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貝賈123
-
2 # 素顏145986706
每年元宵節時,在大荔有種民俗叫"燒社火",在沙苑一代較為流行,這是過去我在羌白鎮阿壽村正月十三拍的"燒社火","燒社火"顧名思義就是把你"燒起來"挑逗起來,咱們好聯合起來到了元宵節鬧社火。我用鏡頭目睹了燒社火,晚上八點多,只見小夥子打著火把在前邊飛跑開道、鑼鼓、騾車跟隨、前呼後擁,一片吆喝聲響遍巷道田野,村子兩旁站滿了看熱鬧圍觀的群眾,看這"燒社火"的美景。
據當地73歲的民間耍社火的行家王老先生介紹,其實"燒社火"可以說是挑逗社火,他記得在五六十年代年那時候,每到元宵節,各村與各村的社火就看個比拼比拼、村村敲鑼打鼓,打起火把來到鄰村有意地挑逗、"燒"起來,來共同耍社火、比社火,常常為此還鬧的粗魯不文明。而到現在的燒社火講究和諧,文明,純屬為熱熱鬧鬧,也沒有挑逗惹事,到了元宵節前,村上一夥小夥子舉上火把,繞村子跑跑、耍耍、圖個吉利,慶祝慶祝好政策和美麗鄉村帶來的好光景。
"燒社火"是流行於陝西關中多地的一種民間習俗,而在大荔縣沙苑一代較為盛行,在解放前和到了五六十年代,每年在元宵節準備鬧社火之前,一般先由幾個熱心並懂行者私下串通"社火頭",再組織人力到鄰社去挑戰,民眾稱之為"燒騰"。其方式為:一是敲鑼打鼓,俗稱"亂砸",敲得對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若對方還無反應,便加強鑼鼓陣容,甚至配上喇叭銅號,車拉堂鼓、抬銃扛槍,進行無休止地"挑逗";二是抬芯子,粗略裝扮成《三孃教子》《海瑞訓虎》《殺狗勸妻》等戲劇造型,"糟蹋"對方,故意"惹惱"對方;三是倒騎驢,丑角裝扮,口中唸唸有詞來"刺激"對方;四是拉牛犁其街道,百般相激,恣意"挑釁";五是一行人穿白戴孝,打白燈籠,街頭燒紙錢,哭三爸,哭四舅,有所指地叫喊"人死完咧,耍不成了!"六是由主辦社派人打出五色旗,在旗杆懸掛上洋蠟、打氣筒、牛籠嘴、馬叉子、紅白蘿蔔等物,到鄰村去遊街,接著騎馬到各村的牆頭拔社旗,強迫參與。用這幾種"燒起"方式,讓對方或者外村愛耍社火的人紛紛響應,出錢、出物、出人一起耍社火,如見這些不文明的燒社火再也沒有了,這已成了過去傳統"燒社火"舊習俗和老話了。
而如今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展,"燒社火",已經成為當地春節期間的一種民間娛樂,讓村民熱鬧喜慶地過好春節,到了正月十三前後,村上一些"好事"的和愛耍社火的熱家,出謀劃策,自發的組成鬧社火的班子,各家各戶你一百他五十,還有一些在外做生意的出大頭,真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就連跑騾車的多匹騾子都是村民自家的不要錢,大家一呼喚,"老王打狗、一齊上手",抓緊購買服裝行頭,做好準備,"燒社火"的那情那景,那種原始狂野的熱鬧簡直無法形容,只有身臨其境,才可享受到美麗鄉村更加的美了。
回覆列表
社火有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風俗,是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社火的年代相當久遠,原始祖先對不可抗拒的生死、日月、災難等自然現象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出超自然的力量,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節日時扮演神來狂歡。