    但這四兄弟,人心不齊,商量了半天都得出個結果。石遵心情煩躁,就說散會。石鑑在散會後,左想不對,右想不對。殺了石閔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難道皇位能傳給自己?

    再說了,石閔手握重兵,是個人才,萬一動手不利落,沒殺掉他,他展開報復,自己也活不了。在權衡利弊後,石鑑決定反水,他派心腹趕緊通知石閔,讓其先下手為強。石閔接到密報後,當天就動手。石遵當天就被幹掉了。

    石閔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是漢人,只不過是石虎的養孫。石遵、石鑑這些羯族人根本不會把他視做自己人。再加上自己現在還手握重兵,石鑑能賣石遵,肯定就能尋機殺了自己。

    因而他在殺了石遵後,就一直等著。就等著石鑑來殺自己。等到石鑑慫恿石苞真的殺來了之後,石閔果斷展開反擊,直接就把石苞打得全軍覆沒。

    石苞打了個大敗仗,逃到石鑑那裡訴苦,正好石閔在後面殺過來。石鑑一看,就立馬翻臉不認人,大喝一聲:“石苞造反,大家快把他腦袋砍了!”

    就這樣,石苞稀裡糊塗領了盒飯。

    石閔看到石鑑滅口,也不好說什麼。畢竟石鑑是皇帝,而且又沒“暴露”,他手上也沒有石鑑要殺自己的證據。於是他就只好將錯就錯,跟石鑑當面噓寒問暖一番後,就帶著人馬走了。

    吃了這次大虧,石鑑慫了。但他的弟弟,襄國守將石祗怒了。他覺得石閔一個漢人居然能把持朝政,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就聯合隱身了一段時間的姚弋仲一起討伐石閔。

    不過石祗這邊還沒有正式開始動手,石鑑那邊就急不可耐了。駐守京城的龍驤將軍孫伏都覺得石閔這次死定了,為了提前站隊,就帶著三千多人跟石鑑暗中竄連,攻打石閔。

    但孫伏都的部隊戰鬥力太差,又是被石閔打得全軍覆沒。

    這一次,石鑑本想故技重施,再次號召大家殺了孫伏都,然後表示自己很無辜,什麼內情都不知。可石閔這回對石鑑拙劣的表演早已經不感興趣,直接下令將其軟禁。在石閔看來,你石鑑知不知情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留著你是個禍患。

    石閔軟禁石鑑後,徹底大權在握,為了宣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對天下人宣佈,這世上再也沒有石閔了,只有冉閔。

    他要改回本姓,做回漢人,與以石祗為代表的羯人,姚弋仲為代表的羌人決裂。

    冉閔改名後,為了試探羯人的態度。他就在國都鄴城的城門口貼出告示:叛黨現已經全部伏法拿下,從今天開始,願意和我冉閔在一起的請留下。不願意的請自便,可以出城離開,我不做阻攔。

    這道告示一出,方圓百里內的漢人紛紛搶著入城,羯族人則紛紛搶著出城。這一明顯反差讓冉閔感覺到危機——羯人絕不會聽自己的號令,留著是個禍患。

    於是他就下令:“凡是漢人進獻一個羯人首級者,文官升三級,武將拜牙門將軍。”

    這道令就是歷史上的“屠羯令”。

    旨意頒佈下去,不得了了。一場大屠殺就此展開。幾乎是一天之內,羯人的首級就被砍了幾萬個,屍體在城外都堆成了山。先前縱橫中原三十多年的羯族人在遭此打擊後,元氣大傷。

    這裡插一句。冉閔的屠羯令,並沒有殺盡中原羯人。因為他的地盤很小,他只能在自己地盤上殺羯人,別人的地盤他管不著。後人經常說冉閔殺盡了天下胡人,這明顯是誇大其詞。先不說胡人,就單說羯人,後來禍亂江南的侯景就是羯人。如果羯人滅絕了,這個煞星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言歸正傳。羯人被狠狠屠殺一番後,先前被軟禁的石鑑也沒有利用價值了。冉閔將他處死後,選了一個黃道吉日,改國號為魏,自立為帝。

    他建立的這個政權,史稱“冉魏”。

    冉閔當了皇帝后,混戰並沒有終結。因為此時石祗還鎮守在北方,沒被殺掉的羯人紛紛向他投靠,令他實力大增。(這也是為什麼說冉閔屠羯,效果有限的原因)

    而投靠東晉的苻洪也殺了個回馬槍,趁著冉閔與羯人決裂時,成功偷雞,拿下關中。並在之後又擊敗了跟他爭奪關中的姚弋仲,在關中站穩了腳跟。由於苻洪此前就是被冉閔逼走,所以他此次回來的首要目的就肯定也是來找冉閔尋仇的了。

    再加上冉閔稱帝,讓東晉很不滿,覺得他僭越了。東晉也聲稱要打他。

    所以在此情況下,冉閔情況其實很不好。北面是強敵石祗,西面是死敵苻洪,南面的東晉又不拿他當自己人。他的地盤僅限於黃淮一隅之地,可謂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為了逆轉這種不利局面,冉閔親率八萬精兵北上,迎戰後趙。雙方在邯鄲展開決戰。冉閔帶頭衝殺,趙軍大敗,被殺兩萬八千人。

    不過這次勝利並沒有逆轉不利局面。由於擔心戰線拉的太長,老巢會被一直揚言要來打自己苻洪和東晉抄掉。於是冉閔在重挫趙軍後,立即班師回朝,擴軍備戰,把統治區內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全部徵召入伍。

    短短數月時間,他聚集了三十多萬的部隊。

    然後他就哪也不去,就窩在老巢,等著四周的死敵主動來打他。

    石祗、苻洪、東晉見冉閔是這幅齜牙咧嘴的模樣,都被嚇到了。沒一個人敢動。(苻洪不久後被自己人暗殺而死,他兒子苻健與冉閔主動講和)

    敵不動,我動。冉閔見震懾目的達到,就讓兒子冉胤鎮守老巢,他自己親率十萬大軍進攻石祗,決定先敲掉一個勁敵再說。

    這一戰,冉閔沒有退路,殺紅眼了。石祗和歸附他的羯人也沒有退路,也殺紅了眼。雙方一通廝殺,兩敗俱傷。

    不過冉閔是攻勢一方,石祗是守勢,戰場在他的地盤上。如果戰爭長期持續下去,他肯定會吃不消。於是,他就給鎮守洛陽的姚弋仲,鎮守冀州的哥哥石琨,割據遼東的鮮卑慕容氏求援。

    這些勢力收到求援信後,石琨首先率軍從冀州南下,姚弋仲也派兒子姚襄率領38000騎兵北上增援。慕容氏內部一番爭論後,也決定增援。約三萬鮮卑騎兵南下中原。

    不久後,所有援軍趕到,合計約十萬人。

    冉閔看到這幅大場面,自知不敵,本來他是想跑路的,但一個道士嘰嘰歪歪,說陛下你打了一年多,一點成績也沒有,現在你看敵人勢大就想跑路。你以後還怎麼號令將士?

    可能道士也是出於好意,但這話讓出身行伍的冉閔聽起來,卻有一種譏諷的意味。

    冉閔被這一激,惱羞成怒,當場就下令:跟他們拼了!

    至於拼了的結果嘛,大敗虧輸。十萬魏軍被殺的落花流水,全部被殲。只有十幾名騎兵隨冉閔逃出了戰場。

    石祗轉危為安後,眾路援兵先後告辭,他覺得冉閔已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於是他就開始裝叉,派遣部將劉顯率領七萬大軍主動進攻冉閔。

    前面說了,冉閔整軍備戰時,他整整擴充了三十萬大軍。前番雖然十萬大軍覆滅,但老巢還有二十萬人。石祗讓劉顯只帶七萬人出擊,這明顯就是去找死的。所以劉顯率軍出擊沒多久後,他就遭到冉閔當頭一棒,七萬人死了四萬多,他自己也做了俘虜。

    劉顯被俘後,向冉閔乞降,表示願意以石祗的首級為見面禮。冉閔覺得放這種戰鬥力只有五的垃圾回去也無妨,就放他一條生路。

    結果沒想到,這個劉顯是真人不露像,回去後果然發動政變,把石祗殺了,並提著石祗的首級獻給冉閔。冉閔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沒辦成的事,就讓這位小人物辦成了。

    石祗死後,後趙滅亡。鎮守冀州的石琨見勢不妙,立即坐船跑路,沿著海岸線居然一路跑到了東晉,乞求東晉收留。但東晉的大臣均認為此人不能留,就在群議後,將石琨和石氏一族全部。自此,石虎的兒子全部領了盒飯。這離石虎閉眼嚥氣的時間,才過去不到三年。

    石氏被滅門後,姚弋仲對兒子們說:石氏厚待我,我本來幫他們。但今天石氏已滅,我沒有報答物件了。我死了以後,你們不要歸順冉閔那傢伙。要歸順,也歸降晉室。你們一定要守臣節,不要做不義的事。

    有父親的教誨,他的兒子石襄後來便遣使向東晉投降,獲授使持節、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單于,封高陵郡公的待遇。羌族姚氏這一支自此又開始隱身了。

    沒了姚氏的阻礙,冉閔一統河北再無障礙。

    統一期間,那位賣掉石祗的劉顯還想趁亂自立為王,但被冉閔及時發現,派兵剿滅。自這之後,冉閔長舒一口氣,天下終於太平。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真正的勁敵,這個時候才出現。

    誰呢?鮮卑慕容氏。

    公元352年,冉閔率一萬多親兵到常山、中山一帶打獵。在這裡,他碰上了早有準備的慕容恪的大軍。

    其實早在後趙大亂的時候,慕容氏就已經開始整軍備戰了。當年石祗求援時,慕容氏之所以願意出兵,就是想試探中原虛實。後來大軍回師,把中原虛實盡報,燕王慕容儁就此下定決心,慕容氏全體南下,攻掠中原。

    當冉閔帶著親兵北上打獵時,前燕大軍實際上早已偷偷入關。等到冉閔出現後,數萬鮮卑騎兵迅速圍了上去,把冉閔以及一萬多魏軍圍了個水洩不通。

    冉閔所帶兵馬都是精兵,再加上他本人指揮得當,所以他儘管被圍,但總是能打破鮮卑騎兵的包圍。就這樣連續接戰了十幾回,燕軍吃了不少敗仗。

    慕容恪吃不掉冉閔,心裡十分焦躁,於是他就親自到前線指揮作戰。在激戰中,他發現冉閔總能躲開騎兵的衝擊,是因為他總能從自己騎兵的縫隙中逃走。於是慕容恪就部隊中選出五千名優秀的騎射手,用鐵鏈把他們的戰馬連起來組成方陣。是為連環馬,作為祕密武器到明天投入戰場。

    等到第二天一早,慕容恪將幾萬鮮卑騎兵分為三隊,先令左右兩部埋伏,在陣前豎起了一座大旗作為指示目標。只留中軍讓冉閔衝鋒。冉閔不知對方有變,就仍然用老套路對慕容恪的中軍發起進攻。等到冉閔衝入戰場後,他才發現完蛋了,自己被包圍了。

    不過冉閔畢竟是冉閔,他觀察戰場形勢後立即做出調整——他左手使一柄雙刃矛,右手使一杆連鉤戟,坐下騎著一匹名叫日行千里的血紅色寶馬,名叫朱龍,帶頭殺嚮慕容恪的大旗。

    他想用行動激勵大家,這次是死局,狹路相逢勇者勝,咱們沒退路了,只有從正面衝出去這一條路可走。

    魏軍都被冉閔的神勇所感染,奮不顧身地跟隨冉閔一起殺嚮慕容恪。五千連環馬被此情景震懾住了,都不敢迎戰,向後退卻,後退期間被斬殺三百多人。眼見著冉閔就要把連環馬打崩潰了,老謀深算的慕容恪立即下令變陣。其實他早就料到了冉閔會來這一出。

    燕軍收到變陣命令後,中軍給五千連環馬讓開道路,然後騎兵散開,重新合圍,把之前的戰術重新再來一遍。魏軍主要是步兵,被燕軍這麼來回折騰,體力衰減很快,士氣瞬間卸了一大半。慕容恪見目的達到,立即下令,讓早先埋伏的左右伏兵一齊殺出。魏軍被殺的大敗。

    冉閔見勢不妙,急忙殺出重圍往東逃跑。在朱龍寶馬的幫助下,冉閔將追兵連甩了二十多里路。但正當他想停下來休息休息時,朱龍寶馬卻因為跑脫力而突然死掉了。不久燕國騎兵就追了過來,將冉閔活捉。

    後來冉閔被押到燕王慕容儁面前,被質問你原是趙國的大將,怎麼能滅掉自己的祖國而自稱皇帝呢?

    冉閔毫不示弱,回答道:當今天下大亂,就連你們這些蠻夷都想稱帝。我冉閔,堂堂中原英雄,怎麼不能當皇帝?

    慕容儁被頂得啞口無言,下令痛打冉閔三百皮鞭後,把他暫時軟禁。

    之後,慕容儁派叔叔慕容評領兵一萬,殺向冉閔的老巢鄴城。冉閔的小兒子冉智聽到老爸被抓的訊息後,趕緊閉門不出,錯失主動權。不久後,兩萬燕軍前來增援,鄴城內外的交通至此全部斷絕。

    由於冉智就沒想到老爹會打敗仗,鄴城裡根本就沒有戰時儲備。所以不久後,城內就發生了饑荒,士兵沒有吃的東西,軍心瞬間渙散。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城內士兵造反把冉智抓了作為禮品獻給慕容評。

    立國僅三年的冉魏政權就這樣滅亡了。

    冉魏滅亡後,慕容儁入主鄴城,他暗示文武百官推舉他稱帝,大家都很懂事。

    不久後,慕容儁半推半就,就從燕王晉級成了大燕國的皇帝。而冉閔在他稱帝沒多久後因失去利用價值,被下令斬首。

  • 7 # 不世之臣

    這個人怎麼說呀?其實他也不是主動要搞這些事情的。但是我覺得他是個英雄。

    殺胡令

    就在北方漢人即將絕種的時候。他站了出來。當然,他不是為了全部漢人,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這一步可否定他的作為。就是因為這一個人讓北方漢人的血性全回來了。讓那些胡人不再敢隨意殺人了。胡

    戰敗

    永和八年(冉魏永興三年,352年)四月不幸戰敗被俘。

    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而問他:“你這個奴僕下人,為何妄自稱作天子?”冉閔答道:“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把冉閔鞭打三百下,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告祭祖父慕容廆、父親慕容皝廟廷。

    意義

    雖然說他最終失敗了。但是他極大的打擊了那些胡人的囂張氣焰。讓那些部落不再敢隨便殺害漢人。之後瞭解漢人的鮮卑王朝入主北方。由於之前的教訓,他們不敢再像以前那麼殘暴的統治了。極大地改善了漢人的生活。

    之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極力促成之下。那些少數民族的貴族逐漸漢化了。

    後人評價

    王夫之:冉閔盡滅羯胡,而曰:“吾屬故晉人,請各稱牧守,奉迎天子。”雖非果有效順之誠,然慮趙人之不忘中國而不戴己,未敢遽僭也。有胡睦者,稱閔功德,謂晉人遠竄江左而不足戴,然後閔無所復忌而僭以成。嗚呼!

    蔡東藩:冉閔乘石氏之敝,起滅石氏,掃盡羯胡,僭帝號,復原姓,說者謂其志不忘晉,臨江呼助,設晉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亞。吾意不然。段匹磾之害劉琨,吾猶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厭次數言,遂為之恕。彼閔蒙乃父之餘廕,受石氏之豢養,予以高官,給以厚祿,大馬猶知報主,閔猶人耳,何竟不顧私恩,對寵我榮我者而反噬之?況羯雖異族,遠系從同,必欲盡殲無遺,設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謂其能顧祖國,必無是理。

    後人紀念。

    2012年,由冉魏皇室後裔冉東發起,海內外華夏兒女共同集資 ,在武悼天王冉閔故里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高堤鄉寨外村修建了冉閔紀念園。冉閔紀念園又名中華武魂園,包括冉閔雕像、劍林、華夏哭牆等建築。每年都有很多海內外炎黃子孫自發前來該地拜謁冉閔。現為中國古代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王朝的唯一文化景點。

    結語

    在北方漢人即將滅種的時候,是他站了出來。雖然說殺戮眾多,但是保住了漢人。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那些部落主動融入漢族的行動

    歷史雖然已經成了過去。但不忘初心。

  • 8 # 綠竹蔓蔓

    冉閔或許是歷史上一個不出名的人,但其卻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過一個短命的政權——冉魏。冉閔最廣為人知的行為就是頒佈“殺胡令”了,該事蹟被廣為流傳,也因此被後人視為民族英雄。

    公元349年,後趙首都鄴城變亂忽起,大將軍冉閔懸賞誅殺胡人,他下達命令,斬下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文官晉升三級,武官科任牙們將,冉閔也親自率部誅殺胡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砍頭,時間,鄴城血流成河,20多萬首級堆積成山,因為鄴城的這場變故,冉閔成了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殺胡令的意義就在於千鈞一髮之際拯救了漢民族,而冉閔就是在這樣的時刻站出來拯救了漢民族,成為了漢民族的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為什麼惡是善的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