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滴濃墨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吧

    首先過年是一段時間,不是就大年三十那一天,所以如果想兩面都顧及到,那就兩面都去,不用分先後。

    其次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採用影片的方式既經濟划算,又省去了旅途勞頓,特別是這種距離遠的,走個捷徑,也是挺好的。

    最後,就是最傳統的解決方式,今年去你家,明年去我家,或者把雙方老人聚在一起。

    總得來說過年為了團聚,為了尋找幸福美滿的氣氛,只要互相體諒,達成共識,也就不是問題了

  • 2 # 四月天37

    這個就看你們夫妻倆商量的結果。要想兩邊都兼顧到,按習俗先回婆家過了初一,再回孃家。如果大家都明事理,先去哪家後去哪家都不會太計較的。

  • 3 # 夢裡飛度

    這是一個很燒腦的問題。就如你會問:老公,我和你媽媽都掉到了水裡,你是先救你媽呀,還是先救我呀。而這個問題從它誕生起也困擾於世上,至今無正解。多少熱血男人,智慧專家遇此是欲哭無淚。

    其實,先去孃家還是先去婆婆家?這需要你的情商和智商並用來解決。這是一個傳統與現實的博弈的話題。

    過春節,講的是情。而我們的行程,講的錢。從習俗上來講。女人結了婚一般要在婆家過大年初一。初二回孃家。傳統的社會。以往人們比較封閉,婆家孃家離得也不太遠。人們在農耕社會,在家安居樂業。走步騎毛驢便悠哉悠哉回孃家了。出外打工的,微乎其微。遠嫁的姑娘大概只有王昭君。文成公主的。像你這樣遠嫁了,還要又到其他地方打工謀生的,古時真的鮮有聞。這事要處理起來,確實是麻煩的事。哪一個老人都是老人,哪一個孩子都是孩子,都是我們的心頭肉。但是總要有一個合理的解決的方法。航班高鐵都不是咱們家開的。咱也沒有私人飛機。最科學的途徑,就是誰離你們打工的地點近,就先去哪家。然後帶著孩子再到另一家去。這樣既照顧了孩子,又照顧了老人,也照顧了你們自己的錢包。婆婆家和媽媽家,排名不分先後。不要認為現在誰家過年就是對誰重視。在孃家過年也並大逆不道,老黃曆,也要改一改,不要讓習俗禁錮了我們的思維,這才是順道應天,以人為本。

    如果執意要先在婆家過初一,然後再去孃家走親戚,那是給自己過不去。相信你老公也是通情達理的,他不會這樣子來小肚雞腸不開眼,那是刁難自己。他要覺得自己掙得多,經得起折騰,那都隨便瀟灑了來滿足他自己的大男子主義。你也別多說。讓她自己做主好了。幸福由心生,聰明人絕不逆風而長。

    祝旅途愉快,全家樂團圓!

  • 4 # 衚衕裡的張孃孃

    以中華民族傳統來說,是先回婆家,哪怕第二天馬上回孃家都可以,因為現在還是思想陳舊一些,認為嫁出去了婆家是家,外出歸來要先回婆家。昨晚我們就經歷了這個辯論到最後我把票又改了,去婆家。雖然票都取出來了,還是換了

  • 5 # 相識是緣相聚是願2

    各回各家,你應給老公的媽買些她喜歡又很實用的物品,如衣服和特產之類。錢多就送點,錢少就算了。

    一家人會相互體諒的。如果春節兩邊跑時間不夠,又堵車也不安全。

  • 6 # 也許22919794

    你們不馬上改變孩子分別留守長輩家的做法,恐怕將來這倆孩子跟你們夫妻都不會親近、倆孩子之間也不會親近。既然沒那份本事,還生兩胎,純粹害己害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冬天一吹汽車暖氣,就頭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