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大王農場

    我現在也面臨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選擇,是繼續搞養殖還是出去打工,畢竟一家人的生活保障還是最重要的。

    我在老家搞養殖好幾年了,開始的時候養羊,餵養的是波爾山羊和本地土羊雜交品種,半圈養半放牧的形式,最高的時候養了100多隻,幾年下來發現真的是不掙錢,一年到頭只能勉強維持開支而已。發現不行,就在養羊的同時買了十頭小豬仔開始養,開始只留三頭當作母豬進行繁殖,經過三四年的自繁自養的擴充套件,今年大小有七十多頭遇到非洲豬瘟一下子都處理掉完了,損失慘重。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欠了一部分豬的飼料錢,壓力山大。

    過了年,是出去打工還是在家搞養殖,我還是選擇在家搞養殖,買了21只綿羊,回來養殖,又買4頭牛犢一起養殖,希望今年能掙到錢,牛年大吉,牛氣沖天!

  • 2 # 三友話三農

    導讀: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外出打工最保險

    同學老蘇初九打工走了。老蘇今年52歲了,前幾年,在家養豬好幾年,經歷過風風雨雨,酸甜苦辣。

    臨行前,他向我道出了其中緣由。

    養豬是個大起大落的養殖業,攤你走運,一年掙個二三十萬不成問題。攤你運黴,一夜之間就讓你傾家蕩產,欠下的賬一輩子也還不完。

    養豬五六年,也賺了些錢。可是天天提心吊膽。不是自己小心眼,而是咱當農民的沒有錢,賠不起。晴天有晴天的事,雨天有雨天的活,一年365天,天天閒不著,吃不香,睡不安,生怕哪天有風險。

    現在可好了,不養了,豬圈包出去了,一年光承包金就一萬元,吃飯也香了,睡覺也甜了,出門也無牽無掛了。

    跟著朋友到上海打工,一天接近200元,管吃管住,工資年底保兌現,中間還能回家兩次,收收莊稼,中秋與家人團圓。累不著,閒不著,一年淨賺5萬元,雖然沒有養豬利高,還是打工最保險。

    我們這裡有好多的農民朋友都放棄了幹得風風火火的養殖業,都外出打工去了。

  • 3 # 農民清尚

    我現在在家搞養殖。說說我的真實情況,然後你考慮考慮。在2018年的時候政府給了4頭,自己買了4頭,總共8頭豬我全部是養的育肥豬,哪一年我是毛重13塊買的。因為政府給了四頭,所以哪年掙了點錢,第二年我就自己又買了四頭,兩頭養成育肥豬買了,兩頭我養成了老母豬,在去年端午節前幾天就有一隻下了豬崽子了,但是因為是剛養,沒有經驗沒有技術,第一窩只給我生了2只豬娃子。大家都知道,豬吃的特別多,並且玉米是豬的主食,現在玉米價格像是坐上了火箭,只升不降。這豬養了一年將近就只生了2個豬娃子,賠了。

    然後另一頭是在六月多下的,它也不多,是4只豬娃子,但是豬娃子生下來不到十天,家裡人給我外婆過喪事,這些豬娃子就開始拉稀,最後也是救活了2只。

    直到現在,我養了大小有14頭豬,有10個兩個多月的,我準備把這10頭買出去,有一頭可以買2200,其餘的2000。這些買出去,還不夠抵我給豬買的玉米錢,再別說手裡有餘錢了,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哎,養殖沒規模是很難掙到錢的。

  • 4 # 四武

    我們這裡年輕人過過年就出去打工或做小生意了。前些年有人在家利用池塘養泥鰍什麼的,虧得一塌糊塗,現在早沒有人幹養殖這一行當了。

  • 5 # 心陽guo1966

    過完年農村青年人中年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很多人想搞養殖而缺技術少資金,現在雖然政府政策好,可是真正扶助部分人的致富路的方法少。

  • 6 # 書蟲善哉

    搞養殖肯定比外出打工要好。

    關鍵是搞養殖有很多自身的因素和不可預測的各種風險和市場因素。所以開始搞養殖,一定要充分調查研究市場,養什麼?怎麼養?種苗,場地,防疫,飼料,銷路……等等很多問題必須事先有個考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間冷暖,親人反目的背後,是社會的進步,還是人類後退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