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zuser
-
2 # 千里飛虹
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道,還是要大師來,這個人工智慧暫時代替不了
授業,這個人工智慧可以替代一部分,但教育是要溫情的,所以人與人面對面的教授很重要
解惑,這個人工智慧可以勝任,所以人工智慧應該是為學生解答特定的知識,是一個工具。可以發明一些解答機器人放在教室裡,學生們有什麼不懂,立刻就可以問他,機器人連線巨量的知識庫,可以為學生找到最新的知識,這是人腦辦不到的。
所以人工智慧走進校園,至少在可見的未來,應該是作為一種解惑的工具來使用。
-
3 # 聲學線上
人工智慧如今發展迅速,但還是起步階段,人工智慧進校園目前例子很少,我們不妨從各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人工智慧可以幫教育行業做些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定義是什麼,這句話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朗朗上口,那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首先說德:我記得小時候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先成人再成材,也就是先學會做人再學知識。那麼這種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誠實守信善良孝順等等這些良好的品質都是在學校中潛移默化形成的,這一點靠人工智慧我想是無法解決的。
智:也就是學習知識,技能。這一點我想將來可以有人工智慧的裝置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和裝置對話可以查閱資料解決一些書本上的問題。做一些有趣的機器人激發學生們對於學習的興趣等。
體這方面不贅述。
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這方面人工智慧目前依然無法代替人類,因為對於美的感覺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並且每個人的審美都不一樣。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五彩斑斕的世界。
勞:是培養學生進行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的教育。這和德一樣,同樣是潛移默化的品質。
教育行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學生在上課時往往會因為一個老師的個別特點所以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比如這位老師風趣幽默,那學生自然就喜歡上他帶的課程。而且中小學的學生年齡小,不懂事會犯錯,老師也會根據做錯事的大小批評學生,要其改正,這些都是人工智慧無法代替的。
教育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的作用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需要透過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引導教會學生做人、塑造學生的品質。
人機對話和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有很大區別,人與人之間對話是一種有溫度的對話,既有知識、資訊的交流,也有情感因素的交流。一位老師的個人魅力和素質修養都表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上,這些在人機對話中很難做到。
所以,人和機器的結合怎麼樣變得更加友好、更有溫度,是人工智慧進入教育領域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我想,在未來人工智慧可以當做某種工具幫助教育行業做一些事情,讓教育更加高效、便捷。但教書育人的事還是留給我們人類來做吧,孩子們更喜歡有溫度有意思的老師,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其實會涉及很多方面,但在國內的體系下應該是決策者很重要,比如最近幾天南京大學聯合京東等企業開設的人工智慧學院已經開始招收本科生了,這說明人工智慧已經進入高等教育了,相信後續很多其他學校也會相繼開設人工智慧相關的課程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